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盤點“重慶事件”中薄王反目的種種傳聞
( 2012-05-04 )



有報道指出,薄熙來(左)和王立軍(右)在重慶建立廣泛、精密的竊聽網絡。路透社

      自二月份王立軍出走成都美領館引爆“重慶事件”以來,各種有關薄王、薄谷的傳聞不斷。雖然中國政府大力打擊“謠言”,鉗制媒體,封鎖網站,在國內收到了“萬馬齊喑”的功效,無奈如今是網路時代,國內的高壓政策無法阻止海外媒體不斷引述“消息人士”的爆料,演繹“重慶事件”的來龍去脈。近聞中央(當然此“聞”仍是“傳”聞)欲對薄穀定案,故將一段時間以來的有關傳聞稍作梳理,以與即將出臺的中央結論作個對照,或可略窺之前“傳聞”虛、 實之堂奧。
      “重慶事件”最費猜度的傳聞是薄王反目的內幕。版本頗多,其演進過程大致如下。
      說法一:王立軍打黑,發現有經濟犯罪與薄家人有關,遂向薄熙來報告,引起薄之大怒,掌摑王Sir,將其調職並追查其手下,二人反目。
      此說法不合中國人做事的常理邏輯:王既為薄之心腹幹將,薄對王則有“知遇之恩”;經濟犯罪在目前之中國已是最普通之犯罪,恐怕這方面薄、王都不干淨;很難想像二人會為這種“小事”“死嗑”。故此說法很難服人。
      說法二:海伍德死亡案,王立軍發現與薄妻谷開來有關,遂向薄熙來報告,結果同上。
      此說法較說法一性質嚴重很多,但同樣存有邏輯上的疑點。在中國向來有個說法是“人命關天”,何況是一個外國人,又何況此人是薄家的“圈內人。在處理這樣(在當地可以說是)“通天”的命案上,經手人事先不可能不向重慶的最高領導者薄熙來報告。而從案件的處理結果看:兩天即告結案,屍體火化,家屬、英國方面均未提出異議,表明即使此案別有內情,也早已各方“彌合”妥當,而各當事人對此更會心照不宣。尤其以薄王二人之關係,薄如果要壓下此案,必經王之手操辦;而王如果承命照辦,必已早知薄之態度。如此,王又怎麼會背着“主子”私下再進行調查,或者即使調查了,又怎麼會傻到去撞早知其態度的薄之“槍口”?
      說法三:王立軍調查溫夫人珠寶走私案,不慎被溫家發現,遂出手整王,王請薄出面保護被拒,王為自保,出走成都。
      這個也許不能算作“傳聞”。因為挺薄反溫傾向明顯,海外媒體鮮有採用,所以沒“傳”開,自然也就沒什麼人“聞”到,僅見于網絡跟帖。之所以還是將其列於此處,為的是在一面倒的傳聞中提供一個“兼聽”的機會。此說解釋“逃館”上不無道理,用來解釋薄王“反目”則難通。
      說法四:重慶政法委書記劉光磊有一個直通胡錦濤的熱線電話,被薄、王發現並監聽。北京國安發現了這一監聽行為,中紀委召見王立軍脅其“反水”揭露薄熙來,王為自保答應了,但薄從安插在中央之內線探知此事,遂視王立軍為叛徒。若說法四屬實,則可以給之前一直說薄王二人反目時,薄打了王一耳光,並罵其“就是一條狗”的傳聞一個較合邏輯的詮釋。唯最新一條傳聞指“新華社”發文痛批海外媒體造謠,稱薄熙來從無監聽(胡錦濤)之情事,令此一說法真實性如何,又墮五里霧中。
      也許有人會覺得,薄、王二人因何反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的反目揭出薄熙來在重慶(也許還會包括在遼寧)的種種罪惡,這就足夠了。可如果中央連二人為何反目都交待不清楚,如何讓人相信後面的罪證調查會是一清二楚的?難不成真的如某王副教授援引“薄熙來家人”的不“傳”之“聞”:王立軍是“奉命入館”的——若真如此,那內幕又會是怎樣的呢?

      石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