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文化的新人需要推動文化交流的大潮
( 2012-03-16 )



      東洋或西洋的文化的新人無論其如何優秀,仍然是少數,而且,其身處的文化,往往會以其文化的固有的認知方式去揣摩和度量已經超越了他們已知的大象。李約瑟就是一個例子。
身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的李約瑟,為東西文化的交流作出開路建橋導先河的偉大成就,仍有很多西方科學家,對其研究的重點、創新部分視而不見,而是抓住一些細節指責李不夠科學、嚴謹。
      此外,一般的文化,不會輕易承認另一個文化的優勢。試看有多少普通的日本人,願意承認他們的文化得益于中國文化的事實。文化的自豪感是好事,但它有時會阻礙文化之間的互相學習和鑒戒。因此,更需要那些攀援了文化高山的北麓南坡,到達過阻隔文化交流的大洋的東岸西岸的人們,從更高的起點、更廣的角度把人類當作一個共同社會,把文明當作共同課題來看。從而建立更和平的世界、更智慧的文明。
      令人興奮的是,在今天,在華人中間文化的新人比比皆是,男女老少都有,海外海內同在。很多移民家庭,往往有這樣的安排:丈夫回國賺錢養家,太太帶着孩子在海外學習工作,從點點滴滴做起,學習適應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女士與孩童通常對文化的差異有切身的體會,這些太太們很快就從小鳥依人的嬌妻成為指揮倜儻的女主人;孩子們也對加拿大的學習生活挑戰有富有想像力的應對措施。 
      筆者有個成人學生,嫁了一個洋人學者。談到學習英文寫作的體會時說,“過去與先生爭論一事,往往說了一大堆,他還在問:What is your point? (你說啥呢?)學過寫作之後,我第一句就告訴他我要說啥。”中西夫妻拌嘴都要在表達方式上知己知彼。
      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只要你們把自己在加拿大溫哥華的生活學習經驗如實準確的記錄下來,那就是寶貴的人類經驗的記錄,比你們晚來的移民孩子就會得益,對後代子孫來說,溫哥華就多了自己祖先少年時的故事。
      這裏絲毫沒有誇張、拔高,或勵志之意。不是很多華人女子有和其他族裔共同生活的經驗。在億萬中國少年兒童當中也只是極少數有機會在青春期要面對文化衝突的挑戰,他們的體會和經驗當之無愧地是人類經驗的一個寶貴部分。在他們的經驗中,他人可以看到文化差異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具體實際的影響。更重要的是, 大中華兩岸三地,多少人都有東西文化的經驗,多少海歸帶着他人聞所未聞的經歷與故事,歎世界之廣大,知成見之局限,憾唯吾獨醒。如果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如實的記錄下來,毫不做作地與他人分享,我們對中國、對世界、對自己、對人類的認識,就會有普遍提高。我們的生活中理性的、智慧的成分就會多很多。
      是時候了。文化的新人應該把自己當回事了,不要再等待。不會有伯樂來賞識你,因為你不是駿馬,你是橫空出世的龍;不會有高山流水的知音,你的經歷必然讓你曲高和寡。不要再妄自菲薄。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點點滴滴,都是獨特的,寶貴的,而且是你的朋友、弟妹、子女、世人感興趣且想知道的,而且極其有用、有利、有力的知識。你的買車,買船,買房,養狗,養貓,釣魚,捉蟹,打獵,滑雪,打工,辦公司,找學校,修汽車,修下水道,報警,吵架,打官司,被欺負,戰勝欺負,被欺騙,防止欺騙,省錢,賺錢,孩子聽話,孩子不聽話;孩子學習,孩子不學習;孩子上名校而無工作,孩子上技術學校而收入豐厚,等等等等的經驗,都是一個文化下出來的人在另一個文化下繼續生存,繼續成長的寶貴經驗,全人類都感興趣。你只要如實記錄則可。
      記下來又怎樣?發表它、分享它。在網上,在報紙上,在電臺,在電視臺。甚至你可以辦自己的報紙,自己的文學社,藝術社,雜誌,畫廊。寫文章,寫詩,作畫,做秀。聲援、支持、贊助哪些表達了你見地的文學家、藝術家。不要再等待讓美國人去發現下一個張藝謀,不要再讓日本人定義中國的國寶。而是用文化的新人的標準去定義世界。讓別人和你一道看到山那邊的風光,讓別人一起欣賞暫時只有你聽到的韶樂。建立文化新人的社區,推動文化交流的大潮,讓更多的人因為你的經驗而受益,讓更多的美好因為你的存在與嘗試而誕生、成長、壯大。

      圓德英文學院阿木老師供稿
      電話:604-505-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