• 字體:

便秘的防治(一)
( 2012-05-25 )



      隨着人們生活節奏及飲食結構改變,便秘發病率呈增高趨勢,人群發病率高達27%。便秘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過去,很少有人把便秘當回事兒,更少人會因便秘求醫。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及對便秘危害的認識,哪怕是偶爾不“順”,也不乏有尋醫問藥之人,保健養生也由只重“進”,轉向“進”“出”並重,“養顏排毒”、“腸水療”一時間成愛美女士的熱寵,更成商家的賣點,因為便秘會影響到“面”……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幹結、排便費力等。上述症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診斷為症狀性便秘。從病因上可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臨床上,功能性便秘占半數以上,多與我們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正常人食物進入胃腸,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將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大約需要24~48小時,兩次大便間隔時間一般是1~2天。但由於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排便習慣可明顯不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雖然排便間隔或次數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結,排便時不費力,都屬於正常狀態。因此必須結合糞便的形狀、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有無便秘的診斷。超過6個月以上的便秘便為慢性便秘。
      便秘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惱,便秘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其危害不可小視。便秘不但與肛腸疾病如痔瘡、肛裂、腸癌密切相關,與乳腺疾病、老年性癡呆等也有密切的關係,對心腦血管病人,便秘則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預防和合理治療便秘將會大大減輕便秘帶來的嚴重後果,改善生活質量,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   
      便秘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少;排便艱難;排便不暢;大便幹結、硬便,排便不淨感;可伴腹痛或腹部不適。慢性便秘還可伴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
      若便秘突然加重,或同時伴有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征象之一,特別是對有腸腫瘤家族史者,則必須及時就醫,以進一步作相關檢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 
      便秘按發病機制主要分為兩大類:慢傳輸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慢傳輸型便秘,是由於腸道收縮運動減弱,使糞便從盲腸到直腸的移動減慢,或由於左半結腸的不協調運動而引起。最常見於年輕女性,在青春期前後發生,其特征為排便次數減少,少便意,糞質堅硬,因而排便困難;糖尿病、硬皮病合併的便秘及藥物引起的便秘多是慢傳輸型。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於腹部、肛門直腸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協調導致糞便排出障礙。在老年患者中尤其常見。出口梗阻型可表現排便費力、不盡感或下墜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事實上,很多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同時也合併存在慢傳輸型便秘。
      (末完待續)

      周俊青主任中醫師
      電話:778-868-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