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大道。
編者按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降為7.5%,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省市的關鍵經濟指標亦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引起各方關注。本版將從即日起,連推六版“城市掃描”,關注東莞、重慶、大連、天津、溫州、唐山等六個非一線城市的發展狀況,敬請垂注。
近期,東莞橫瀝鎮隔坑村一村民小組準備出售三塊農田保護用地用於還債,引發了“東莞希臘化”的話題,將東莞一直以來掩蓋在高速工業化下的農村經濟矛盾暴露出來。東莞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東莞全市收不抵支的村已經有329個,佔整個東莞村子總數的近60%,東莞集體經濟收入增速持續放緩的曲線,與東莞整體經濟高台跳水般回落的軌跡,是一致的。
長期以來,珠三角的一些農村靠着“吃租經濟”壯大了集體收入,從銀行貸款蓋廠房出租,以租金支付利息、村裏的日常開支和村民的分紅。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隔坑村這個位於東莞市東部的村莊,村民每年坐吃分紅——改革開放初期,當地也趕上了招商引資的浪潮,當時,村裏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向銀行貸了款,蓋起了廠房,十間廠房拔地而起,也因此欠下了12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銀行貸款。
不派糖就落選
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大量工廠倒閉,廠房基本上沒人來租,為了能把廠房租出去,就要把租金壓低。而現在經濟形勢開始穩中求進,企業又開始轉型升級,有的往內地遷,有的又嫌棄舊廠房設施老舊……“租賃經濟”遭遇轉型瓶頸。
與此同時,“村民對於分紅,只能接受增多,不能忍受減少。”在今年兩會期間,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稱:“這麼多年,這個糖已經吃得很有甜頭了。不派這個糖,村黨支部書記可能落選。不分紅,民眾就有意見。”他留意到有關東莞轉型升級的報道:廠房空置率提高,用工開始減少,一些民房租不出去,影響到村集體收入和村民的收入,甚至有不少村子靠借債分紅,少的借債幾百萬元,多的達到幾千萬元。汪洋表示:“靠借債分紅,不願意忍受轉型的陣痛,不下決心轉型,再這樣發展下去,有些村可能會變成東莞的‘希臘’。”
在東莞,橫瀝僅屬於經濟發展三流水平的鎮,在經濟發展一流的厚街鎮,類似的問題同樣存在,在厚街鎮白濠社區,債務最多的村民小組負債800多萬元。資料顯示,東莞集體經濟收入增速從1989至1998年度的年均增長27.5%,一下子跌到1999至2004年度的8.6%,而2005至2010年度,更是進一步降至1.1%。東莞石排鎮,這個在中國首個公開宣稱對本地4.2萬戶籍人口實施從幼稚園到博士25年免費教育的地方,最終卻因財政無力承擔每年200萬元的支出,不得不宣布取消已經開通了一年多的免費巴士。
被佛山逐步拋離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種種跡象表明,東莞以歐美市場為主導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在2012年世界經濟局勢整體趨於放緩、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元區經濟二次衰退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將會呈現一個怎樣的景象。
對於東莞經濟形勢下一步的演繹,儘管不是那麼明確,但一些人顯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東莞市統計局副局長張永豔認為,東莞“是以歐美市場為主導的,在外需沒有真正復蘇之前,東莞整個工業生產要有很大程度的扭轉,應該是很難的”。
據東莞市政府有關人士披露,今年2月中旬,中共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率隊考察佛惠穗歸來後,對東莞目前與上述城市在經濟模式上的差距“深感震撼”。徐建華認為,“由於大項目、大產業上的差距,東莞近年來被佛山逐步拋離,被惠州逐步追近”,由於經濟發展路徑的差異,短短幾年之間,東莞與佛山的GDP差距便從300億拉大到2000億,而且接下來“差距還是擴大的趨勢”。
訂單大減 利潤也降
東莞市把2012年的經濟目標定為12%,但是目前,該市判斷一季度經濟增速只有5%。在東莞擁有工廠的企業主張衛東對於首季經濟的感受十分直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訂單和利潤的雙下降。”
