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貝爾羅渣士應停壟斷MLSE交易
( 2011-12-16 )



      讀者向筆者投訴羅渣士傳訊(Rogers Communications)及貝爾(Bell)超額收費、帳單經常出錯、合約條款不公,無日無之。因此,乍聽羅渣士及貝爾向安省教師退休金計劃(OTPP)購入楓葉體育娛樂公司(MLSE)大部分股權,筆者大感驚愕。這消息公布之前,筆者在微博上看到一帖,稱“MLSE更適宜由羅渣士及貝爾擁有,看看它們在目前的壟斷情況中如何對待顧客可知。”
      兩公司各以5.33億元代價擁有對多倫多體育廣播的絕對控制權,但錢從何而來?錢都是顧客付的,這些長期受苦的顧客使用這兩間公司的家居電話、手提電話、電視、上網服務都付出了過多的費用。
      顧客付費過多,是因為聯邦政府的錯誤政策容許貝爾、羅渣士在加東獨霸、控制電訊市場。以前很多適用於家居電話、有線電視的規定在過去20年都被渥太華取消了。
      另一方面,聯邦政府又拒絕監管互聯網、手機服務。聯邦政府認為,競爭是萬靈丹,認為只要服務供應商在爭取市場份額上勝過對手,消費者便可以享受較便宜、更佳的服務。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因此也可以解釋到在有人要求聯邦工業部長甘禮民(Tony Clement)解釋近期消費者的不滿情緒時,何以他總是以競爭為借口了。甘禮民今日已晉升為國庫局主席,但他當日極力維護貝爾的互聯網批發商採用用戶自付政策時,有誰可以寬恕他?最後都是政府發覺消費者群情洶湧才讓步。
      目前兩大公司,即羅渣士、貝爾(還有在加西的研科),都以擁有定價之優勢,流動現金之便利、在這個不受監管的市場決定市場規則。
      手機服務是這些公司的搖錢樹,也是爭奪市場份額的戰場。羅渣士及貝爾以手機迫使顧客接受一大堆額外收費,向顧客發出費用高昂的數據漫遊帳單、第三者短訊帳單。
      2010年,政府向新公司(Wind、Mobilicity、Public Mobile)拍賣無線頻譜。不過,市場變化緩慢。很多顧客仍然留在兩大公司或它們的聯營平價商(Virgin、Solo、Fido、ChatR),因為喜歡它們有較多電話款式選擇、網絡夠廣。這些都是新公司不及的。新公司需要資金去競爭,但受到外國投資限制的束縛。Wind Mobile由於有埃及背景,幾乎被迫退出市場。
      為應付未來一場手機業務競爭,貝爾、羅渣士率先以減價爭客,希望令新公司開業前便已束手。
      一些顧客現在表示,這些公司提出的條款在帳單中從來沒有出現。他們與兩公司只是口頭訂下合約,他們的說法沒有白紙黑字證明。而且,在減價期還有效時,貝爾、羅渣士卻已將收費提高。以下是一些例子:
      Robin Kelm今年6月致電貝爾要取消家居電話,但在家居電話獲得每月減費5元後又恢復使用。6個月後,收費在1月開始便要增加。他說:“我打電話給他們問原因,他們說我的減價仍然有效,只是基本收費提高了。”
      Bell Mobility宣布,明年2月開始,短訊收費將會增加。電訊服務投訴專員(Commissioner for Complaint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CCTS)主管Howard Maker答道:“短訊很多時不屬合約的一部分。”他說,如果短訊屬附加功能,那麼短訊加價“不算合約條款改變”。
      幾個省份已設法堵塞漏洞。魁省在2010年通過法案,限制電訊公司單方面更改合約的權力。緬省亦已通過法案(但未生效)。安省的法案會在本月二讀。但是,電訊屬聯邦政府的責任,因此業界可能可以憲法理由抗拒省立法,特別是如果另一大省仿效。
      話題至此,筆者認為,MLSE交易不對。貝爾與羅渣士的權力過大。它們已令小型競爭對手反抗無力,窒息競爭。顧客對兩公司濫權已怒火沖天。聯邦政府處理投訴的部門在最近的一年處理了8,007宗投訴,而1年前只有3,747宗。
      現在,兩公司還要聯手壟斷體育廣播事業,以大眾超額的帳單進行收購。這宗交易應該停止。
      資料來源:星報               
      文:Ellen Ros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