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內參片”譯製內幕
( 2011-11-18 )
“文革”開始後,大批國產的以及進口的影片都成為“毒害人民的封、資、修作品”,因而都被封存起來。能公映的影片中,外國片只有《列寧在一九一八年》、《列寧在十月》等極少數蘇聯早期影片;國產片也只有《地道戰》、《地雷戰》等有限的幾部。到“文革”中後期,7億大陸觀眾只能看8個樣板戲拍成的電影。直到“文革”末期,才有幾部朝鮮和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公映。
盡管外界公映的電影極度匱乏,但是,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譯製工作卻並沒有中斷,那就是譯製“內參片”。其他電影廠也陸續接到譯製外國影片的任務,如以前很少搞譯製片的八一廠,就譯製了《山本五十六》等片。在眾多的電影廠中以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譯製任務最重,這些任務都是由“中央”下達的。影片從哪裏來?譯製後作什麼用途?供什麼人看?都是保密的。
1970年,上海電影譯製廠的人員和整個電影系統的人員一起,都在上海奉賢縣東海濱的“五七幹校”參加勞動,接受改造;有不少導演、演員還在“接受審查”。忽然一部分人被上影的工、軍宣隊調回原廠,參加了第一批“內參片”的譯製工作。
演員們回到廠裏,發現工作十分神秘,進廠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保密條例;在樓梯口還貼一張告示:“非工作人員禁止上樓”。參加譯製工作的人都必須對影片的片名、內容保密,連家人也不許透露。即使是本廠的翻譯、演員,只要在目前正在譯製的影片裏沒有任務,也一概不能接觸這部影片。上譯廠明確規定,劇本不能帶出廠外,劇本都有編號,工作結束,必須交還廠裏。這是作為一條紀律必須執行的。
第一批需譯製的影片都用代號,代號為A片、B片、C片……A片是《紅與黑》;B片是《漂亮的朋友》;C片是《戰火中的城市》。當時對這些影片的譯製品質要求很嚴,時間也很緊。原譯製廠的演員不夠用,也會借故事片廠的演員來一起工作。
到1972年,譯製的片子比較雜,有反映二戰的美日合拍的影片《虎虎虎》,有法、意合拍的《巴黎聖母院》,有美國黑白版的《簡愛》,有意大利的《切?狺格瓦拉》,還有兩部墨西哥電影:重拍的《生的權利》和《冷酷的心》。
這些影片的拷貝(當時並沒有買下放映權)是從哪裏來的?譯製的目的是什麼?工作人員仍是一概不知。
1976年下半年,“四人幫”已經被粉碎了,但是譯製“內參片”的任務並沒有中斷。到1977年,仍譯製了《刑警隊》、《悲慘世界》、《未來世界》和《蛇》。一直到1978年,還譯製了《猜一猜,誰來吃晚餐》、《朱麗亞》和《尼羅河上的慘案》。至此,“內參片”的譯製任務才告一段落。
這些特殊時期譯製的影片,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或神秘,只是在那樣一個7億人只能看8個戲的時代,這些只供極少數人觀看的影片,對廣大老百姓來說,就顯得很神秘了。那時,部分“內參片”也會通過內部途徑到上海供領導及有關專業人士觀看,所以在那個時代,誰有一張看“內參片”的電影票,就會顯得身價不一般,因為這是一種特殊待遇。甚至出現這樣荒唐的事:當初參加配音的人員,因為運動中某個“歷史問題”沒弄清楚,竟然沒有看自己譯製的“內參片”。
“文革”以後,文化上的禁錮消除了,外國電影又可以通過正常渠道進口了,而那些“內參片”裏的一部分影片,有的買來了放映版權,正式在影院上映,如《巴黎聖母院》、《尼羅河上的慘案》、《簡?狺愛》等。
“內參片”作為一個特殊時期的產物,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它折射了那個特定時期的文化怪像。
文:劉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