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豪氣“壯遊”歷練身心
( 2012-04-07 )





“即使最終被打敗,但我至少應該在失敗前看清自己到底是如何就範的。”《轉山:邊境流浪者》記錄了作者謝旺霖歷時3個月、獨自騎行將近2000公里穿越滇藏線的故事。這個年輕人飽含血淚和感動的傳奇旅程也讓我們想起一個久違的詞語:壯遊。

     究竟何為壯遊?曾騎自行車環繞台灣島、海南島、青海湖的葛磊認為,壯遊是“為了生命更臻完美,而選擇走向遠方的一段人生歷練”。其基本要素有四:一是明確的提升自我的期許;二是足夠的時間和距離;三是要付出超人的智慧和體力;四是無論在未知的旅途中遭遇何種艱險,首要是想辦法克服,絕不輕易放棄和妥協。至於旅行所用的工具,他認為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沒有必要刻意限制,無論是徒步、騎馬,還是騎自行車、搭車,最主要的就是“要達到價值觀的昇華和人生視野的開闊”。
     比起壯遊,間隔年恐怕更為中國青年人所熟知。間隔年是年輕人踏入社會之前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年)進行的遊歷,以更好地瞭解自己和認識社會,主要方式有義工、國際志願者等。《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幾年,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間隔年中去。而正如雷勵中國CEO陸豐所言,壯遊較之於間隔年“涉及的人群更為廣泛”,下至幾歲孩童,上至七旬老人,都可以參加壯遊。“壯遊可以是工作陷入瓶頸期的人們尋求突破的一次出走,也可以是胸懷壯志的人們為了認識更加廣闊的世界而進行的一次遊歷。”陸豐這樣定義壯遊的目的。
     談到壯遊和旅遊的區別,葛磊說:“旅遊是一種享受,是尋求一種更為舒適的生活狀態;而壯遊更多的則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目的是尋求價值觀的自我蛻變,並且在應對各種不可預期的變化中完成心靈的成長。”陸豐則認為,二者的區別還表現為參與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旅遊者可以說是一名消費者,而壯遊者則是以一名探索者和思考者的身份去接觸一個個旅遊目的地。”
     有人認為,走出去就是為了療傷或者逃避。甚至謝旺霖的第一次旅行也是為了“把愛人忘掉”。但是,很多壯遊者告訴筆者:出行,並非因為心傷。
     出生於1988年的龍泓全從16歲開始背包旅行,至今7年,足跡遍布全中國以及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為什麼不停地行走?“因為旅行讓我瞭解了一個與書本中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一旦邁出第一步,就停不下來了!”龍泓全說。
     同為80後的樓維心,正準備今年4月開始自己的壯遊。他打算從舟山出發,騎車走318國道沿北緯30°這條“世界上最神奇的緯線”去拉薩。而之所以決定去壯遊,是因為他覺得“年輕的流浪是人生的一種養份”。
葛磊認為:“更多時候壯遊強調的是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壯遊的人或者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想去認識和探索未知世界真實的一面,或者想通過旅途中的種種心靈體驗來更好地認知自我。”
     也有人提出質疑:拋下工作和生活去壯遊,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此,葛磊給出的回答是:“關鍵是要看壯遊的目的。”他認為,壯遊的前提是要和家人達成一種支持和理解。“逃避性的出走自然是不負責任的,但是壯遊本身並不是叛逆性的出走,不是與家庭社會的決裂,而是尋求自我成長的一種遊歷,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真正的壯遊反而是對自我、對家人、對社會更加負責任的。”

小眾行動 大眾夢想
     談起目前中國參與壯遊的人群,葛磊干脆地說了兩個字:“小眾”。的確,目前在中國,壯遊並非是大眾化的行為。即使瞭解壯遊的,也有很多人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龍泓全說,家人和朋友中,很多人都羡慕自己的旅行,但是很少有人能付諸行動,“因為他們有太多牽掛和事情而無法像我一樣旅行”。
     葛磊說:“其實中國人的骨子裏是有走出去的渴望的,但是正統儒家思想宣揚的是‘父母在,不遠遊’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這種激情。”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一直想出去,但是一直在準備,所以一直沒出去。“其實,壯遊不需要太豐厚的物質基礎。”葛磊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決心,要在出發之前明確自己為什麼出去以及期望通過壯遊得到什麼。另外就是,要肯拿出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除了物質和時間上的顧忌,安全恐怕是羈絆住我們腳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出行前的準備至關重要。尋求自由不等於拿生命冒險,壯遊更不是玩失蹤。葛磊建議,出發前需要掌握應對突發事件的知識,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包括在途中留下自己的資訊,出發前約定幾個緊急聯繫人等等。陸豐認為,在選擇目的地之前充分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穩定情況也是必做的功課。另外,女性儘量結伴出遊,如果單獨出遊,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倍加小心。龍泓全說,開始旅行的時候家人也不放心,所以每天都會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報平安,和家人保持聯絡。等到自己有經驗了,父母也就習慣了。
     當然,基於種種原因,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真正去壯遊,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壯遊的精神——不斷地挑戰自我、鍛煉自我。正如“旅遊地理-孫屹”所言:壯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觀,它不僅是身體上的旅行,更是心靈之旅。所以,只要內心是寬廣和充滿激情的,每一步,都是一次壯遊。

價值在於改變人
     壯遊的價值,在於對於人的改變。古今中外,有太多例子是經歷壯遊而改變人生,甚至提升人類的文明。三四百年來,西方社會的壯遊傳統,已經沉澱到社會的最底層,尤其是對原本價值觀單一的年輕人,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行為、社會規範時,就會思省:我們的標準就是真理嗎? 
     可惜的是,中國在鄭和之後失掉了壯遊的傳統。馴化的教育、中庸的思想,讓年輕人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也丟失了堅強的生命意志。明朝實行鎖國政策後,國勢開始往下滑,民國初年到達穀底。探險、壯遊的精神喪失,在1900年前後半個世紀國力最弱時,不僅在探險的領域缺席,還成為其他國家探險的對象。壯遊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開創精神,缺乏這股精神,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會改朝換代。在我們的教育裏,太強調“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鼓勵年輕人在真實環境中超越自我。貧窮的時候,反倒能闖,可是一旦富有,就過度保護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闖的能力,很容易喪失掉競爭力。 
     好在今天的中國,已有意重溯壯遊傳統。2005年,為了慶祝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深圳一群企業家花了半年,駕駛帆船從法國回到深圳;2006年月10月,中央電視台“玄奘”組織企業家和媒體駕駛越野車隊穿越亞洲八國,抵達印度的那蘭陀。這也是重走玄奘之路的“精神追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