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政策引竊賊“勇偷”貪官
( 2011-12-30 )
白培中(右)在接待湖南客人。
在中國的網絡上,上月底傳出山西焦煤集團董事長白培中家中被劫的消息。據中國國內媒體報道,其妻當時謊報被搶300萬元(人民幣,下同),但犯罪嫌疑人被拘捕後,證實被盜錢財物品總價值近5000萬元。
面對網上沸沸揚揚的各種傳言,當事人白培中、山西焦煤集團及太原警方均“不予回應”。《新快報》的報道則稱,已從山西警方高層人士證實:確有此事,兩案犯已拘捕歸案。而另有接近山西省紀委的人士表示:此劫案發生後,白培中曾專門到省紀委,接受詢問談話。
發生在白培中家中的劫案真相如何,還有待偵查部門的解密。筆者無意在此妄斷案情,但必須指出,“小偷偷出貪官”的故事,符合不少公眾對於個案的聯想。
有跡象表明,竊賊們在光顧貪腐官員豪宅時,已越來越“不客氣”。蘭傑曾與同伙潛入山西忻州市園林局宿舍,進入公務員郭某家內盜走現金29.5萬元和許多貴重物品。事後由於郭某不敢報案,蘭傑等人又偽造證件以反腐為名勒索郭某及其家人。就在上月,蘭傑及同伙落網,郭某也被立案調查。
“小偷偷出貪官”的個案,還可列舉出許多。有的已被官方證實,有的則在民間流傳。大凡沒有官方資訊及時披露,小道消息在傳播過程中就容易被添油加醋。在當下這個自媒體時代,官方奉行不公開、不回應、不解釋這“三不政策”,必定使當地政府公信力陷入持續流失。
今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政府應“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民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客觀公布事件進展、政府舉措、公眾防範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從網絡輿論來看,白培中家中被劫一案,在門戶網站均位居關注前列。此案正是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客觀公布調查進展,滿足公眾知情權,是政府部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要求。
事實上,當地警方的“鴕鳥政策”已經讓自己也捲入了輿情的漩渦。網民質疑的焦點中,就有一些警方人士袒護貪腐官員的不利傳聞。
免於警方為“白培中家被劫案”背書的辦法,除警方自行辯解外,也可以是檢察機關的介入。白培中系國企領導人,若網絡傳聞為真,則白可能涉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這應歸屬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範疇。在資訊真偽不明時,檢察機關有必要介入調查。
就檢察機關來說,拓寬立案資訊來源不妨借助媒體的力量和社會力量。一套專業的輿情監測和分析系統,是從海量網絡資訊中尋找立案源材料的第一步。最高檢曾多次發文強調,各地檢察機關應善於從媒體報道中深挖職務犯罪的線索。
白培中家中的劫案,正是考量山西檢察機關能否實現“深挖”的一個良好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