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解讀“那些年”(外篇)
( 2012-02-24 )



      繼續上期關于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話題。
      看《那些年》最大的困惑,就是導演對這一群處于青春期的男生對性和手淫的過份渲染。譬如正在讀高中的柯騰在家里面對母親竟然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甚至還赤條條與父母一起共享晚飯,我相信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幾個這樣的典型;其次是在課堂上甚至聚眾面對電視屏幕手淫,這些生活畫像都不具代表性,怎能就成為哪些年“這一群”的標簽呢?
      再有,一部追求樸實的情感片,有如小溪流水般安寧純淨,忽然加插的這些不堪的畫面,不但破壞了觀眾的閱讀情緒,而且因為這種強迫式的嵌入干預,令和諧的敘事語句出現不和諧的雜音,這是精神的折磨,是對藝術的糟蹋。
      當然,摒除那些令人不安和無法獲得審美快感的鏡頭後,我依然感激九把刀的這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套用李安的名句,就是“每個人心中都曾有一個沈佳宜”,“每個人心中都收藏一首青春的詩篇”。尤其是人到中年,那些看似幼稚簡單的行為,原來卻支撐我們的一生。我們正因這些幼稚的衝動,才會有未來,有為追求理想並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歷程。從這點看,《那些年》確實起到了撫慰記憶的功能,那種潛移默化的情感喚醒,質樸而不矯情。
      我們都曾是這樣長大的吧。一幫穿校服、將書包掛在脖子上垂在胸前、騎自行單車在大街小巷狂追亂逛的男生;中學課堂上為吸引異性注意不惜耍點小聰明製造驚喜效果;暑假裏情竇初開第一次的悄然牽手;臨近畢業期待高考期待放榜然後各奔東西……時光眨眼即逝,那些曾經的山盟海誓隨歲月的翻來覆去逐漸沉澱,直到心靈最深處被收藏被包裹,然後越過好多年,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個沈佳宜,摧毀我們所有的情感防衛,我們回到青春年少時。
      電影最成功的是柯騰那雙青春反叛的眼睛與沈佳宜樸實的笑靨,這種年少的質樸直指心靈,觸及我們內心最柔軟處。柯騰在公用電話亭外排隊輪候打電話給沈佳宜的情景,恍惚間以為就是我的昨日。某年的某個夜晚,為了訴不完的情話,從街頭第一個電話亭開始喋喋不休,當輪候的人們在亭外敲窗跺腳時,再騎車奔向第二個無人電話亭,如此走啊走,天亮時已倦在街盡頭最後一個電話亭……這樣的畫面今日看來貌似簡單無聊,卻溫暖十足。
      誰心靈深處沒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呢?我曾經的那些年,陽光無比燦爛,青春無比閃爍。
      木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