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 2012-05-04 )



      溫哥華“好山好水不寂寞”,氣候宜人,人文環境也佳,加上多元文化政策,移民們大多把它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安居樂業,還連續多年獲得最佳居住城市稱號。
      筆者來加十余年,經營推廣中國金石書畫,因有鐫刻姓名印章一檔項目,接觸到各族裔各階層人士,隔三差五,就會碰上作家、音樂家、教育家、電腦專家、畫家……最多的要數Artist藝術家,而博士、碩士和學士,還有那些各行各業“術業有專攻”的“學而優則仕”,更是比比皆是!溫哥華人才之多,專業之廣,成就之高,經常讓筆者感慨不已。“不是蛟龍不過江”,能夠躋身溫哥華的,大多有點能攬“瓷器活”的能耐。人說溫哥華“藏龍臥虎”,言不虛傳。若說此地沒有“龍”,也不見“虎”,未免夜郎自大,亟待“加持”。
      在一個文藝界朋友的聚會上,曾有學者提出,將溫哥華打造成“文學城”,全賴此地彙集了一批才華出眾的文藝家,耆宿新丁,人才薈萃,然願景雖好,只能讓人神往。依筆者觀察,溫哥華的“藝術人口”倒是頗為“壯觀”,這是否跟政府普及美術教育政策有關。看看溫哥華朋友家讓廳堂蓬蓽生輝的藝術作品,電視裏見縫插針的畫框裝裱廣告,藝術社團個展的請柬邀請函,再看看那些放學後或週末小朋友們的“去向”,便可知曉溫哥華的“藝術概況”:鋼琴、小提親、素描、卡通、數碼動畫、書法繪畫……各類成人班、兒童班,只要你想學,不怕沒地方。一位從多倫多移居溫哥華的美術專業朋友說,在多倫多剪花割草,來到溫哥華畫山畫水。
      去年筆者和一眾畫家到伯雲島寫生,午間參觀一家當地畫廊的畫展,所展作品七十多幅,每位會員展出一幅。據畫廊介紹,作品均是伯雲島的畫家作品。也就是說,僅這家小小畫廊的畫家人數,就佔據了本島人口的百分之一,還不包括其他畫廊。島上居住人口七千。
      加拿大究竟有多少註冊和非註冊的藝術團體,沒有人統計過,想必也無法統計。就筆者瞭解,僅溫哥華華人的藝術家社團和畫會,就有數十家之多,包括向省政府書冊和非註冊的。其中會員人數最多的要數“溫哥華華人藝術家協會”,該會成立20年,註冊會員達三百余人,會員大多是居住在大溫地區來自兩岸三地的華人藝術家。四月十四日,“溫哥華華人藝術家協會”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聯歡晚會,筵席25桌,是溫哥華藝術界的一次重要聚會,藝術家捐贈書畫獎品更達65件之多。作品大多為會員的快意之作,有書法、篆刻、水墨畫、油畫、亞克力、水彩畫、水粉畫、版畫、木雕、文房四寶、書畫作品集、書法攝影詩集等,琳琅滿目,其中不乏當代名家之作,價值不菲。筆者於會前即興塗抹了這幅《八仙過海》,作為晚會獎品,寄望每個Artist為塑造“新溫哥華”形象施展才藝,各顯神通,結果這幅作品恰巧被晚宴主持人、對大溫地區藝術界貢獻良多的“過江蛟龍”書畫藝術家洪子珺中獎抱得。

      作者: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