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立此存照: 看 “重慶事件”與“政治改革”
( 2012-04-20 )



      本月十號,中共中央正式宣佈“停止”前重慶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薄熙來的本兼各職,由中紀委對其實行雙規,立案調查。雖然還未最後擬定罪名,只說是“違紀”,但其妻谷開來已經被以謀殺嫌疑逮捕偵辦,罪名是涉嫌謀殺英國公民(但有傳聞此人是英國情報人員)海伍德。從一系列跡象表明,薄案最後也可能向此一方向發展。 
      中國官場貪腐成風已是不爭的事實。薄熙來最後以貪腐,或者再加上謀殺(教唆、包庇甚或指使)和其他嚴重違紀行為定罪,應該已經沒什麼懸念。但是薄熙來的倒臺和以往中共高官因涉貪落馬對民情的影響甚是不同。當年與薄熙來職位相當的陳希同、陳良宇因貪腐落馬,鋃鐺入獄,國內輿情基本一面倒支持中央的舉措。國外媒體除了老生常談地說幾句“權力鬥爭”,也沒有掀起多大的漣漪。而此次薄熙來倒臺,國內“左、右”兩派爭辯激烈,海外“獨運輪”勢力和西方主要輿論則一面倒地為之叫好。這在網上看得尤其清楚。一些非常活躍的反共“馬甲”這次一致向中共中央投了“贊成票”,而對薄熙來則表現出赤裸裸的仇恨。更有一些西方評論直言不諱地指出,如果讓薄熙來進入中共十八大決策層,將對西方期待的中國政治改革產生不利影響。這就不能不令人覺得,此次事件絕不只是一個尋常的“貪腐案+謀殺案”,這裏面必然有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因素在作怪——甚至這才是主因。
      事實上,中央最初也是想往“路線鬥爭”的方向引導的。
      溫家寶三月十五日宣佈免去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職務時曾嚴重指出要警惕“文革復辟”,還要求重慶市委“深刻反思”。但是這個“棒子”似乎沒有將薄熙來一下打倒,反而引爆輿論的爭鳴。雖然中央採取“噤聲”措施,封鎖一些網站——特別是挺薄的左派網站,結果卻適得其反,引起更大的反彈,並被指中央的做法才是“文革”手法。
      於是有英國人之死的消息傳出,於是有溫總理大談“繼續改革”,於是有網上開放趙紫陽和“六四”等敏感詞的搜索,於是有很多人遐想聯翩:是不是要平反“六四”了?中央是不是真的要“政改”了?
有人因此採訪了“天安門母親”,結果證明情況並沒有鬆動。可是時機真的太巧合了。這不能不讓人疑惑:為什麼是這個時候傳出這樣的信號?這裏面玄機何在?且讓我們“以小人之心”來“度”一下他們的“君子之腹”。
      眾所周知,現任胡溫政府的主要高官們任職已經九年,還有一年就要卸任了,時不我待可能是原因之一。可是面對喊了九年都未見什麼進展的“改革”,要人們相信他們會在最後的一年裏大刀闊斧地破舊立新是不是有點難?但這一不妨礙他們做出這種姿態來“贏得生前身後名”,二正可以以此在這個敏感時刻來爭奪群眾——薄派以“分蛋糕”爭取民心,溫相豈不可以“促改革”挽回民意?至於是不是“忽悠”,反正九年都沒做成,剩這一年,做不成也是順理成章的。筆者這種猜測還有一個反證,那就是在對待方勵之之死的態度上。
      按說方才是“六四”(或說大陸民運)的真正“推手”,趙紫陽不過是中共黨內同情民運的“開明派”。要平反“六四”,自然應該從“源頭”上著手,首先或至少同時解禁因“六四”被通緝流亡美國的方勵之。可是據悉在“趙紫陽”已經解禁的目前(說“目前”,是因為說不定過幾日又會被禁),“方勵之”三個字在大陸仍是“敏感詞”——儘管他最近已經故去。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趙雖然是被打倒的“開明派”,畢竟是中共黨內的人;方雖然也曾是黨員,但已經被開除,且“投靠”了美帝。解禁趙,有利中央樹立“開明”形象;解禁方,難以應對(海外)民運訴求。
