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文學家郭沫若的感情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張瓊華(1890—1980)1912年結婚,旋即被拋棄,但未離異,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無子女。
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是日本女子,1916年與郭戀愛同居,後被拋棄,她與郭氏生了五個子女。1949年後,安娜由中國政府安置在大連,享副部長級待遇。
第三位夫人是于立群(1916—1976),被稱為“抗戰夫人”,1938年初與郭氏同居,共生四男二女,1979年3月縊死於北京故居。
另外,郭沫若還有婚外情人數位:彭漪蘭(安琳)、于立忱、黃定慧(黃慕蘭)。
安娜與郭氏所生的五個子女是:長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兒淑子,四兒志鴻。他們學有專長,均有所成。
于立群的六個子女是:兒子——漢英、世英、民英,女兒——庶英、平英,最小的一個兒子名不見經傳。其中三兒子民英在“文革”中自殺,二兒子世英於1968年在北京農業大學被毆打致死。
這兩家兒女之間互不往來。特別是安娜的子女,對郭沫若毫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本文舉郭沫若與情人于立忱為例,來探討一下郭氏在婚戀問題上的人格缺陷。
于立忱(1912—1937)原籍廣西,少女時代隨父在天津求學,後任《大公報》記者,1934年被報社派駐東京。到東京即與在此避難的郭沫若過從甚密。1937年5月,回到上海後的于立忱突然自殺。
對於于立忱的自殺原因,幾十年來一直是謎,有人認為:于立忱之死是因為她參加東京的遊行示威,高喊反日口號,被日方驅逐,回國後又受到《大公報》主編張季鸞的糾纏,無法擺脫,加之身患重病,絕望之余,尋了短見。
其實,這一說法純屬捕風捉影,或故意為郭沫若掩飾。究竟真相如何,請看在北伐時期就深知郭氏為人的女作家謝冰瑩向世人揭示的謎底,原文如下。
于立忱長得亭亭玉立,皮膚又白又嫩,兩道柳眉、配着滿口貝齒,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一見面就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這正是當記者的標準條件。唉!誰曾料到,這樣一個聰明、美麗的女性,竟被鼎鼎有名的郭沫若害死了!
1937年年初,在日本時,有一天,于立忱告訴我,她要去醫院割盲腸炎,我按約定的時間去醫院看她。護士說她在產房,孩子都取出來了。在產房,立忱看到我,搖搖頭,一串熱淚滾了下來。我連忙安慰她。她說:“我告訴你,將來你要替我申冤,答應不答應?”
我說:“沒有問題,當然答應。”
這時立忱拿出手帕擦了擦眼淚說:“你想不到吧,郭沫若是這樣一個卑鄙無恥、人面獸心的大騙子!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說他和安娜根本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他說自從愛上了我之後,他下決心要擺脫安娜,正式提出離婚,然後和我結婚,可是自從我受騙懷孕之後,他的態度突然改變,對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裏的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這時我才大覺大悟,才知道他原來是寡廉鮮恥的、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實在無臉面見人了,我要自殺。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果然,她出院回上海後,就真的自殺了。(《于立忱之死》,《傳記文學》第六十五卷第六期,1984)。
六十年前情人于立忱對郭沫若的認識,和六十年後兒子郭博對郭沫若的認識不謀而合,絕非偶然,這是他們親自體驗和觀察到的,比外界的評價更為可信。
文:趙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