張衛東表示,隨着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雙上漲,加工製造業的利潤下降早已不是新聞,不過作為五金緊固件的上遊行業,他的工廠長期以來並不發愁訂單的問題,“從傢具製造,到電器、汽車、電子產品,幾乎所有需要緊固件的企業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戶。”但從今年一季度開始,隨着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他的客戶有相當一部分進入停產甚至破產的狀態,“現在看,受影響最大的仍然是以出口為主的客戶。由於訂單的大幅減少,工廠的產能已經隨之減少了60%。”張衛東表示,目前存在的訂單量以供應內需的客戶為主。
另據香港工業總會調查發現,東莞中小港資企業的融資成本平均已達到12%以上,而由於經濟大環境低迷,企業利潤卻難以提高,甚至在下降。融資難、融資成本過高已成為阻礙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順利推進的一大難題,很多中小港資企業因為資金問題,即使想轉型升級,也沒有辦法投入資金。
“城市不像城市 農村不像農村”
台商劉國文一直認為東莞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充其量就是一些工業區或小鄉鎮的聚合體。
“因為城市需要集約,什麼都精細化,還要講究規劃,整體的協調,這樣才能體現和創造最大化的經濟價值,而東莞最缺的就是精緻的東西,沒有細節,沒有整體,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再多的五星級飯店,也沒有氣質,仍然是一個沒有品位的暴發戶模樣。”他表示,朱鎔基當年對東莞“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的評價,在現在看來還是最適合的。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今年39歲的劉國文,12年來長期在香港和東莞兩地奔走,對東莞有較深的認識和觀察。他覺得,東莞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個打工仔的性格,一個世界工廠的性格”,在此定位之下,東莞所有的環境及氛圍都是為它量身打造的。
劉國文表示﹕“東莞發展幾十年,之所以仍然是一個大工廠,而不是一個大城市,根本原因就在於,公共財政沒有發揮作用,如果從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到請清潔工的費用都要由村民小組來承擔,一直各自為政小打小鬧,再發展一百年,東莞仍然只會是一個大鄉鎮。”
劉國文將東莞政府現在極力推動的經濟轉型方式,稱之為“運動式經濟轉型”。對於東莞官員“東莞在重點項目、重大平台、重大科技專項等‘三重’項目上沒有優勢,排名與東莞的經濟地位不相稱”的觀點,劉國文並不認同,他認為轉型、升級應該是企業的事情,政府不應該將其作為任務去推動。如果經濟轉型升級不顧企業實際,而由政府親自操刀,按照政府意願投入大量資金,結果就會離“希臘化”不遠了。
與此同時,“東莞轉型不應該是對外向型經濟路徑的拋棄和否定,正如發展高科技並不意味着要拋棄和否定傳統產業一樣,東莞由於缺乏大城市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加之受到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和人才資源的剛性約束,在爭奪大企業及高科技企業方面與毗鄰的深圳廣州並不處於同一級別”,劉國文認為,勉為其難貿然加入競爭的結果,最終無非又是陷入同質競爭重復建設的怪圈,最終導致資源浪費。
菜價一漲再漲 新莞人不淡定了
東莞市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官方外文名稱為Dongguan,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ungkun,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是著名的僑鄉;也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廣東四小虎”之一。
不過現在,面對高企的物價,新莞人阿華(化名)不淡定了,3月27日,給市長袁寶成寫了一封“訴苦信”,主題是:“物價逼走新莞人,東莞也就沒了經濟發展的動力”。
信上,阿華寫道:“比起廣州和深圳,來東莞的新莞人收入並不多,所以東莞的房價、菜價、油價、果價、衣價、水價、電價等等一定要控制。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原因,菜價一漲再漲,漲到讓我們幾乎吃不起了。試想想,如果我們沒辦法在這裏生存下去了,那離我們拋棄東莞的時日也不遠了。”
