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溪水一分為二 靈氣無與倫比
( 2012-05-18 )



塔下村兩座土樓與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新華社資料圖片

閩西南的崇山峻嶺中,因有土樓存在,讓這片土地充滿了生活氣息。福建土樓樣式上變化多端,有的以樓體本身的獨特造型聞名於世,有的則以若干土樓的和諧錯落形成建築群的美感。位於福建南靖縣的塔下村則尤其與眾不同,它不僅具有讓人過目不忘的單體建築,又有鱗次櫛比的樓群景觀,更難得的是,一條恰似從天而降的溪水穿村而過,將村子一分為二,更賦予了塔下村無與倫比的靈氣。

      塔下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西部,是漳州著名的僑鄉,也是首批15個中國景觀村落之一,被譽為“閩南周莊”。這個村的歷史悠久,建於1426年,現有300多戶人家,土樓沿河而建,並非常均勻地分布在兩岸,土樓形態豐富,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還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最獨特的是還有浙杭水鄉模式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奇妙景觀。
      塔下村距著名的“田螺坑”土樓群約10公里,與後者依山而建的方式不同,這裏的土樓更多的是傍水鋪開。一條溪水貫穿全村,流經20多座形態各異的土樓,有傳統的圓形、方形土樓,也有前高後低的“圍裙樓”。
      客家土樓的最大特點是其“封閉性”,一座圓形或是方形的樓,一般只在正面開一道門,樓內住戶進出均要經過此門。樓中心一般是一個公共院落,建築內部則以臥室為主,環繞圍攏、向心而建。
      這種建築樣式體現了當地人的家族凝聚力,同時,也展示出明確的內外有別的社會關係網,讓土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保守、封閉的象征。
      但塔下村由於有了水的存在,獲得了頗為開放式的特征。雖然溪水如銀鏈一般把村子一分為二,卻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因為有水必然有橋,有橋就有了連接和溝通的場所,於是居民有了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小橋流水,每隔不遠就有一條小石橋跨越兩岸,那水中倒影的小土樓錯落別致,那岸邊是青青的杏樹,那水邊村婦浣洗的錘聲水聲悅耳動聽。讓人們感受“枕水聲入夢,踏漣漪醒來”的美妙夢境。樓前屋後鋪就的卵石小徑,被人們的足跡磨得圓潤,細雨輕煙,閃出柔和的光澤。
      走在塔下河邊的小路上,空氣清純,讓人嗅出許多逝去的年代,追尋歷史行走的印記。一兩隊農戶放養的鴨子,正悠閒地劃着水。遊蕩其間,很有超然世外的恍惚之感。
      入夜之後,家家土樓大門關閉,整個村子頓時安靜下來,只能聽見潺潺溪水和零散的狗吠。天明時分,又是清脆的溪水聲音將人喚醒。土樓大門一開,村子霎時有了人氣,婦女紛紛出門,在溪邊浣洗衣被,談笑聲此起彼伏。伴隨水中的土樓倒影,整個村莊宛如從古代穿越而來,悠閒、醇厚。


