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軍隊入朝參戰60周年舉辦的大型團體操和藝術表演《阿里郎》。
在世界已經基本進入“凡人政治”的今天,金正日去世卻導致了不多見的“一身死而天下動”場面,一時之間,氣氛異常緊張。中國軍隊已經為朝鮮動亂做好了充分的應急準備,但還是祈禱不會有啟動的一天,北京並不希望在自己900公里的邊境線上出現大批難民湧入的景象,或者是陷入一場朝鮮挑起的混亂。
很多人說,中國一直以來是朝鮮最親的“兄弟”,是那種“打斷骨頭連筋”的兄弟。回顧中朝關係史,中國人再清楚不過的是中國志願軍支持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朝鮮戰爭後,中國在朝鮮不僅留下幾十萬屍骨,還留下千萬噸給養物資。1953年停戰後,中國大軍又作為壯勞力,為朝鮮建設門面,恢復經濟,苦幹六年。但是,兩國關係並非如此簡單。
不能算是朋友
早在金日成時代,中朝兩國就並非外界看到的那般“親密無間”。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朝鮮很不滿,金日成曾威脅,要與台灣建交。1993年9月23日,當薩馬蘭奇宣布北京僅以兩票之差喪失了2000年奧運會舉辦權的時候,許多中國人都哭了——這次申奧,沒有人會認為中國會失敗,但是,朝鮮將關鍵的一票投給了悉尼。
金正日執政時,也不能算是北京的朋友。他在朝鮮半島頻頻製造危機,使中國難堪;在中國牽頭的六方會談期間,也屢屢背北京和華盛頓暗中談判,既不給中國面子,又危害中國的國家利益。雖然,韓國、日本以及美國這樣的國家可能已經是朝鮮孩子心目中避之不及的妖怪形象了,但同時,朝鮮也對中國巨人的經濟崛起非常警覺。
看作戰略屏障
多年來,許多中外觀察家常常表示難以理解:北京當局為什麼要支持行為反復無常、實行閉關鎖國、導致經濟凋敝、大批國民餓死的金正日政權?中國媒體也不斷質疑:究竟與朝鮮的關係中我們得到了什麼?目前的狀況是,中國不得不為這份關係買單,同時,還要小心帶領這個鄰居往改革道路上走去。
其實,對中國官方來說,意識形態早已不是連接中朝關係的紐帶,中國處理中朝關係主要從國家利益角度考慮——中國把朝鮮作為一個戰略屏障,早已做出不惜一切代價維持金家王朝生存的決策。金正日去世後,中國政府的反應即迅速又明確。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政治局常委破格前往朝鮮駐華大使館弔唁,這一行為恰恰表明,上述政策將繼續下去。
日本《每日新聞》也引述了中國政府智庫——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崔立如的話,“中國最重視的是朝鮮半島的穩定。”朝鮮的存在為中國構築了寶貴的安全緩衝區,把美軍擋在38線以南。朝鮮的統治者們應該也是清楚地看到了他們對中國的戰略價值。因此,有人說,中國其實在金正日時代掉入了朝鮮的“維穩陷阱”,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中國在今後將為朝鮮的“維穩”付出巨大的經濟和外交代價。
對誰都是機會
如今,金正日的去世給了美國一個機會——與金正恩政權重新建立聯繫,更不排除美國會在中國與朝鮮之間打入一個楔子。一個細節是,在金正日去世前夕,美國正準備宣布恢復對朝鮮進行糧食援助。而現在,奧巴馬政府顯然打算推遲宣布該決定。究其原因,顯然是美國想借糧食援助之機,進一步拉攏朝鮮,從而達到打擊或孤立中國的目的。
但金正日的死同樣給了中國一個機會——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文章說,“如果中國能夠作為主導的外部力量促使朝鮮的政治經濟向這個方向發展,使朝鮮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友好鄰國,就會在東北亞製造出一個'多贏'的局面。”
民眾印象多負面
中國人對朝鮮的瞭解,籠統地說,有三個關鍵詞:志願軍、挨餓貧窮、金家統治。儘管瞭解有限,但幾乎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朝鮮的印象都比較負面,唱讚歌的除了中國官方的報紙電視,在民間很少聽見。
常見的倒是,中國網民通過言論自由環境相對寬鬆的互聯網,痛斥金正日家族禍國殃民,寡廉鮮恥,實行暴政,在朝鮮實行暴政統治還不算,還頻頻乘鐵路專列出遊中國,走到哪裏,擾民到哪裏。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民眾來說,朝鮮早已是個疏離而陌生的國度。當年在朝鮮浴血奮戰的中國士兵早已老去,他們的故事也被淡忘。如今到朝鮮旅遊的很多中國人都是出於好奇,要從現今的朝鮮去探尋中國文革時代的影子;而處於封閉狀態的朝鮮民眾對中國更為陌生。中國邊境城市丹東,則因為金正日的去世而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之一。那些專程前來採訪中國足壇腐敗案件的記者,立刻把目光轉向朝鮮人對金正日的弔唁活動。