對這封信,東莞市物價局已回復稱:“將嚴控民生價格的上調。”但就在回信當天,物價部門還發布了兩套上漲水價的方案。
“第一隻螃蟹”廠房夷為平地
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嘗試創立的一種企業貿易形式,它最早出現於1978年的東莞虎門——1978年落戶東莞虎門鎮的太平手袋廠,成為試吃外資“第一隻螃蟹”的標本。
據統計,從1978到1993年的15年時間,東莞共引進三來一補企業1100家,這些企業為東莞帶來稅費收入15億美元。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02年起,東莞提出推動產業升級,提出東莞不再只是加工之地。
2007年5月底,太平手袋廠這個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廠房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值的製造企業。
另外,在東莞,東城是城市面貌變化最快的地域之一。1978年的東城不稱東城,而叫附城,確切地說,附城就是東莞市的郊區。從2000年開始,叫了50年的附城改成了東城,2011年,東城的GDP為230億元。
九個關鍵詞解讀東莞
2001年 松山湖
2001年以前,松山湖還是默默無聞的一片荔枝林,只有荔枝花開花落的時候,才有人羣:2001年,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設立,截至2007年12月末,園區工商經濟發展的格局中,松山湖將成為東莞產業機構升級的龍頭。
2004年 民工荒
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一度,東莞被視為價勞動力接近於無限供給的“聖地”,但在2004年,東莞率先爆發了令人意外的民工荒,這場民工荒,讓農民工的權益凸顯,也讓人們重新思考中國“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的真正含義。
2005年 台商大廈
2005年11月底開工的台商廈,現更名為環球經貿中心,以古老樂器“笙”為主要建築形態,由台商自發集資興建,是目前東莞的第一高樓。台商大廈的建設反映了台商對東莞未來投資環境的認同,建設期間的停停歇歇,也一如台商歷經的風風雨雨。
2006年 雙轉型
標兵越跑越遠,追兵越來越近,2006年的東莞何去何從?在考察完長三角和環渤海後,新一屆東莞決策層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雙轉型的口號。也是在2006年,面對有限的資源,東莞政府提議區劃調整,以消除各鎮街侯割據帶來的競爭劣勢及資源浪費。
2007年 新莞人
“新莞人”這個稱謂濃縮了一座城市對外來建設者的認可與包容,在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中,這些外來者為東莞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們曾被叫做盲流、民工、打工仔或者外來妹、外來工,在2007年,他們有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名稱——新莞人。
2008年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起始於美國次貨危機,於2008年開始席捲全球,有着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成了中國內地金融海嘯的暴風眼,一時間,合俊、百靈達等大型企業相繼倒閉,上百家企業老闆捲款跑路,上百萬工人失業返鄉。關於東莞未來的質疑也隨之風起雲湧。
2009年 輕軌
對輕軌的規劃東莞整整勾畫了十年,直到2009年3月,才真正透露要動工的消息。十年間,與輕軌有關的城市想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城市未來的美好藍圖在人們心中早已自成畫卷,一節節簡單的枕木,承載的是一個剛剛歷經完金融危機陣痛的城市的希望與夢想。
2010年 阿凡達
這是一部全球票房最高的科幻電影,也是一部與東莞頗有淵源的電影,電影裏使用的飛船、鏈結器甚至是阿凡達人形道具,都由東莞企業製造。時任東莞市委書記的劉志庚評價阿凡達現像時稱:“不要小看,抓住一點,只要檔次夠高,就可以帶動一個產業。”
2011年 高水準崛起
“高水準崛起”,這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對東莞的寄語。2011年12月,新一屆東莞決策層明確,實現現高水準崛起是東莞未來五年主要目標,其核心是推動東莞綜合經濟實力、產業發展水準、自主創新能力、利用外資品質大幅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 東莞市石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