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劉少奇改新華社為“民辦”之謎
( 2012-02-03 )



劉少奇

      “文化大革命”期間,新華社的“造反派”出版過一種報紙《新聞戰線》,報紙為八開,對開四版。1967年5月13日,該報第四期第二版上有一篇題為《徹底清算劉少奇要新華社改為?珖民辦?玼的黑指示》的文章。
      文中說,1956年,劉少奇在給新華社工作的“黑指示”中說:“新華社做國家通訊社好,還是當老百姓好?我看,不做國家通訊社,當老百姓好。”劉少奇又說:“新華社是官辦還是民辦?這不是重要問題,主要是不要時時強調自己是官辦的。”這些話就是這篇文章認為劉少奇主張把新華社改為“民辦”的證據。
      新華社,全稱新華通訊社,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新聞通訊社。它的前身是紅色中華通訊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中共領導下成立最早的新聞機構。1934年10月,紅色中華通訊社隨中央紅軍長征。1937年1月,該通訊社在延安更名為新華通訊社。抗戰期間,由於戰爭的分割封鎖,新華社成為中共抗日民主根據地對外發布新聞的唯一管道。
      國共內戰時期,新華社迅速發展。1946年5月,新華社向各主要戰場派出大量隨軍記者或記者團,對引導輿論起過重要作用。中共建政後,新華社逐步調整了全國各地的機構,成為統一的國家通訊社。
      新華社始終處於中共高官的直接領導下。1955年,毛澤東要求新華社“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1957年,鄧小平提出“新華社要向世界大的通訊社的方向努力。”
      1956年5月、6月,劉少奇連續兩次就新華社的性質、任務和作用等問題對新華社當時的領導發表講話。這兩次談話,除了一次以設問句突兀地提出“新華社是官辦還是民辦?”這一問題,並隨之答以“這不是主要問題”外,再沒有涉及官辦還是民辦的話題,因此可以推斷,這一問題並非劉少奇自己主動提出的,而是在回答別人的問題。
      而對此觀點,他的看法很明確:“主要是不要時時強調自己是官辦的。”意思很明顯,應該官辦,只是不需要時時強調這一事實而已。這可從他的另一句話裏得到印證。他說:“今後不要強調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比如說,我們國家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雖然已經寫入憲法,但並不經常強調,只有在必要時才寫一句。”
      相反,關於新華社“做國家通訊社好還是當老百姓好”,倒確實是劉少奇原創的一個命題。這段話的原文是:“你們要認真地討論一下:新華社做國家通訊社好,還是當老百姓好?我看,不做國家通訊社,當老百姓好,新華社幹部不作為國家幹部,不受行政級別限制,記者的薪水也可以比毛主席的薪水高。新華社的評論、新華社記者的評論,不是代表國家發言。新華社也不要學習塔斯社那樣代表政府闢謠。新華社如果當了老百姓,不搞國家通訊社,國務院可以成立新聞處,發公報、新聞、聲明、闢謠由它來做。”這番講話改變了新華社的角色與定位,值得玩味。
      劉少奇還談到國際報道,他說:“周恩來總理罵了美國,有的美國資產階級報紙就刊登出來。為什麼資產階級報紙敢於把我們罵他們的東西登在報紙上,而我們的報紙卻不敢發表人家罵我們的東西呢?這是我們的弱點,不是我們的優點。我們的新聞報道,為什麼不反映真實情況呢?”
      他舉例說:“現在我們的國際新聞報道只有一面:罵美國的,說我們好的。這種片面性的報道,會造成假相,培養主觀主義。”關於問題性的國內報道,他說:“對某些問題要及時報道,一定要問題解決了才報道,是不好的。”
      劉少奇對新聞的看法,今天看來仍有意義。文:李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