在丹東,中朝合辦的柳京酒店緊鄰中朝友誼橋。這座橫跨鴨綠江的橋修建於1937年,歷經二戰和1950年的美機轟炸,如今仍然是中朝兩國貿易的主要通道,貨運車輛時有往來。朝鮮駐瀋陽總領事館丹東支部,就設在柳京酒店的第21層。中國的丹東與朝鮮隔鴨綠江而望,常常,丹東霓虹閃爍的商鋪和飯店反襯出對岸的一片漆黑——朝鮮的電力短缺已是常態。
儘管金正日的突然病故令朝鮮有陷入動盪的可能,但很多丹東市民沒工夫去做政治揣測。下班高峰時,很多汽車被堵在了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上,路上持續不斷的喇叭聲似乎在提醒人們,這裏的生活依然如常。一名姓陳的出租車司機說:“生活依然如昨。”一位姓王的雜貨店店主說:“我不認為這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影響,因為中朝關係穩定。”
毛岸英死在平壤 毛遠新也沒“接班”
“如果毛岸英沒死,中國現如今可能也到了'毛三代'接班了。”自然,這是一句戲言。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建政剛滿一年的毛澤東力排眾議,於同年10月派出大批軍隊,以“志願軍”名義赴朝,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1953年7月,中國以近40萬志願軍傷亡的代價,幫助朝鮮迫使美國簽署停戰協議,穩固了金日成領導的朝鮮版圖,中朝關係也被雙方歌頌成“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但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毛澤東最得意的兒子毛岸英,死了。
曾有一篇文章,說毛澤東的特權思想害死了毛岸英。大意是說,毛澤東無所顧忌地培養毛岸英,安排他去農村做土改,去工廠當書記,去志願軍總部做翻譯,結果被美國人的燃燒彈活活燒死。先撇開特權思想不說,毛澤東想搞“家天下”,似乎已經是研究者的共識。兒子毛岸英死了,還有侄子毛遠新。毛遠新1941年出生,是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之子,毛澤東與江青一直視其為己出,毛遠新寒暑假都回到毛家,稱呼江青“媽媽”。1975年9月,毛澤東調毛遠新來身邊,任聯絡員,向政治局傳達各項指示——這是一個超過毛澤東身邊所有人的權威位置,每次政治局開會,都由他先傳達最高指示而後眾委員表態通過。
據毛澤東晚年的機要秘書張玉鳳透露,毛澤東在1976年7月15日,曾召見毛遠新、華國鋒、江青、汪東興和張玉鳳,提出毛身故後政治局常委班子名單,順序為:毛遠新、華國鋒、江青、陳錫聯、紀登奎、汪東興及張玉鳳。不過,毛遠新1976年和“四人幫”同時被捕,1993年釋放,被安排到上海汽車檢研所做技術工作,化名“李實”。
如今,在朝鮮,已是“金氏三代”;在中國,鄧小平接了毛澤東的班——這個政治上和軍事上的謀略家毫不手軟地推翻了前任的一系列做法,將中國帶上了改革之路。
“不管世代交替多少次”
朝鮮公開地實行權力世襲,並要求中國支持這種江山社稷父子相傳的做法。
2011年7月,在中國和朝鮮舉行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50周年慶祝活動後,朝中社設在日本東京的官方英語網站的報道說:在歡迎來訪的中國友好代表團的時候,金正日說:在朝中友好條約簽訂的半個多世紀裏,朝中兩黨和兩國政府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其他領域本條約精神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有力地向全世界顯示,不管有多少水從橋下流過,不管世代交替多少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的友誼擁有巨大的活力。”其中,“不管有多少水從橋下流過,不管世代交替多少次”的說法,被解讀為“欲言又止,話中有話”。《日本經濟新聞》駐北京記者島田學認為,這是金正日強調了他的想法,即著眼於把權力平穩地轉移給三子金正恩,從而把中朝友好關係延續到下一代。
