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加國需減赤而非財政刺激
( 2011-11-25 )



      近來有不少討論均圍繞加拿大是否需要更多財政刺激措施,以及聯邦和省政府集中注意力在中期內消滅赤字是否明智之舉。這些問題反映了我們身處於一個極為充滿風險和不明朗的經濟環境。
      歐洲和美國的財政問題進展,以及如何取捨正確的財政政策,也令局面增添變數。在歐洲,激進的削赤行動會促使經濟再次衰退。在美國,財政緊縮可使本已疲弱的經濟停滯不前,此風險已導致出現向白宮辦公室要求提供更多財政刺激的建議。 
      但加拿大的情況卻有所不同。美國正在資產與負債失衡式衰退的余波中掙扎,儘管利率低企,消費者正在削減債務,房地產市場繼續下滑,受壓於數以百萬計的斷供物業。在歐洲,金融危機迫使歐元區內各國政府走向財政聯盟,而欠缺這一聯盟一直是歐元區內在的結構性弱點。加國經濟不用面對種種嚴重地困擾其他國家的財政和結構性經濟問題,因此在財政政策上亦應有所不同。加國決策者應避免提供更多的財政刺激,除非國內出現經濟萎縮;而即使到了那個地步,也只應推行溫和及具針對性的財政刺激措施。另外,當經濟沒有再度衰退,各地政府應專注於削減赤字這頭巨龍,因為這才是符合國家長遠利益之舉。
      讓我們首先看看目前情況,為何財政刺激不合時宜。加國並沒有顯示經濟開始衰退的跡象。雖然經濟於次季暫時停下來,但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第三季會有適度的增長,而且積極勢頭可持續至今年第四季。
      此外,加國央行的極低利率水平,已帶來頗大的經濟刺激,這點不容忽視。企業有相當大的消費和投資能力,它們只需要作出行動的信心。由於個人負債沉重,消費者不能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火車頭,但近來的就業增長應可支持消費增長與上升的收入步伐一致。因此,經濟可望取得持續而溫和的增長。 
      經濟雖有實質的下調風險,但只是風險,並非現實。加國經濟前景將要面臨的大風險全都是外在的。
      頭號風險是歐洲的銀行危機,政府違反債約可引致財政損失,掀起危機。這方面的未來景況十分不明朗。歐洲的領袖正在商議,尋求處理希臘債務重組的新政策,他們致力抑制其他政府步希臘後塵的風險,此外亦有為歐洲銀行系統資本重整作出努力。這些行動是否成功,尚待時間去證明。 
      加拿大的領袖或該思量如何應變,防備歐洲情況失控。屆時會出現的經濟和金融情況,可能會有很多曾於2008年底出現的特征。
      歐洲銀行危機的結果將是信貸緊縮重現,加國銀行將不願意互相借貸,導致在國際市場上渴求資金。主要的對策將是加拿大央行和財政部再次啟動上次金融風暴中所使用的各項計劃。這些措施將會確保加國金融機構能獲取足夠的資金,繼續為加國消費者及企業提供信貸,直到危機緩和。 
      第二個困擾前景的大風險是美國脆弱的經濟。迄今為止的經濟數據顯示,第三季的美國經濟增長接近每年之2.5%,看來將以溫和的步伐進入第四季。而可能最大的局面並非再度經濟衰退,較有機會出現的情況,將是美國於未來幾年都會困於一個溫和增長和利率低企的局面,這對加拿大有重大影響。舉例說,這意味加國這個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需求增長有限。然而,這並不表示加拿大有提供更多財政刺激的需要,加拿大其實需要加強國際貿易多元化的努力和協助,與快速增長市場發展外貿,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要勾劃出在何時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是一個重要問題。當私營界別的需求明顯而持續地下降,就需要施行財政刺激,以求改變私營界別行為,又或由公營界別的需求來抵銷下降影響。此外,財政刺激措施也能在心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這是常被忽略的一點。財政刺激不僅能直接推高需求,亦能加強信心,有助減輕對通縮的憂慮,以免這些憂慮最終影響經濟而使通縮成為現實。然而,私營界別目前並沒有需求萎縮之現象,通脹仍然穩定及接近加拿大央行的2%目標水平,所以目前並不需要額外的刺激措施。
      如果在私營界別需求增長時注入財政刺激,情況將更糟,因為這可以導致私營界別的活動被削弱,一個好例子是公營和私營界別的項目爭聘建築工人。增加財政支出的結果是成本大增,但對一個已在擴張中的經濟,可能並沒有多少刺激作用。 
      最後,應約束財政刺激的使用,因為對經濟作出任何短期刺激,都要衡量長期成本。相對而言,加國財政看來良好,沒有歐洲或美國所面對的財政危機。
      但實際來說,相對於本國經濟體系的規模來看,聯邦政府和許多省份都有相當大的赤字。加國各個政府自2008年以來增加其債務,這是要在未來為利息開支付出代價的。雖然利率可能會繼續低企一段時間,各個政府不能漠視將來利率終會上調而帶來的財政負擔。若要償還更多債務,用於醫療和教育等其他社會優先事項的撥款將被削減。 
      迄今看來,加拿大的政府大致都約束增加財政刺激的提議,而更重要的是它們都已承諾要於中期內消滅赤字。有兩個主要原因認為這是合適的行動方向:
      ●首先,這是良好的經濟政策。政府於經濟萎縮時出現赤字是無可厚非的,但一旦經濟恢復增長,便需要令財政回復平衡。而這一過程應按一段不會危害經濟復蘇的時間來進行。
      ●其次,政府需為未來人口變化之壓力作好財政上的準備。嬰兒潮時期出生一代,首批已於去年年滿65歲,而人口老化將導致很多由政府提供的服務有更大需求。可惜的是,未來數年國庫料將只有溫和至中度的收入增長,這將令政府稅收增長有限。簡單的數學告訴我們,政府將很難兌現過往所作的承諾。
      歸根結底,加拿大國民已因1990年代中期的國庫整頓而獲利良多。如果加國當時沒有作出行動,沒有從此奉行健全的財政政策,加拿大將會像今天的歐洲一樣。審慎財政管理是一個強健和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的核心元素。強健的財政還會於確實艱難之時作出靈活應變,雖然現在仍不是時候。各個政府應做好準備,同時細想如何應變。 
      萬一風險成真,各個政府將備受壓力而作出應變。貨幣政策應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要施行財政政策,赤字問題在最先將促發有限度和具針對性的回應,例如為失業工人提供更多援助。一個傳統建議是增加基建投資,若能施行這些計劃,這將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額外的財政刺激。
      可是,基建計劃難於在短時間迅速刺激經濟發展。而大家都相信,那些能為就業和經濟帶來立竿見影效力的項目,已於2009年首輪的刺激措施中推行。 
      請謹記,無論有否推行財政刺激,當外來衝擊消退時,加國的經濟將會復元。令人難過的事實是,今天領袖們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乃公眾意識不足,注意不到政府在人口變化構成沉重財政壓力前,須恢復財政平衡的重要性。減赤措施並不是目前全國民意調查中最受關注的事項,但決策者不得不眼當前的赤字,他們明白到要作出很多困難決定,才能使國家財政恢復健康。
      司徒劉惠玲(Fanny Szto)
      道明宏達理財高級財務策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