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人做導演 全民微電影
( 2012-02-24 )



微電影《第二次初戀》片頭。

“一台帶有攝像功能的相機,再加上初步的剪輯技巧,一部屬於自己的微電影就可以信手拈來。”對於眾多草根電影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標誌著距離電影夢更近一步。2011年被稱為“微電影元年”,在這一年裏一系列以“微”字打頭的概念性電影橫空出世,洶湧而來,並隨2012的到來,呈現越演越烈的趨勢。

      作為傳統電影和網絡視頻結合的衍生物,微電影誕生之初便標誌著它的獨特風格。由於其簡單、便捷的可操作性,從概念誕生之初便吸引了眾多目光。自2010年由中影集團製作的微電影《一觸即發》在中國公映,隨後《私信門》蟬聯多家視頻網站最受關注排行榜榜首後,微電影便從原先一個被視為噱頭的作品開始,逐漸轉變為廣受關注。
      從2010年青春緬懷電影《老男孩》的網絡走紅,到2011年校園勵志劇《青春期》的2.5億播放量,再到2011年底微電影井噴式的成長。《陝西日報》報道,僅僅一年,就有多部微電影作品問世。演員徐崢製作並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誕生》,導演姜文執導的《看球記》,奇藝網獨家製作的“城市映射”系列,“筷子兄弟”攜手女星霍思燕創作的《父親》,這些也只是微電影中的一小部分。
      縱觀微電影市場,除了強大的製作團隊和一線明星的參與外,其低廉的成本和成熟的技術也讓電影從過去的高高在上,走到人人皆可參與的“草根”時代,真正使“全民皆導,全民皆星”成為一種可能。


      呈現多元化趨勢
      微電影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單一電影模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追求利益的廣告商利用它來增加點擊量或推薦產品;急於施展的新銳導演及明星把它當做推介自身、樹立形象的平台;而默默無聞的業余草根則不求收益、自娛自樂。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認為:“具備技術條件和市場需求的微電影不會曇花一現,而將作為一種草根與精英、業余與專業共生共存的多樣化藝術形態,獲得多元化的持續發展空間。”因此,無論是出於哪種目的,這種故事緊湊、碎片式、利於觀看的新概念電影都將成為一種流行。
      就目前來看,無論微電影發展的前景如何,都需要拿到受眾當中去檢驗,只有真正與觀眾達到互動,反映當下社會現狀,給人以啟迪或回味,就不愁沒有發展。這也是電影創作的本意。

      未來“錢景”難樂觀 
      2011年中國線民規模已經突破5億,互聯網已經成為公眾接觸最多以及最有影響力的媒介管道,視頻網站已經成為獨立於整體網絡之外的強勢媒體。
      目前,微電影已經告別源於普通網友、製作相對粗糙、主題表達模糊的初級階段,呈現出訴求明確、畫面精良、明星團隊的發展趨勢。《新民晚報》報道,作為視頻網站扶持新導演、承載品牌訴求、扭轉被動接受角色的利器,微電影的投資猛漲,但收入回報管道卻依然有限。如何讓微電影這個和大銀幕緊密相連的產物,真正通過電影製作公司、電視台、網絡等多個管道收回成本,是視頻網站們下一步要思考的。

      大學生拍片 宣傳學校獲好評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五周年院慶宣傳片《女生日記》在網上受到熱捧。該宣傳片拋棄了成績彙報等“老套路”,而是以微電影的形式,通過一名女生在校期間的經歷詮釋了成長。該片被上傳到網上後,令網友叫好,稱其“不走尋常路”,業界則稱該片宣傳模式值得借鑒。
      這部微電影形式的宣傳片《女生日記》時長8分多鐘,講述2007級北大女生江小夏在校四年間的校園生活。從競聘學校藝術社團成功,到最後無奈退出;從與男友戀愛到分手;從找兼職,到被老闆罵走……一個個場景記錄她的成長。畢業時的她終於明白,“什麼是時光?時光是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卻再也脫不下來”。《新京報》報道,該片導演是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片中大部分成員也是北大學生。宣傳片中,未名湖、博雅塔、北大禮堂等北大標誌性建築不時出現,網友稱讚整部宣傳片風格唯美、內容感人,大眼睛、紮兩個辮子的女主角也被不少網友評價為“清純”、“可愛”。
      該視頻近日來被多家視頻網站轉發,在某一知名網站,單個視頻點擊量突破50萬。“只有真實的經歷才能體現校園生活的苦與樂,贊一下”、“沒想到宣傳片可以這樣拍,驚喜!這樣的宣傳片會招來更多優秀的學子。”多位網友感歎。
      一名北大學生看完宣傳片後表示,故事算不上幽默,但是很真實,貼切,相信每個大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某知名企業企劃部費經理表示,“宣傳片的思路和模式值得借鑒。《女生日記》走紅的主要原因是打動了人的內心,看起來不像宣傳片……不像宣傳片的宣傳,其實是最好的宣傳。”
      “我從來沒拍過戲,意外被選為主角後,很擔心將戲演砸……片子被放在網上後,受到網友好評,不少網友說我適合當演員。”影片女主角陳菁菁說:“這使我一度陷入困惑,是該將目標定位成演員,還是學好經濟學?我也不清楚。”

      網絡動搖電影銀幕地位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的聶偉介紹,2005 年,中博傳媒開始進入以互聯網、手機、移動平台等為載體的新媒體業務領域,並製作出中國首部手機電影《聚焦這一刻》。之後2006年,一批基於P2P技術的視頻網站先後參與電影後期發行。
      相較而言,真正動搖了電影銀幕的經典地位及傳統電影產業格局的創舉,或許是網絡經濟實體對內容產業的強勢介入。2008年9月,土豆網推出高清頻道“黑豆”,在視頻分享模式的基礎上進軍正版專業視頻內容領域。2011年5月27日,由網易發起的國內第一個微電影節在北京落下帷幕。
      從網絡視頻到播客,乃至當下盛行的微電影,“微時代”的媒介語境似乎為“第六代”導演念茲在茲的底層敘事提供了創作土壤。但這種土壤本身蘊涵的理性能量有待考驗。網絡視頻與播客創作主要來自網民自發的影像衝動,目的是自由表達與理念共用;而微電影在製片過程中則更多地攜帶了來自資本市場的考量。
      相比傳統電影,微電影製作成本更低廉、題材更豐富、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範圍更廣、創作心態更輕鬆隨意。經由數以萬計的共用、轉發、評論,微電影的製作過程已引來虛擬世界中數量龐大的觀眾集體圍觀。

      微電影(Micro film)
      又稱微型電影。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至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至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每部幾千至幾萬元)”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特征:“微電影”相對傳統電影和電視的根本區別在於“微”特征,使的過去曲高和寡的單項度的藝術殿堂回歸到了真正具有互動和體驗特點的、人人皆可參與的“草根秀”時代。
      門檻:新媒體的內容誰來拍?從理論上講,誰都可以。從電視台到手機運營商,從影視製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資源和理由參與其中。拍攝新媒體內容的門檻雖然不高,但是隨著舊媒體開始考慮跨媒體,真正有競爭力的新媒體內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體的能力,又需要針對性的製作。
      內容:從理論上來說,當今電影和電視所能涉及到的內容,都可能是微電影的話題內容。但“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內容”是主要的,因為“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