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彭真獄中堅持讀書
( 2012-01-27 )





      1902年,彭真出生在山西省曲沃縣的農民家庭,他幼年就跟隨祖母練就一身好武藝,喜愛閱讀忠義報國的歷史故事。他聰明好學,喜歡讀書。他考入曲沃縣第二高等國民小學校時,因家境貧寒,沒錢住校,而是自帶干糧,每天晚自習後回家。彭真學習刻苦,他的國文成績極好,作文常被視為範文講評。
      1922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到太原繼續深造。
      省立一中是山西最早的官辦中學,設施良好,教學內容豐富。教師大多畢業於名牌大學,都具有新思想、新知識與新觀念。這裏同時還是一所具有共產主義氣息的學校。五四運動爆發後,學生思想進一步解放,各種社會活動頻繁。
      初到太原的彭真,很快就結識了中共山西領導人高君宇。從此,他步入了“革命道路”。1923年,彭真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共,他成為山西省共產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
      彭真加入了一中的進步學生組織——“青年學會”,高君宇為他介紹《共產主義ABC》、《資本論入門》、《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等左傾書刊。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馬列主義,並在平民小學和夜校兼任教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闡述“革命道理”。彭真後來回憶說:“在這裏,我懂得了?珖解放?玼的真正含義,不是一個人或某個人,革命不只是忠義行為,而是為全體勞苦大眾。”
      彭真找到了“真理”,從此成為了一個馬列主義者。
      他從中共太原支部委員做起,6年後,陞至中共順直省委(領導北平、河北、山西、山東、察哈爾、河南等省市)代理書記的高位。
      1929年6月13日,彭真在天津被捕入獄,先後在天津和北平的監獄中渡過了6年的鐵窗生活。入獄後,彭真組成黨支部,自任書記,領導黨員暗中活動。無論被轉押到哪裏,他提出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允許政治犯閱讀書報”。起初監獄方面不答應,在彭真的鼓動下,大家採用集體絕食的方法,經過一番殊死鬥爭,獄方只得應允。
      彭真被關押在北平第二監獄時,正值張學良主政。為防止政治犯鬧事,嚴加禁止共產黨人看《水滸》、《三國演義》等書。經過彭真多次交涉,張學良也較為開明,表示對馬克思主義這樣的“洋書”不甚介意。彭真得以利用坐監獄的空閒時間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並組織獄友共同學習。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思考,使得彭真在理論上造詣日深。
      他出獄後,擔任北方局組織部部長。1937年5月,他以白區代表團主席的身份參加在延安召開的中共全國代表會議。1941年,已擔任中共晉察冀分局書記的彭真來到延安,向毛澤東彙報工作,他的理論水準得到了毛澤東的賞識,被留在延安工作。從1942年開始,他先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副校長,直至抗日戰爭結束。在此期間,他參與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得到毛澤東的高度評價。在中共“七大”上,他當選政治局委員。
      “文革”開始後,擔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彭真被打倒,度過了9年的監獄生活。他利用失去人身自由的時間,仔細研讀馬列主義和毛澤東的著作。獄中沒有紙筆,他將女兒送來的畫報和牙粉袋撕成窄窄的紙條,把嚼爛的米飯粒貼在書上,標出重點,加強記憶。幾年內,他用這種方式標出重點的書竟有30多本。
      1975年,出獄後的彭真被安置在陝西一個偏僻的地方,仍然身處逆境。他一如既往地堅持學習理論,用鋼筆在自製的小本子上寫下了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讀書筆記。在人生低谷中仍堅持讀書學習,彭真的這種精神在中共高官中確實罕見。
      文:徐文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