      南靖縣第一長壽村
      同時,塔下是也南靖縣第一長壽村。這個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猶如一片清淨樂土,民風淳樸,孝敬、供養老人蔚然成風。村裏設有老人協會,經常組織老人開展吹拉彈唱、下棋垂釣等活動。海外鄉親回來探親也向全村老人發紅包,並設立敬老基金和福利基金,定期向70歲老人贈送長壽金。現全村1600個人口中,60歲以上的就有220多人,其中80到89歲的30多人,90歲以上的3人。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歲人瑞。
      1999年去世的李香英壽達108歲。退休老教師張堯耕介紹說:環境優美、素食為主、熱愛勞動、子孫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長壽的秘訣。村裏民眾吃的是大米、甘薯、芋頭和蔬菜,喝的是高山流下的泉水和土樓裏的井水;勞動人家長期風裏來雨裏去,練就了一身強健體格,他們不貪圖非分,心緒保持安定,故而長壽。張堯耕雖80好幾高齡,但他依然耳聰目明,精神矍鑠,經常寫些介紹當地風土民情的文章在報刊發表,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二月春祭  人丁日旺
      塔下村春祭習俗在農曆二月。二月初擇日公祭塔下開基始祖妣華一娘,尊稱“祭華太婆”。之後,接着祭二世、三世、四世祖。然後,各房各戶才可祭各自的先祖。五世廣達傳五子,從此這個家族人丁日旺。村民將公祭廣達公俗稱“祭新丁墓”。當日,除集體置辦一副豬羊祭祀外,要每個新丁家庭都得備辦牲禮到墳地敬祭祈求財丁。這天,男女老幼都可登墳去祭拜。舊時村上紳士祭新丁墓有的騎馬去,有的坐轎去,中午就在墳埕上開桌進餐,熱鬧非常。60歲上長者,每人還發一斤以上豬肉,以示敬老。

      年節喜事 拜祭祖宗
      塔下村村民凡年節或逢辦喜事,如生日、升學、訂婚、滿月、周歲、出嫁、中舉、發財、遷居等,都要拜祭祖宗,並且是先拜祭祖宗,後才可以開桌請客或自家進餐。家人出遠門或外出歸來,至少也要點香拜告祖先。年節拜祖,隆重的時候,各家各戶都要用籮筐裝盛牲禮、飯菜、茶酒果品、香燭,挑到德遠堂去拜祭。拜祭完畢,必燒金箔紙錢,燃放一串鞭砲。凡村裏子弟中舉或進士及第或海外有聲望的僑胞宗親回來祭祖,都得嚴格遵照禮儀,宰豬羊殺雞鴨,在德遠堂裏滿滿擺上供桌,唱禮的司儀有三人、四人,多的達九人,分通贊、引贊、唱贊各一人,讀祝文一人,執事四人。最隆重的祭祀稱為“三堂祭”。

      秋謝神恩 風調雨順
      塔下村在村頭、村尾建廟奉祀伯老太司(土地神)和民主公王,逢年過節,村民均要置辦牲禮果品舂糍粑做米裹到廟裏祭祀,祈求神祗保佑風調雨順,合境平安。秋收以後,全村都要宰雞殺鴨,蒸糍做,答謝神明,俗稱“作秋福”、“謝神明”,村裏要籌錢請來戲班或木偶劇團,做社戲,既演給大家看,也演給神看,以示答謝神恩。

      立石旗杆 才俊輩出
      塔下村的地標建築是張氏家廟“德遠堂”。明朝宣德年間,張氏的祖先定居塔下,奠定了延續至今的家族基業,為紀念祖先,張氏族人在明朝後期在村東修建起家廟,命名“德遠堂”。德遠堂背靠一座突起的草丘,草丘背後是風水林。家廟門前是一灣池塘,池塘外沿呈半圓形樹立着24座石旗杆,象征着張氏一族顯赫的家族史。
      石旗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築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舉功名,村中都會在家廟的半月池周圍豎立石質的旗杆以示慶祝。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旗杆的長度、底座的樣式和桿身的雕刻都有區分。如果一座家廟面前旗杆林立,就證明這一族的子弟才俊輩出,家族也彰顯榮耀。
      塔下村的石旗杆一共有24座,高度均在10米以上,一座座威風的旗杆顯示着張姓子弟的詩書傳家之風。根據《張氏族譜》記載,第一座石旗杆豎立於1772年,到解放前一共豎立了14座。自1978年以來又陸續豎立了10座。
      根據當地人介紹,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鐫刻立桿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輩序、姓名;頂端多有雕飾,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他的旗杆頂端便雕上“毛筆”,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旗杆主人的故事也豐富多彩,大部分旗杆是一人一桿,但也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桿的。更傳奇的是,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杆。



■小學生放學後在村裏張氏宗祠德遠堂石龍旗桿前遊玩。 新華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