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環保時裝,人們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認為使用有機織物、符合低碳原則的時裝就做到了“環保”。其實,時裝的環保與否,不是一道碳排放量的公式所能計算的。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自己身體的寵愛,一種緩慢的時尚,也是一種對萬事萬物取之有度的智慧。
在最近的上海時裝周,一場名為ECO Chic的環保時裝展吸引了14位瑞典設計師和7位中國設計師加盟。
有機織物是環保時裝的DNA,也是一件衣服躋身“綠色時尚”的決定性因素。以有機棉為例,它的種植對土壤、空氣環境、灌溉水源等方面的要求極為嚴苛,不使用任何殺蟲劑,是一種真正源於自然、高品質、無污染的“環保棉花”。與有機棉的生產模式相似的還有有機麻、絲綢或其他植物纖維,甚至羊毛等,在歐洲有分類細緻的有機織物認證過程,維持有機織物的“綠色”標準。
本屆上海時裝周,來自瑞典的安雅.希尼倫向大眾展示了她製作的有機花呢面料大衣。這位獨立設計師堅持僅使用有機種植、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產的面料,她自己組成了單人的設計團隊,從棉花種植到收割、紡織、設計、製作,統統由她自己來完成。這種試驗性的運作模式保障了整個環節的可控性。她盡情使用羊毛、棉麻或絲纖維材質,遇到需要染色的作品,便採用天然織物染料來完成。安雅與蘇格蘭的阿達尼斯(Ardalanish)有機農場及織布廠合作生產有機面料。其系列中的花呢面料是世界上首批獲得有機認證的面料。以做藝術的態度做環保時裝,安雅的誠意感動許多和她一樣的環保主義者。
同樣的情況在中國卻很難複製。因為國內環保織物的產量很少,中國的設計師在尋求環保織物的路途上,走得不是太遠。“願意生產環保面料的廠家非常少,在利益驅動下,人們很難接受這些慢速的,對環境有幫助的產業,靜得下心來的人很少。”國內知名設計師李鴻雁告訴《南方都市報》。
在環保織物供應鏈不完善的情況下,一些本土獨立設計師開始嘗試另一種“可持續”理念:剩余面料。設計師蔣翎用剩余的羊毛織物製作時裝,渴望引起人們對時裝行業質料浪費現象的關注和反思;設計師吉承也曾用有機棉和混合包裝紙等環保、可回收材質製作成衣;做得更為細緻的有馬來西亞設計師林文,她設計的小洋裝採用“裸絲”製作,所謂裸絲,就是以紡絲線時用剩的線頭織成的面料。
瑞典設計師瑪蒂爾達.溫德爾伯的環保理念更極致,她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可完全回收的時裝系列。該品牌服飾採用經“從搖籃到搖籃”項目認證的面料,此類面料或可製成肥料或可回收。瑪蒂爾達表示:“我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驅使我不去增大廢棄物的巨山。通過全盤考慮所有環節,使產品重複使用,我們可以實現?珖從搖籃到搖籃?玼,而非?珖從搖籃到墳墓?玼,整個循環過程都應該做到環保。”
注重穿舒適 崇尚慢時尚
人的皮膚吸收60%的衣服質料“發射”的資訊。穿什麼可不只是個時裝問題,它更與人們的生存品質息息相關。
瑞典設計師卡蜜拉.威爾頓認為人們應該更節制地使用資源,選擇環保面料,除了保護環境之外,更能讓自己的身體感受到被自然包裹的正能量。“只有適合自己的服裝,才能幫自己找到真正的快樂”,於是她80%的設計都採用諸如有機麻、有機棉、竹纖維等材料的織物,這些植物的纖維都非常細膩,觸感不紮人,非常柔軟順滑。最近她還在荷蘭找到了一種名為Beech的有機面料,那是從荷蘭特有的Beech樹木上提煉原料製作而成的,質感與絲綢非常相似,延展性強,手感順滑,因此可以替代絲綢來製作時裝。
除了不斷發掘有機織物來豐富面料庫之外,卡蜜拉也注重通過裁剪來體現時裝的舒適度。一年兩季的時裝秀和潮流趨勢完全與她無關,她從不關心巴黎、紐約時裝秀場上大牌們推出了怎樣的設計,卡蜜拉只關心自己的設計是否符合“慢時尚”的邏輯。瑞典一位著名鞋履品牌設計師埃米.布里克斯說:“真正經典的設計,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
時裝可以這樣環保
採用對環保傷害更小的材質(諸如有機棉、大麻纖維、竹纖維等),減少製作工序,從而減少對資源的消耗;
