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及治療原則(下)
( 2012-05-19 )
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治療與類風濕關節炎類似,臨床根據病情選一種非甾體抗炎藥,至少規律使用有效劑量兩周,如效果不好可考慮換第二種,一般避免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非甾體抗炎藥。通常抗炎藥使用2個月左右,待症狀完全控制後減少劑量,以最小有效量鞏固一段時間,再考慮停藥,過快停藥容易引起症狀反復,得不償失。在用藥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監測藥物不良反應並及時調整。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塞來昔布等,具有抗炎止痛雙重作用,無論是早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狀治療都是首選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出現腰髖背部疼痛就應不遲疑地應用此類藥物,不應畏懼其副作用而忍痛不用,否則長期疼痛、僵硬很容易逐漸出現脊柱僵直、駝背等畸形。
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痹證“骨痹”範疇,痹者,閉也。當人體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侵襲經脈,阻滯經絡,氣血凝滯,導致脈氣不通,日久則損筋傷骨,發為本病。督脈行於背脊,為陽脈之海,督脈之氣維繫著腎與命門的功能,統攝人體的真元。若督脈不和,則脊柱強痛,所以強直性脊柱炎又當屬督脈病。
強直性脊柱炎作為一種疾病,在其發病過程中,先天腎精不足,督脈空虛是發病的關鍵,而風寒濕熱之邪則是外因或誘因。中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既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辯證論治,施以補肝腎、益精血、溫經絡、止痹痛。又針對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機制及其發展規律辨病治療,分期制宜。
針灸火罐療法具有調和氣血、活血通絡、扶正祛邪、消炎止痛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證實針灸具有雙向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並能直接阻斷局部炎症介質,增加患處血流量,改善組織迴圈,使疼痛消除。
針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通過針灸督脈經穴,以益腎壯骨,溫陽通絡,調整和振奮全身陽氣以治其本。而夾脊穴位於後背正中線脊柱兩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背正中線旁邊0.5寸,一側17個穴,它內夾督脈,外鄰膀胱經,具有溝通兩經的作用,針灸夾脊穴不僅可以調節臟腑機能,同時促進背部氣血運行,能有效緩解背脊疼痛和僵硬,從而改善脊柱活動功能,延緩強直的發生,可謂標本同治。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夾脊穴局部有相應的脊神經後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針刺夾背穴可調節神經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病竃炎症的消退及正常組織的再生。所以針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不但治標,更能治本,且無副作用,是目前臨床值得推崇的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一種有效方法。
總之,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免疫性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僅用單一的某種藥物或方法治療是遠不夠的,必須是針對不同病情採取相應的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案,同時必須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及醫患配合,這是取得最佳療效的保證,才能有望將強直性脊柱炎的危害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