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香山農場為中共高官服務
( 2012-03-02 )



      中共建政後,中央辦公廳、公安部為了保證國家領導人在飲食上的安全與健康,決定在北京玉泉山附近建立一個規模適度,以乳製品、鮮蛋、蔬菜等為主的小型農場,即“香山農場”。這開啟了中國為高級官員服務的農產品特供制度。
      1950年2月14日,中國和蘇聯簽訂了為期30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此後中南海多了兩位蘇聯客人,他們的正式身份是警衛和衛生專家,主要搞醫療保健與食品營養研究。
      香山農場初建時,兩位蘇聯專家對產品、規模、保鮮、消毒、化驗、防疫各方面都提出不少建議。如:場地要大,物種要多,糧食、蔬菜、肉類、乳製品、水果要有專業生產區,辦公區要獨立,並且要有相應的科研加工設備,牲畜用房要敞亮通風、講究衛生、便於清掃。此外,還要有大小不等的硬質道路,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統,綠化隔離帶或圍牆等等。
      洋專家的設想藍圖,是地地道道的蘇聯的規範化模式,非常現代,而且具有相當的科學性。不過對當時經濟落後的中國而言,實在是太超前了。
      原警衛局副局長毛維忠回憶當年籌辦香山農場時的情景:“那時大家剛從小農經濟環境裏過來,對辦什麼新式農場毫無經驗。最大的願望就是養豬燉肉、種糧吃飯。對蘇聯專家的那一套,從來沒有聽說過,真是‘新媳婦上轎,頭一遭’。”
      香山農場籌辦小組很快接到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傳達的毛澤東意見:“蘇聯專家想搞一流的模範農場,說明他們有學問、有知識,心是好的。但好心不一定就能辦成好事。蘇聯工業發達,地方大、人口少、好辦事,我們比不了。現在弄吃的,也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先搞‘土’的,以後有條件,再搞‘洋’的。”
      在北京市和香山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個以荒地、土墩為主體,近600畝的農場就這樣迅速上馬了。一張存留至今的“香山農場區劃圖”告訴後人,當時各類作物區的面積和道路、深井及糞場的方位。如:種青貯玉米260畝;青割玉米15畝;打籽玉米10畝;白薯110畝;燕麥、大麥、冬小麥50畝;苜蓿(重要牧草)80畝、蘇丹草10畝,蔬菜40余畝等。
      時間不長,香山農場基本建成,歸中央警衛局管理。產品由局屬供應科收購,並專供副總理以上和部分老一輩中央委員的需要。這種包括領導、生產、購銷為一體的三級管理體制,是十分安全和順暢的。但是,如何做到既要國家花錢少,又要東西品質好,成了農場一項非常突出的硬任務。
      在供給制年代,國家領導人沒有工資,大多在中南海西樓總特灶就餐。少數願在自己家裏吃的,由公務員打回去,菜餚變化不大。基本上是農場提供什麼原材料,就做什麼菜餚。但首先要保證“五大書記”(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的需要,其他領導人只能靈活解決。
      進入薪給制年代後,各家有了自己的廚房和公派廚師以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夫人們為了有計劃地安排好生活,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農產品。農場領導想方設法加強田間管理,做到多產多銷,直接賣給各領導人的廚師。
      各家日常用量較大的豆角、黃瓜、茄子、番茄、油菜、青筍、尖椒、蘿蔔之類的蔬菜,由於合理種植,農家肥足,故而蟲害少,長勢好。加上職工早起、早摘、細心分裝、及時送達,其干淨新鮮程度,絕非一般農家的蔬菜可比。端上餐桌的肉片燒豆角、蒸茄子拌肉末、拍黃瓜段等,便是吃得很香的好菜。
      不久,香山農場東西好、價錢便宜的讚揚聲逐漸傳開,有的首長(如董必武等)便前往視察參觀,對職工們加以鼓勵。文:陶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