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靈璧懷古 憑弔虞美人
( 2012-05-25 )





      位於安徽省東北部的一個不起眼縣城––靈璧,附近有一座磬石山,就是號稱天下第一石––靈璧石的故鄉。
      靈璧石在礦物學上屬隱晶石灰岩,石質細密光潤,敲之鏗鏘作聲恍如金鐵交鳴,故又名磬石。
      考古發掘已發現古代磬石編鐘。你可知道?靈璧這個地方在歷史上同樣鏗鏘響聲,它就是古戰場垓下所在地。西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十多萬大軍被漢王劉邦聯合各路諸侯及叛楚諸將共七十萬大軍圍困於此。
      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決戰。向以衝鋒陷陣英勇無敵的項羽,由於中伏且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徹底失敗。歷史上悲壯的一頁––霸王別姬就在這裡上演。
      虞姬葬身之地究竟在何處?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為今靈璧的虞姬墓,一為今安徽定遠市的嗟虞墩。
      1972年位於靈璧縣城東約七公里的虞姬墓,被一批狂徒以砸爛封建遺毒為名大肆破壞,已沉睡兩千多年的烈女虞美人也難逃文革浩劫。墓碑被砸爛,封土被剷去大半,墓葬大部份暴露出來。幸得有關部門及時接獲通知,趕到制止,並立刻作現場考古記錄。
      棺材是用厚薄不一,長短不齊的當地產青石板湊合而成,整體呈不規則三角形。身骨早已朽壞,頭骨亦成粉狀,但仍與身骨相連;並無身首異處的跡象,可証確是自刎而非被殺。經鑑定屬女性。
      在石棺以北約三米處有祭台殘存。在東面和西面約三十米處仍可見用漢磚砌成的牆基殘存,可見原來是有圍牆的。墳墓的規模說明死者並非普通婦女,草率下葬又說明不是漢朝貴族。綜合所有跡象,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處虞姬墓是真實的。
      虞姬是否姓虞?古有虞姓,周武王封虞仲於河東,是為虞氏。唐朝時人林寶撰《元和姓纂》十卷內有虞姓。
      據說項羽軍中有一位將軍名虞子期,虞姬是他的妹妹,貌美而好武,慕項羽英雄蓋世,甘願追隨軍中。但時至今日,百家姓裡卻無虞姓。
      據《湖州名勝誌》所載:虞姬本姓吳,其先人乃吳國舊臣。又據明清間人所編的《情史》說“虞”是她的名。她是個孤女,項羽起兵,路經烏程(今浙江吳興縣)結識她,從此帶在身邊,先後經歷大戰七十余,小戰四十余。這些經歷鍛鍊了虞姬膽識,最後被困垓下,臨危自刎,捨生酬知己,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項羽力能舉鼎,躍馬沖鋒陷陣,無人能擋。可惜剛愎自用,空有謀士範增而不能用;家有奸細而不知除,他那堂伯父項伯是劉邦的兒女親家,是個典型的內奸。項羽敗死後,劉邦賜項伯姓劉,他也無恥地接受了。
      說項羽殘暴殺降卒,不過是勝利者編織的謊言,項羽起兵時只有八千江東子弟,隊伍迅速增加到數萬人,後來繼續發展到數十萬人,這些難道不是降卒?偶殺降卒或有之。
      項羽之敗,敗在沒有政治頭腦,不會用人。許多英雄人物起初都投奔他,他不會用。如英布、韓信、叔孫通、謀士陳平等。其中韓信和英布都是大將之材,後來都轉投劉邦去了。
      劉邦擊敗項羽稱帝後,又借“造反”之名將韓信和英布殺掉。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教訓。前有劉邦後有朱元璋都是同一套路。歷史往往就是勝利者編織的謊言。
      對項羽批評最確切的就是韓信,他說:項羽遇強則霸,呈匹夫之勇;遇弱則憐,又是婦人之仁。鴻門宴被劉邦示弱騙倒就是項羽的致命傷。不過韓信再聰明仍墮入劉邦奸計之中,假手呂後把他烹了,下場更慘更不值。倒是項羽死得壯烈不失英雄本色。虞姬無負項羽,而項羽則有勇無謀終至失敗而有負虞姬。
      世界或中國溫帶地區都生長有一種罌粟科花卉,名叫虞美人草,又名麗春花。花色艷麗,枝條柔弱,微風中搖曳生姿,活像虞美人當年的婀娜舞姿。南宋詩人辛棄疾有兩首詞,賦虞美人草:
      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
      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
      驀然斂袂立亭亭,怕道曲中猶帶楚歌聲!
      另一首詞也是賦虞美人草的:
      浪淘沙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
      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湘娥竹上淚痕濃。
      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虞姬墓今已重修,且擴大規模至四千多平方米。墓園築起圍牆,重立墓碑,橫題“巾幗千秋”,豎刻“西楚霸王虞姬之墓”。園內設陳列室,展出有關歷史文物和歷代名人題詠。讀者如有機會到黃山旅遊,不妨就近到靈璧走一遭。一來觀賞和聆聽靈璧石的美妙仙音,二來發思古之幽情,憑弔這位留芳千古的烈女。

      文:梁兆元



霸王別姬的故事千古流傳。圖為虞姬自刎與項羽訣別。

安徽靈壁有虞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