      但是也不能因此說中央完全不想“改革”。你看溫相最近不是在大力推動銀行私有化的改革嗎?還有國企民營化改革也在醞釀中。看來中央大喊“政改”之後,虛晃一槍,最後板斧還是看准了國家經濟命脈砍了下去。筆者不懂經濟,不知道這種改革對於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的正確性和緊迫性何在(有人論述道:中國的國有銀行貸、存款利差達到3%,是壟斷所為。可是我們加拿大的銀行主要是民營,利差也接近甚至超過這個數字,這又作何解釋?),但我知道這都是世銀、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給中國下的“藥方”。因此筆者就有點困惑:中國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病根在哪裏,一定要請些外來的和尚給“把脈”?還是決策者自己要“避嫌”,拉個外國的大旗做“虎皮”?而且西方經濟現在一塌糊塗,世銀、世貨對此無能為力,它們卻能治得了中國的“病”?另據說國企的頭頭現在都是官二代,其中也包括溫總理的兒子。這不能不讓人聯想:私營化後(國企)是不是就都變成了他們合法的私有財產?還記得90年代聽專家講解那時的租賃政策和“產權明晰”理論,說來說去就是每年幾千個億的國有資產“明晰”到私人的口袋裏去了。從這個角度講,也許“改革”對於即將卸任的當政者們的確是“時不我待”了。
這就又和薄熙來事件掛上鉤了。
據說薄是反對國企私有化的。他在重慶也是這麼做的。這看來不符合“西方期待的中國的改革”(方向)。這看來也不符合中央的改革路線。更重要的是,如果薄熙來進了十八大,成了九常委(之一),某些人揣進兜裏的錢也有可能被迫再掏出來(這並不表明薄本人一定是清廉的,可參看筆者之前的文章《王立軍和漢初酷吏》,就像現在中央倒薄,也不表明倒薄的人都是一清如水),他們“改革”的成果就會付之東流,搞不好自己也會身敗名裂。所以,這是一場生死決鬥,並且無法避免。這一仗目前看來“中央”是贏了,但贏得很艱苦。這從中央開動一切輿論工具大造聲勢,並要求各地各部門層層表態“效忠”就可以看出來:中央生怕hold不住。尤其對於軍方,或許是為了不使軍隊對他們的做法質疑生變,近幾日中國政府忽然一改往日的忍讓立場,在南海對菲律賓強硬起來。奇怪的是美國反倒變得異常“溫順”,對中國的強硬表態不置一詞,和當初希拉莉高調宣稱美國要介入南海事務時“判若兩人”。這讓人懷疑中美是不是在唱雙簧,而目的則在於轉移薄熙來事件對中央權威的衝擊。至於中美雙方在薄熙來事件本身上有沒有默契、交易,因為各方hold得很緊,難以置評。不過唯因如此,也給人留下了較大的想像空間。
薄熙來雖然被打倒了,但此次事件的後遺症將會是很嚴重的。如果按現在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人民會更加離心離德。誠如有的西方評論者指出,此次事件弄不好最大的輸家也許是中共。中國或者逐漸進入動亂時期。或者中國徹底向右轉,變成西方勢力的“附庸”,紅色中國不復存在(其實她現在也不過是徒有其名。正像曾經的民運精英王希哲所說:如果中國是紅色的,怎麼會反對“唱紅”?)。這倒是很符合西方對中國“改革”的期待。
溫總理曾經要求重慶“反思”。以上就是筆者對“重慶事件”的一種反思,可能是“非主流”,也許會被看作是“陰謀論”。但是中國的事情不確定因素太多,有些事情甚至會“言之鑿鑿,證之渺渺”。故做此“異讀”反思,以為將來之參照。若“將來”證明此言大謬,則中國之幸事也。

石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