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穿越千年醬肘花
( 2011-11-18 )



醬肘花切開後橫斷面有雲波狀花紋,美觀又好吃。

醬肘花是歷史傳統名品之一,古稱“纏花雲夢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此品是將肘肉捲壓纏綑、鹵醬成熟後切片冷食,因其橫斷面有雲波狀花紋,故稱纏花雲夢肉,俗稱為醬肘花。

      醬肘花早在唐朝時就有。宋代陶穀《清異錄》曾記載:“唐書臣源拜尚書令,上燒尾宴,家有食單,擇其異者略記……纏花雲夢肉……”可見醬肘花在當時已作為珍餚,在國宴時食用。
製作醬肘花要用豬肘、海鹽、碎鹽米、花椒、生薑、桂皮、大茴香等多種原料。製作時先要把肘子收拾乾淨,將其褪盡豬毛,去骨,洗淨後用涼水浸泡2至3小時。時間到後控淨水份,用鹽米和花椒反復揉搓,醃漬1日,再將肘子逐個捲成膀臂的棒柱狀,皮朝外用細麻繩反復纏綑。
      接,將鹵醬的老湯上火燒開,撇去浮沫,將肘子及調料袋放入鹵鍋,燒開後用小火燜煮2小時,撈出晾涼。再將鹵湯撇去油,過籮後將肘子墊篦於鍋內擺放好,上火用小火煮2小時,此為二次醬鹵。時間到後改用小火燜1小時,撈出晾涼,去掉纏綑的繩子,再將醬汁刷在肘花上面,使之掛在肘花表面,待晾涼後呈醬褐色,橫斷頂刀切薄片即可食用。
      “杏花村裏老白汾,太原城內六味齋”。醬肘花當屬太原老字號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製作的最好,這個已有70多年歷史的老店,因其選料嚴格,加工精細,保持了歷史傳統工藝和風味,所製的醬肘花有獨到之處,曾作為皇宮貢品享譽京師。
      據說清朝光緒年間,慈禧太后為每天能夠吃到鮮美的醬肘花,特賜給該店一塊能夠自由出入大內禁地的“腰牌”。有史料記載,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筵席上各種菜餚豐盛齊備,只因缺了醬肘花,御膳房還專門派人快馬去取。
      六味齋醬肘花完全是手工製作,工藝繁雜講究,完全保留了傳統食品的原汁原味。此外,它用文火煮製,並添加了中藥材,符合中國傳統的“醫食同源”的道理。該店製作的醬肘花色澤漂亮、氣味馥郁、皮嫩肉爛、肥而不膩,是老百姓闔家團聚、佐餐下酒的佳品之一。'

      秘製香腸 六味俱全
      六味齋的熟食品種豐富,醬肉、醬肘花之外,還有雜拌、香腸、蛋捲等,風味各異。其中香腸因香而不膩,保存時間長,也深得百姓喜愛。 
      六味齋的香腸口感豐富,確有六味,名不虛傳。據說在為六味齋起名號時,開店的掌櫃和伙計們也實費了一番思量。一個說,凡是吃的東西,一般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另一個說:“肉沒有香味,還有什吃頭?咱們給它再加一個?珖香?玼味,這不就是?珖六味?玼嘛!”此時,一個有點兒文化的伙計給“六味”後面加上一個雅氣的“齋”字,便成了“六味齋”。


      六味齋香腸
      原料及整理: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將肉去皮骨、筋膜,用清水洗淨並瀝盡水,切成方形肉丁。 
      配料:精鹽1.9斤,無色醬油、白糖各2.5斤,白酒0.6斤,味精0.2斤,花椒粉0.3斤,砂仁粉、蒔蘿籽各0.12斤,仁粉、火硝各0.1斤。(以100斤肉計算)
      製法:
      1.拌料及灌腸:將肉丁放在容器內,撒上配料,並攪拌均勻,直攪到發粘時即可灌腸,用清水洗淨腸衣,將肉餡灌入腸內使其粗細勻稱。然後紮成10厘米左右的小節,用麻繩紮住兩頭。
      2.晾曬及水煮:將紮好的腸掛在桿上,放在陽光下曬5至6個小時,再轉放到陰涼通風處晾干半個月。等香腸發出特有的香味時即可水煮,水煮時間為15至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