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入世十年 中國品牌遭圍剿
( 2011-12-16 )



因為中國龐大市場的誘惑,外資品牌在各領域對中國民族品牌的侵蝕,正越演越烈。圖為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強生等外資品牌的日化用品。

      如今中國消費者再難聽到“大寶天天見”、看到小護士防曬霜、抹丁家宜潔面乳了,這些曾名噪一時的中國名族品牌,早已易主外資多時,並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以來,日化行業的民族品牌幾乎全面慘遭外資圍剿,市場份額被吞噬一空。如今能屹立者寥寥無幾,被“搶走”者則幾乎都沒能逃過沒落的命運。
      時任北京日化協會秘書長的劉靜安曾表示:“中國日化行業市場大,對跨國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最為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併購,通過這種方式,目前中國市場上約80%的日化產品都是外資品牌。”
      中國新聞網消息,劉靜安還稱:“小護士、紫羅蘭等一大批民族日化品牌在遭遇外資收購後,大多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民族日化品牌頻頻遭遇外資併購,正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更有評論指出,除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外,民族日化品牌幾乎全軍覆沒。
      在收購小護士不久,歐萊雅曾宣布推出新一代小護士與卡尼爾護膚系列產品,並表示要把小護士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護膚品牌。但幾年後,市面上幾乎已看不到小護士的廣告,專櫃也陸續被撤。擁有相同遭遇的還有大寶、絲寶等一大批民族日化品牌,而丁家宜恐怕也將面臨被塵封的命運。以大寶為例,1990年大寶推出了SOD蜜系列產品,市場份額一度高達15.76%,並曾連續8年獲得中國市場產銷量第一名。然而入世以後,大寶“天天見”的日子漸漸遠去。
      劉靜安稱:“2003年,大寶在護膚品行業中市場份額近18%,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但到了2005年,大寶在中化妝品700億元的市場份額中僅佔到1%。”事實上,在強生收購大寶以前,業內人士就已開始對大寶的未來表示擔心。
      業內認為,強生收購大寶後,不僅可以直接減少一個競爭對手,還能獲得其銷售渠道、信息資源以及現成的工廠設備,可謂一舉多得。外資併購的動機源於競爭壓力,其往往通過消除或控制本土企業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
      時至今日,民族品牌已所剩寥寥。有分析人士指出,外企收購的慣用操作方式是:在獲得本土公司管理權後,通過雪藏、錯位、透支等方式“溫水煮青蛙”,將購得品牌消滅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