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再談文化的新人說
( 2012-01-22 )



      文化的新人,其實就孤獨地行走在芸芸眾生之間。在溫哥華就有一個來自中國的二胡演奏家,名字叫Zhuo,他不斷實踐着用二胡表現他自己在北美的生活體驗,比如在2009年12月推出的一台音樂晚會就以一次洛磯山脈的旅行所見為靈感,以二胡等竹木管弦樂器模仿大自然的美妙聲音,提醒人們注意保護大自然,讓子孫後代仍然能享受我們今天在洛磯山一帶看到的成片的原始森林。
      不僅在音樂主題上,在演奏技巧上Zhou也是主動將東西方的因素結合起來。他的成就大小自有大方之家評說,但是,他在音樂方面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努力,是開新地,導先河的創舉。
      還有一位名叫陳曉星的學者,受到中國人使用筷子而無名指靈活的啟發,通過對神經、骨骼的科學研究發現用後三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控球,使投籃距離更遠且命中率更高,運球更穩加多變,傳球更精確多樣的現象。從而創立一種全新籃球技術:三指禪。他堅信這個單一的個人技術不但能給籃球運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而且將對青少年的體育教育結合起重要作用。這樣的音樂家和學者其實就是已經在實踐的文化的新人。只是普通人不聞其聲,不見其人。
      文化的新人,在只有一種文化的普通人的眼裏是隱形的。
      在一般中國人眼裏,他們只是因為身在洋地方,沾了點洋氣,別無他異;在普通洋人心目中,他們也只是新移民,外來戶,還得好好適應這一方水土。可是他們依靠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對周遭事物的敏銳觀察,在自己專長的領域,以自己腳踩東西兩座山的巨人俯瞰式的優勢,所發現的腦海中澎湃的新思想,新觀念,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的。
      雖然這些思想與發現,以平常人的言語可以直白陳述,可是平常人聽到的不是原聲,讀到的也不是原意;新人心中激蕩的發現的喜悅,其聲可以振狹隘之聾,發蒙昧之聵,其光可以讓無知的暗夜變成火樹銀花似的燦爛,可是常人卻對所有這一切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無知無覺。
      太平洋兩岸現存的智力與人事體制,或有意不重用或無力和沒有資格評價,認識,更沒有意願去培養利用新文化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發明家和其他大方之家。給他們創造發揮其無限創造力的條件。
      北美這邊,雖然有自由民主的制度,課題的提出,資源的分配,自然以歐美文化所界定的需要為優先。對其他文化,尤其來自中國的東西,在一般傳媒上蓄意貶低,可是在高端研究上卻急起直追。
      比如2006年9月達賴喇嘛訪問溫哥華市,在Ophium劇院與心理學家座談,美國心理學專家告訴他:“我們在以實證的方式逐條證明您在您的幸福的追求一書裏提出的每一個假說”。
      這話聽起來很有些意思。第一,東方的智慧在西方人眼裏永遠是假說,直到以科學證明為止。第二,他們的尖端科學每每是以東方智慧為靈感源泉和研究方向的。
      可是,與此同時,在大洋的那一邊,挑戰眾多,決策者恐怕只有應付之功,根本無暇而且在眼界的束縛下無力去做思想的探索,文化的實驗。結果只有追着洋人跑,腦海中只有趕英超美的定勢思維,殊不知科學文化的發展,不是直線競賽;它可以重組,可以蛻變,還可以穿越。
      更重要的是,東方文化的優勢,可以讓東方人在前面等着西方人來追。
      幸運的是,文化的新人,因為所處北美自由民主的環境,因為自身受到古老文化的薰洗,更由於自身意識的改變和努力爭取的緣故,擺脫了中國知識份子趨炎附勢的陋習,不再等待普通群眾的歡呼,不再企盼錢勢權貴的賞識,不再想望大型公司的雇傭,腳踏實地,在安頓好養家糊口的事情之後,“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研究起實際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他們自己關心的,是有利於他人和後代的。這些問題的解決,理想的話,應該由政府,大公司來組織和資助,但是,即使沒有他們的參與,新文化人的創造是不會停止的。而且文化的新人也不必是孤獨無助的。
      當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其實就是其中一員,只是自己沒有注意到而已,那麼,更多的人就會有創造發現的新動力。
      圓德英文學院阿木老師供稿
      電話:604-505-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