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東北抗日聯軍敗退蘇聯
( 2012-02-10 )



“九一八事變”紀念碑。

      在中國東北地區,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就開始了。東北軍主力撤出東北後,留下的部分兵力自行對日作戰,但這部分兵力很快就被日軍打散,取而代之的是東北各地民間的抗日力量。但這股力量雖然也取得了一些襲擾日軍的戰果,但對日本關東軍的打擊並不大,而且自身損失也相當慘重。
      從1932年下半年開始,中共注意到當時東北地區抗日鬥爭的不利形勢,相繼派出了一批優秀的組織、軍事幹部進入滿洲省委及東北各地中共組織,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組建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力量。
      大約從1933年初開始,中共滿洲省委先後在北滿、南滿等地,組建起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人民抗日革命軍、東北抗日同盟軍等抗日武裝隊伍。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共黨組織通過與蘇聯方面聯繫,從蘇聯境內獲得了一些槍支、彈藥、爆炸器材等武器裝備,蘇聯也選派一些下級軍官進入部分抗日基地充當指揮員,由此使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逐步發展。
      到1936年底,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已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東北人民革命軍和各路抗日隊伍這時統一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兵力約計達到10余萬人,成為東北地區孤懸敵後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游擊武裝力量。
      這一時期的東北抗日聯軍,常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開展敵後游擊戰、破襲戰,先後襲擊縣以上火車站80多座,日軍大小物資倉庫250多處,炸毀鐵路公路橋樑70多座,打死打傷日偽滿軍4000多人。同時,東北抗聯還通過開展地下工作,策反各地偽滿軍起義20余次,起義人數達1000余人,其中部分人參加了抗聯,部分人遷徙到了關內謀生。
      從1938年冬季開始,日本關東軍採取了最為嚴密的“集家並村”和封山清剿等措施,集中兵力對付東北抗聯武裝,迫使東北抗聯主力從平原、丘陵地區轉移到遠離城鎮和鐵路的深山密林區域活動。
      1939年冬,日本關東軍為徹底清剿東北抗聯,重點調集7萬兵力,集中時間對抗聯實施冬季大討伐。在這次冬季大討伐中,東北抗聯的損失十分慘重。比如,抗聯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楊靖宇,因彈盡糧絕忍饑挨餓數日,最後是在出來找食物時被叛徒出賣而光榮殉國,日軍在他死後屍體解剖時竟沒有發現一粒糧食。
      而這樣的情形,在華北敵佔區則很難發生,因為關內的日偽敵佔區裏總有一些堡壘村、堡壘戶,暗中為抗日勇士們提供食物和養傷藏匿之處,老百姓寧可自己挨餓受苦也要支持抗日。
      而在東北地區,由於當時地廣人稀,加之日軍瘋狂推行集家並村、建無人區等隔絕措施,加上清剿、討伐接連不斷,基本上阻斷了老百姓對抗聯部隊的支援,使得東北地區的抗日鬥爭環境非常艱苦,已經到了直接危及抗聯部隊立足和生存的嚴重地步。
      1940年2月,經過中共地下黨組織多次與蘇聯方面協商,對方最終同意東北抗聯餘部陸續撤退到蘇聯境內,留在東北境內堅持到抗戰勝利的,僅有抗聯第十軍。
      與此同時,在日本關東軍不間斷的掃蕩、清剿、討伐中,散布在東北各地的各類抗日武裝也大幅度減少,就連專門從事打家劫舍的土匪也躲進深山老林暫避一時了。
      為什麼東北抗聯在形成高潮後迅速轉入低谷了呢?在當時,由於日本關東軍對東北地區全境採取了極其嚴密的封閉統治,城市和農村嚴密分割,使東北抗聯很難從老百姓那裏得到支援和幫助,東北抗聯也就無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所以,在敵眾我寡、無法生存的艱難形勢下,東北抗聯為保存實力,只能將餘部撤退到蘇聯境內,等待戰略反攻的時機。文: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