2010年8月26日金正日秘密訪問中國,在吉林省長春市出席中方所設的歡迎宴會上,向中國國家總書記胡錦濤引見其三子金正恩。國際媒體廣泛認為,金正日2010年頻繁訪問中國,主要就是為了爭取北京支持他的權力世襲安排,也就是把權力移交給三子金正恩,但中國官方及其媒體對此諱莫如深,沒有任何報道或提及。
不過,中國軍方近一年以來較為頻繁地與金正恩有所接觸。最近的一次是,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上將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事代表團,於2011年11月15日至18日對朝鮮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金正日會見了李繼耐一行。按說,依照朝鮮的外交慣例,李繼耐離金正日接見的級別相差較遠,就連其接班人兒子金正恩的軍銜也是大將,超過李繼耐,然而,金正日不惜破格接見。
金正日死後,中國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發表唁電稱:“我們相信,朝鮮人民必將繼承金正日同志的遺志,緊密團結在朝鮮勞動黨的周圍,在金正恩同志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實現朝鮮半島的持久和平繼續前進。”明確言及金正恩,意味中國已經承認和支持朝鮮新領導人。
想吃大米喝肉湯 或借鑒中國改革
《紐約時報》2011年8月曾報道說,手頭很緊的朝鮮政府組織黑客,滲入亞洲幾個廣受歡迎的MMO遊戲中——如《天堂》(Lineage)和《地下城與勇士》(Dungeon Fighter)——在遊戲中打金,然後在黑市上兌換成現金。
“所有的黑客都是朝鮮名牌科技大學的畢業生,被派遣自兩個地方:國營的朝鮮電腦中心以及朝鮮綾羅島貿易總公司,該公司報告給一個情況不明的叫做?珖39號辦公室?玼勞動黨機構,該機構通過販毒、製造偽鈔、販賣軍火等非法活動為金正日籌集外國硬通貨。這項打金計劃據說至今已經籌集了600萬美元。”堂堂一國政府為掙點外快,淪落到打電子遊戲的地步。
病來如山倒,系統危機的爆發往往顯得非常突然和劇烈,不管未來那種形式,朝鮮內部變革的步伐,可能都超乎人們預期。 對金正恩來說,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提出的“吃大米喝肉湯穿蠶絲衣”的“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到目前為止仍屬空中樓閣,這才是他接班的真正挑戰和考驗。
外界分析,金正恩所能作出的路線選擇有三——蘇聯的“休克療法”;西方力主的“和平演變”方式;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路線,而吸取中國發展經驗,借鑒中國在經濟領域實施的方針政策,應該是金正恩最現實的選擇。
中國社科院研究人士分析認為,朝鮮將通過漸進方式搞改革開放,即像中國那樣,先是解放思想,接小範圍試驗,最後全國推廣,這是因為朝鮮積貧積弱,經不起大的政治風波,政局穩定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因此,會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逐步推進。
口岸大門敞開 “拉兄弟一把”
金正日甫一去世,朝鮮即關閉了與中國之間的通商及人員往來口岸,中國一邊的人們已經為長期等待做好了準備:遊客滯留,商務旅行取消、食品及石油運輸凍結。然而還不到48小時,很多邊境口岸的大門再次敞開。
分析人士說,中朝邊境重開的速度如此之快凸顯了近期的一種動態:一些朝鮮的機構和個人在擴大與中國的商貿關係方面擁有既得利益,並且成為了該國精英當中的一個利益群體,此種聯繫是朝鮮這個全球最封閉的國家當中求變的最強動力。雖然某些指標顯示,韓國甚至美國與朝鮮的經濟關係似乎更為“親密”,但面對不按套路出牌的朝鮮,他們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政治成果。而無論在貿易、直接投資還是食品援助方面,中國都試圖在朝鮮經歷困難時期“拉兄弟一把”。
朝鮮歌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在中國上演。這是繼《紅樓夢》之後,朝鮮再次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朝鮮戰爭的專題紀念館。小圖為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010年時在北京出席了朝鮮駐華使館舉行的朝鮮勞動黨成立65周年慶祝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