嘗試更“輕薄”的設計。採用簡潔的設計,盡可能不浪費材料,因為使用了更少的物料,運輸起來也會更方便、節能;
減少洗滌。一件衣服在其生命周期內所消耗總能量的85%是由洗滌造成的。所以不必經常洗滌的衣服是相對環保的;
慢時尚。不盲目跟從潮流,設計經典的單品。為舊衣舊料注入新生命,採用保質期更長的設計;
循環再生,即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衣服的循環性和多用性,減少、最小化或避免廢物的產生;
二手換物。為克服人類天生喜新厭舊的缺陷而出現的二手市場,能為舊物尋找新主人,而不是簡單地將其丟棄。
風格雋永多搭配 避“時裝浪費”
本屆環保時裝展,設計師們還探討了“時裝浪費”的議題。人們對新衣的慾求總是無休無止,殊不知這種反復購置時裝,喜新厭舊的過程,也是對地球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環保時裝也可以被理解為“不過時的雋永風格”和“一衣多穿的搭配哲學”。“彰顯個性”是設計師想表達的重點,那麼在彰顯個性的同時,能不能追求一種更趨永恆的時裝風格呢?瑞典環保時裝品牌古德倫.胡登的答案是遵循“零時差”的設計理念——你在1976年買到的衣服和你在2011年買到的服裝可以輕鬆地搭配在一起,毫不突兀。為了營造這種反復穿搭的時尚氛圍,品牌還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開設了“二手市集”,讓粉絲們自由交換手中的時裝,從靈感迸發到線上售賣,瑞典設計師古德倫.胡登所花的時間是整整41年。她曾為品牌35周年設計過一款kim ono(和服外套)。靈感源於1970年,她首次到日本,被和服紛繁精緻的刺繡迷倒,回國後她試圖創作一件具有現代氣息的和服。她在有機棉布上手工印刷了各式美麗的圖案,如花朵、樹葉,還有小雞等,每塊圖案大約半米寬,然後一塊塊縫製拼湊在一起。從設計圖到樣板衣出來大概要花兩到三個月時間,還要不斷浸染,達到心目中要的顏色。然後把樣板衣送到品牌在印度的工廠生產,又要等待4個月時間。
同時,設計師要手準備它的宣傳畫冊,如產品照片、目錄和說明,宣傳畫冊都是用無氨紙質。待成衣出來後,還要測試它的顏色掉色程度和洗滌的條件等。最後放到店鋪或者網上售賣又是半年後的事情了。而這個靈感又會一年又一年不斷添加新的元素,讓它成為系列延續下去,並成為經典。
國內知名設計師李鴻雁也堅持類似的設計理念,她認為:“設計應考慮多樣的功能性,不做無用無為的設計”。時裝如果有“零時差”的特點,雋永的設計風格,較難為時裝潮流所淘汰。
以可持續方式製作高級時裝
也許很多人不瞭解,華麗的時裝背後也有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時裝產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業之一,也是除農業外耗水最多的產業。時裝產業正面臨資源與勞動力的雙重考驗,並且有太多的工人在非人道的條件下工作。與此同時,一些小眾的設計師攜起手來,嘗試一種更健康、更環保的時裝製作方式,通過他們的努力,證明“邁向綠色”不僅僅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一時狂熱。
過去的環保時裝,一般通過其外表就可辨認,而現在,正如環保時裝展所示,就外觀而言,綠色時裝與以傳統方式生產的服裝並無不同,因而可能實現以可持續的方式製作高級時裝。這種時裝與眾不同的是隱含其中的價值觀及每個設計師的態度。
卡蜜拉.威爾頓
每個人都在談環保,卻很少有人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愛地球。我認為要支持環保,首先要擁有愉悅自己的能力,時裝是讓自己開心的最簡單方法,當你穿上一件舒適合體的衣服時,你的情緒就會愉悅起來,也會更樂於成為這個世界的公民。
設計師聲音
李鴻雁(中國服裝設計師)
與瑞典相比,中國的環保時裝還處於一個原始階段。環保織物的低利潤,導致沒有太多工廠願意製作,設計師也就很難利用起環保織物。在材質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概念出發,將環保理念帶給大眾。比如不盲目追隨流行,去除多餘設計,提高每件單品的搭配率,減少資源的浪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