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秦淮河上風情纏綿
( 2012-04-20 )



■秦淮河上游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中國,但凡有“京”字的地方,給人就是帝王將相,龍蟠虎踞的感覺。南京曾虎踞龍蟠,也曾隔江猶唱,北方嚴正方大的氣象,與南方溫柔嫵媚的風姿,此時,正紅綠相映,恰到好處。比起上海、廣州、香港,今天的南京怎麼看也算不上一座繁華的大都市,但是歷史上它卻曾是江南最奢華的一座古都。“六朝金粉”、“十里珠簾”,那故事似都演繹在風情纏綿的秦淮河上……

      燈火闌珊的夜晚,永遠屬於秦淮河,川流而至的遊人,古意悠然的建築,還有,藏在燈影暗處清寒陰碧的河水……始建於一千多年前的東水關,是秦淮河在南京城的入口,背倚六百年前的明城牆。一帶碧水,蜿蜒而去,秦淮猶如一葉彎曲的眉梢,石頭城的無限風情,攢聚在這裏。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這一條流淌了幾千年的薔薇色的河流,再現在人們的面前。幾座畫舫,泊在岸邊,鋪張着復古的優美。舉目,皆是青磚黛瓦的岸上人家。俯首凝視波痕,道道水紋勾斷一簾幽夢,在粼粼碎影中,極力拼湊水月鏡花。水流脈脈,畫舫來去,一切,不過是秦淮人家窗前,淡去的風景。
      燈火通明,人潮浮動,秦淮河被人們裝扮一新。金粉樓台,鱗次櫛比;花燈燦爛,波光倒影,許多奇特而別致的燈籠在岸邊閃爍。夫子廟和白鷺洲的花燈遠近聞名,人們早就沉浸在這一派祥和氣息裏,大人孩子、老的少的、男子女子個個都是那麼興高采烈,笑容滿面;時常還會看到外國朋友也持着生疏的中國話與商家討價還價,購買一些地方色彩濃厚的印章,絲綢,雨花石。
      作為南京的母親河,很多文人墨客對她有着剪不斷的情懷。有些往事,還成了久傳不衰佳話。
      在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匯流處附近,有個桃葉渡,就是因東晉大書法家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獻之的小妾而得名的。那時秦淮河水面闊,遇有風浪,若擺渡不慎,就會翻船。王獻之常在這裏迎接他的愛妾桃葉渡河。桃葉每次擺渡心裏害怕,為此王獻之為她寫了一首《桃葉歌》:“桃仙複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人為了紀念王獻之,把他當年迎接桃葉的渡口命名為“桃葉渡”。


      青樓名妓 卓爾不群
      曾經夜夜笙歌的十里秦淮,氤氳了這個城市的潮濕與纏綿。而由這萬古多情之水,孕育的南京女人,也就注定有別於歷史上的其他女人。有人說,南京的女人,總讓男人有征服的欲望,是讓男人英雄氣短,拋棄江山,也在所不惜的那種。“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想當年,明嘉靖皇帝選妃,在南京就選了六個美女。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如今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仿彿不是“國破家亡”的歷史悲劇,而是輕歌曼舞的“燈火秦淮”……
      “秦淮八艷”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個最為知名的青樓名妓。傳說她們大都修習詩歌詞賦、琴棋書畫,有着卓爾不群的才藝;而且在時代變遷中表現出難得的骨氣,鬼使神差竟演繹成秦淮河上一群“深得傳統文化真傳的傑出女性”。
      能詩善畫的馬湘南擅長畫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多次為《馬湘南畫蘭長卷》題詩,據說有七十二句之多,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她的蘭花冊頁。
      陳圓圓色藝雙全,驚世奇遇,使得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而引清兵入關。
      柳如是魅力非凡,有《湖上草》、《戊寅卓》詩集傳世,她女扮男裝拜訪復興領袖陳子龍,最後嫁給一代名儒、東林領袖錢謙益。
      順治皇帝因思念病逝的董鄂妃而意絕紅塵,出家五台山。而傳說董鄂妃就是“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她一腔愛意,所作的董糖還成為南京的名點。另外還有顧眉、李香君、寇白門和卞玉京。

      金陵燈會展民間藝術
      是流傳於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早在南朝時期就有元宵燈會,當時的盛況堪稱中國之冠。明初以來,南京的元宵燈會活動就逐漸享有“燈彩甲天下”之美譽,著名的河“燈船”也隨之蜚聲天下。20世紀以後,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燈彩的紮裱技藝也不斷提高,並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發展。   
      秦淮燈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中國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宣導元宵燈節活動以後,南漸開始享有“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河懸掛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隨之蜚聲天下。歷史上的秦淮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河流域,20世紀以後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目前已經擴展到“十裏”東側五裏地段,核心區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甕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秦淮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於燈會中,構成其藝術內涵。每年的秦淮燈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人,他們在領略秦淮燈會、感受金陵民間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   
      秦淮燈會無論是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影響都非常巨大,作為南京地區的特色文化空間,它將進一步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

      民俗民風 極富魅力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樓閣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旅遊線,極富情和魅力。
      瞻園:曾為明功臣中山王徐達之府邸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媚香樓王府。瞻園是江南名園,布局典雅精緻,小巧玲瓏,曲折幽深。
      瞻園素以假山着稱,全園面積僅八畝,假山就占了3.7畝。園中有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為明代遺物。
      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1034年,位於秦淮河北岸貢院街。
      它利用秦淮河作它的泮池,南岸有照壁,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已成為民眾文化活動場所。
      白鷺洲:白鷺洲公園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四角重簷的亭橋等。景色幽麗的白鷺洲公園,歷史上稱為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是明初中山王徐達王府的東花園。
      中華門:為明都城南門,明清兩代叫聚寶門,是南京城門中最雄偉的一座,也是中國現存最大、最為完整的堡壘甕城。城門規模宏大,設計巧妙,結構複雜,共有四道券門,三道甕城,另外還有27個藏兵洞,並有馬道可騎馬登城,在我國城門建築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明遠樓:樓高三層,為四方形,飛簷出甍,四面皆窗,是用以監視應試士子入貢院考試情況的棟宇。明遠樓為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築,據《貢院碑刻》所載:此樓修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雖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但仍保存完好,它是中國目前所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貢院考場建築。





■秦淮中華門。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