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口號之爭走向實踐
( 2012-01-13 )
2011年聖誕前後,韓寒(圖)在博客上相繼貼出了《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文,所表達大體上是“對暴力革命絕望、對低質民主失望、對文化自由希望”的意思,文風上也與以往他的文章不同,少了嬉戲調侃,多了嚴肅莊重,也是他少見的直接發表對於宏大政治命題的見解。
這注定是要被歷史記住的三篇文章(特別是第一篇),不是因為他提出了多麼驚世駭俗的觀點或指出了切實可行的道路,而是拋磚引玉(也可能是拋玉引磚),讓這些個個都是敏感無比的名詞,終於讓大家有了一個敞開討論的機會。
儘管看法不一態度迥異,但透過這樣的一場討論,可以看出,在如今這個利益格局多元化、社會分層多樣化的社會形態下,各種紛呈的觀點其實是各種思潮的集中反映,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等紛紛在此碰撞。這是一件好事,大家都討論,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不同視角與出發點之別。
關於“革命”“民主”“自由”的討論,在中國這一百多年裏起起伏伏,早已面目全非了。在科學領域早已走向太空、開始研究超光速中微子的時候,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裏,中國人卻還在不停地重複辯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民主是好還是壞之類最古老的社會命題;在人家早已開始反思民主制度帶來的一些弊端時,中國人還在討論要不要民主、要不要革命,革命之後會帶來什麼的問題。這真讓人有些難過,正如一個面黃肌瘦沒東西吃的人,還在毫無意義地討論要不要吃漢堡包,而人家已經在反思漢堡包對於身體的危害了。更可惡的是,還有人站出來說,你看,人家都說漢堡包是垃圾食物了,我們還是餓著走自己的路吧。
現在中國的民間力量,大家都早已見識到了。同樣一批人,可以在汶川、玉樹大地震後眾志成城,也可以在平日裏會車相互不關遠光燈。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行為,原本是很正常的,不能就此認定素質高低與否。素質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實踐、參與中自覺自願地培育出來的。
如何自覺自願培育呢?答案是:參與!學者吳思在《造化的報應》一文中,就對這些長期被人詬病卻又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無公德的劣行,進行了深刻的闡述,他認為公德無非是主人翁的道德,不是主人翁,繼續當臣民甚至奴才,這道德便沒了根基。於是不難發現,真正改變的不管是“素質”還是“民情”,唯一的途徑,就是讓更多人能夠回到遊戲規則中。
如何讓人們重回遊戲規則?其實也同樣只有一條途徑,就是讓更多的人自己參與到遊戲甚至遊戲規則的制定之中。然後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每一件與我們自身利益攸關的日常行為,最終促成一個良序社會。
公民實踐的社會為何是根本出路?很顯然,它可以避免因為那些名詞所引發的爭論,因為它與素質論無關,更沒有必要開口閉口爭論那些宏大的語意不清的名詞,所有的爭議,早已消化到每一個具體的實踐與事件中了。
市民社會的發展,它不是改良,卻可以避免社會的大動盪與暴力衝突,因為公民實踐的社會中有“公民”,這本身就意味是承認現狀(不一定要認同)之下的身份定位的,所以不存在暴力革命、推倒體制、另起爐灶的必要,它的發展指向民眾自己的自我管理與扶持,而非針對體制,所以幾乎無危害性。它還能在公民與政府之間,形成一個廣闊的緩衝地帶,避免了二者的直接對峙。
中國現在最需要的不是革命,民主也不會從天而降,自由也是難以討要到的。於是,我們必須仰賴公民實踐的社會的建構,培育公民自治社會,培養社會力。
因此,開放民間組織、實行農村自治、社區自治、行業自治等民間的自我管理能力,勢在必行,以此才能培育公民有更多的公共關懷。
當然,這就需要從有影響力的人開始,比如,韓寒在批評的同時,是否能夠更進一步,號召一次關遠光燈運動呢,如同隨手拍解救拐賣兒童與免費午餐項目一樣,從更具體化的活動中感知與體驗公民社會的好處與溫暖,是否比大談大而空的革命、民主與自由,來得更有意義,更有建樹呢?也不要再顯得有些一廂情願的“不清算、向前看、各讓一步”。
我相信,有更多人,在這種口水戰之後一定會意識到,不管是革命、民主還是自由,市民社會都是它們的充要條件,絕對不可或缺。種種的事例表明,公民意識已經成長、公民實踐的社會已經在路上,這是任誰無法逆轉的,希望正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