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秋拍遇冷 億元作品縮水
( 2011-12-23 )



2011秋拍六個億元作品(單位:人民幣)

火熱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似有調整趨勢。在今年各大拍賣行的秋季拍賣(不包括香港)中,截至目前僅有6件拍品超過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遠少於今年春拍時的數量。

      上周,北京保利秋拍現場,大師徐悲鴻的代表作《九州無事樂耕圖》經過7分20秒競價,最終以2.668億元落槌。《北京日報》報道,當晚,當拍賣師宣布拍品起拍價為1.5億元時,現場爆出一片驚訝聲。拍賣開始後,兩位買家以500萬元為競價階梯,依次叫價。2分多鐘,拍品價格飆升到了2億元。之後,兩買家競價階梯降至100萬和200萬元的幅度,互相試探。當拍品價格達到2.3億元時,一位新的買家殺入,給出2.32億元高價,在拍賣師三次唱價再無人應價後,這件拍品終於落槌,加上15%的拍賣佣金,實際成交價為2.668億元。
      這一價格不僅刷新了徐悲鴻作品拍賣成交價的世界紀錄,同時也成為今年秋拍截至目前成交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品。而截至目前,包含這件拍品在內,今年秋拍僅有6件拍品超過億元,但今年春拍時有15件作品闖過億元大關。
      過億元拍品中,除了保利秋拍的古董珍玩夜場上,清乾隆60年(1795年)白玉御題詩“太上皇帝”圓璽以1.61億元成交,刷新御製玉璽和白玉拍賣世界紀錄外,其余均為書畫作品,分別是北京翰海拍出的傅抱石《毛澤東詩意冊》,以2.3億元成交;在中國嘉德秋拍中,齊白石《山水冊》和王翬《唐人詩意圖》以1.94億元和1.265億元位居前兩位;北京匡時所拍《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成交價為1.012億元;北京保利拍出的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圖》,以2.668億元落槌。
      業內人士認為,秋拍億元拍品的數量和價格縮水,意味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調整期。這一點從成交總額也可看出,以中國嘉德為例,以38億元的成交額、66.76%的成交率與今年春拍時50億元的成交額和80.91%的成交率相比有所下降。至於北京翰海、誠軒、華辰等幾家拍賣公司,此番秋拍的拍品成交率均有所下滑。
     《錢江晚報》引述業界專家指出,“今年春拍處在一個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下半年開始,民間資金量緊繃,現金流短缺,成為民企和宏觀經濟的特點,直接反映到了秋拍結果上。”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市場將迎來兩至三年的調整期。

      名家失寵 拍賣師驚呼連連
      在北京保利秋拍中,儘管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以2.668億元成交,且無論近現代書畫還是古代書畫都誕生不少高價拍品,但並不能沖淡整個藝術品拍市的冷靜情緒。
      保利負責人趙旭早就預料到市場的走向,因此大減拍品數量:以往一場秋拍一般有8000件,今年減近10%,同時大幅調低估價。但市場之冷還是出乎預料,受挫最嚴重的屬從2009年起普漲的近現代書畫,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之前受市場熱捧的近現代名家,價格普跌甚至接連流拍,讓不少買家意外。當齊白石《茶花》以180萬元底價落槌時,一位香港買家感歎:“放在春拍,絕對超過300萬。”保利首席拍賣師劉新惠也幾次在落槌時感慨:“太便宜了,太便宜了。”
      此外,陸儼少的《黃山松雲》底價為45萬元,40萬元起拍,有買家加價到43萬元。在得到負責人示意後,作品以43萬元落槌,現場譁然。保利市場部經理劉靜解釋說:“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有些委託方會和我們公司溝通,願意在底價上打折成交。”

      “北冷南熱”廣東藏家崛起
      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其他市場資金分流等因素影響,北方幾大拍賣行的秋拍均多了幾分寒意,而南方藝術品市場在這次調整中成了避風港。
      從中國嘉德、北京瀚海等拍賣行的成交數據看,秋拍成交都出現縮水現象。《羊城晚報》報道,中國嘉德的降幅最大,今年秋拍總成交38.58億元,比春拍的52.23億元縮水近三成;北京瀚海秋拍成交21億元,同春拍的24.5億元也有一定差距。而市場表現向來比北方滯後的南方藝術品市場,今年秋拍卻很熱鬧。業內人士稱,“近期北方的幾場大拍,很多藝術品都是一口價下槌,激烈競價的場面比春拍時少了很多。廣州這邊至少人氣還旺。南方的藝術品市場,向來比北方滯後,之前北方市場暴漲,南方市場很溫和,現在北方市場進入調整期,南方市場仍然沒太大影響。”
      而且,一直不顯山露水的廣東藏家正慢慢崛起。廣州銀通總經理陳俊明說,“今秋北方買家大手筆的少了,廣東買家卻開始出手了,這次香港蘇富比拍賣,最大買家就來自廣東。”

      知名收藏家:泡沫該擠出去了
      針對今年秋拍,知名收藏家郭慶祥稱,不贊成市場下滑說法,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表現的確不好,但只能說大家更理性了,這是很大進步。
      郭慶祥指出,買家理性化最重要的表現是,假畫流標多,無清楚出版著錄的拍品價格上不去,買方不再被不負責任的所謂專家“騙”。只要保證是真品的作品,今秋拍賣還在穩步上漲。另一表現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作品多流拍,趙無極、李可染、吳冠中、潘天壽、石魯等創新畫家的作品一直在上漲;抄寫、臨摹落後繪畫體系的作品及千篇一律的禮品畫、商品畫的價格在往下走。
     《中國藝術報》引述郭慶祥的話稱,全球經濟衰退,中國藝術品市場受此影響,投機者減少了,他們撤走以後,市場更穩定,泡沫也少了。他說,從1993年開始藝術品拍賣至今,人們已經積攢了近20年的收藏經驗,泡沫和投機因素該被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