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終生追求自由
( 2012-02-10 )
胡適紀念館。
胡適是五四前後出現的歷史學大師,是新文學的開創者,是學貫中西的哲學家。
胡適是自由主義的追求者,他主張由好人組成政府,但自己卻不願做官。他主張專家治國,反對蔣介石的“軍人治國”。他曾在1932年送給蔣介石一本《淮南子》,意在請蔣介石去人治,講法治,當好總導演,不必事必躬親,無為而治天下。
蔣介石經常邀胡適共進晚餐,請他出任政府官員,但他卻拒絕任職。他的理由是做一個諍友、諍臣即可。因此,汪精衛讓他當教育部部長他不幹,蔣介石讓他當考試院院長他堅辭不就,只因為留戀北大和他的學術。在他一生中有多次做大官的機會,包括行政院院長直至副總統,但他都放棄了。只是在抗戰時為了共赴國難不得已當了駐美大使,做完一屆後,立刻回到北大搞他的《水經註》研究。
有人問胡適,如果他真被提名當選總統怎麼辦,胡適說:“如有人提名,我一定否認;如果當選,我宣布無效。我是個自由主義者,我當然有不當總統的自由。”
在關於胡適的傳記中,屢有他對蔣介石勸戒的記載,有時甚至當大家的面反駁蔣介石的話。說起來,蔣介石對胡適是夠器重的,曾幾次提名讓他當副總統,甚至拿自己的稿費為胡適買房安家。
被最高統治者如此厚愛,一般人早就在思想上完全繳械,在精神上完全投誠了。但胡適沒有,他自始至終都保持了他自由主義的高貴品格。在為蔣介石70壽辰所寫的文章中,他奉勸蔣介石試試《呂氏春秋》中說的“無智、無能、無為”。希望蔣介石守法守憲,節制自我,更有效地保證言論自由。
1958年4月10日,台灣舉行第三次院士會議開幕式,蔣介石到會讚揚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品德高尚,並號召發揚“明禮義、知廉恥”的精神。一般人對此可能會感激涕零,可胡適似乎不明白這些禮數,當面反駁了這一提法。他說:“剛才總統誇獎我的話是錯誤的。我們的任務還不只是講公德私德,所謂忠信孝悌禮義廉恥,這不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所有一切高等文化,一切宗教,一切倫理學說,都是人類共有的。總統年歲大了,他說話份量不免過重了一點,我們要體諒他。我個人認為,我們學術界和中央研究院應做的工作,還是在學術上。我們要提倡學術。”
沒有一絲諂媚,沒有一點吹捧,甚至連官場上的應酬話都沒有,只是依照自己的心願講自己想說的話。據說,聽了這些話,蔣介石怫然變色,別人也都目瞪口呆。
按理來說,蔣介石對他如此高看,他應感恩戴德,對蔣介石的錯誤睜一眼閉一眼才是。可他似乎覺得感情是感情,原則是原則,不能混淆,對總統也不例外。
1960年3月,又輪到6年一次的總統選舉。當時蔣介石73歲,已連任一次,如再連任,顯然違反憲法。然而蔣介石還想連任,並對下屬說:“我要帶你們打回大陸去。”
胡適對此極為不滿。在選舉之前,他就請張群轉告蔣介石,盼望蔣介石不做第三任總統,樹立一個“合法的、和平的”轉移政權的風範。他奉勸國民黨要員們不要再玩弄“勸進”的花招。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這種方式,對蔣先生是一種侮辱,對我們老百姓是一種侮辱。”直到陳誠將蔣氏三次連任的結果告訴他,他還是說:“我還是抱萬分之一的希望,希望能有轉機。”
胡適一直對最高統治者採取一種平視的角度,甚至俯視的角度。所以,在他的內心中,沒有誠惶誠恐的感覺。由於對統治者的無所求,他想說就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顧及統治者的臉色。
胡適始終是一個大寫的人,在權勢面前從來沒有失去尊嚴,他逝世半個世紀以來,形象越來越高大。
文:鄺承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