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黎永亮:用研究推動改變
( 2011-11-18 )



黎永亮

加西華裔熟悉的黎永亮是卡加利大學教授、社會工作學院副院長。他不像很多學者一樣只是專注于象牙塔裡的研究,而是活躍於社區,勤於與政府溝通。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影響政策,改善移民的生活狀況。
文:記者董清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採訪黎永亮是在他來溫哥華公幹的間隙。他當時在SFU做講座,探討移民長者健康、生活狀況,呼籲政策配合,也希望移民長者的意見得到政府傾聽。記者在溫哥華華埠的一家茶餐廳採訪了他。


      研究移民長者生活狀況
      黎永亮在亞省卡加利大學擔任教授,也搞研究,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他研究的重點是移民長者的經濟、健康狀況,推動政府對老人的服務和政策。
      他給記者看一個表格,統計的是65歲以上華裔移民長者的收入狀況。比較2001至2006年到加拿大和2000年前到加拿大長者的收入區別。新來的長者收入跟本地出生的差別很大。根據2006年的數據,1980年之前來的華裔長者年收入27887.36元,2001至2006來的華裔長者年收入5591.89元。加拿大出生的所有65歲以上長者,年收入卻高達32147元。“年輕時來的移民,比年長後來的收入好得多,但不能遠遠不能與當地出生的長者相比。”他說。
      2000年至2003年,他主持了大規模的華人長者研究。在加拿大7個大城市,訪問超過2000個華裔55歲長者。他的研究得到了中僑等機構的支持。在溫哥華請了10多個人打電話訪問。他回憶說,當時與中僑原來的行政總裁陶太合作,得到很大幫助。
      研究後寫了一些論文,幫政府理解華人情況,也對政府的長者政策有一定影響。最近他在加拿大老齡學年會上,遇到國會議員黃陳小平,也就移民長者遇到的情況進行了交流。
      除了研究華裔移民長者,他也做南亞裔及本地移民長者的研究。他還曾參加亞省政府的咨訊委員會,對制定長者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對最近熱議的政府暫停兩年父母移民的做法,他表示反對。他說,加拿大政府想吸收教育水平高的年輕人移民,就要有配套措施將人才留住。現在移民的主要來源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都重視照顧老人,如果需要經常回原居地探望老人,就很難安心工作,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父母移民來加拿大,有10年的時間有子女供應生活,消費多交稅也多。所以,支持移民的父母親,就是支持年輕的移民更大限度地貢獻國家。


      發現不公平要講出來
      身為在加拿大生活了20餘年的老移民,黎永亮感到對新移民有一種責任。他說:“研究知道情況後就要推動改變。”他重視與決策人關係,用自己的研究推動改變。他說,看到社區中有不公平的事情一定要講。他覺得自己有機會發言很幸運,但也感到肩上的責任,認為自己有責任對不公平的現象進行分析,讓華人社區理解。他用專欄、講座的形式表達意見,也在接受電台、報紙記者訪問時發言。他不但接受中文媒體訪問,在遇到移民、長者健康、種族歧視等話題時,英文媒體也經常採訪他。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黎永亮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那些環境不好的人,包容他們。有人說:“以前我自己沒人幫,什麼都靠自己努力。”黎永亮覺得,人與人的際遇不同,應該對弱勢群體多些同情幫助。一些制度對他們不公平。加拿大是人權國家,移民生活在多元文化社區,不同的文化應該得到尊重。
      從1992年到1996年,他曾在亞省的偏遠小鎮工作和生活了4年,在那個6000人的小城,教原住民當社工。每年教30多學生,60%是原住民,學完後就回到自己家鄉服務。在那個小鎮,黎永亮體會到偏遠小鎮社區的生活困難。小鎮之間有一兩小時的車程,需要穿越一望無際的森林,冬天下雪交通很不方便。小鎮人很友善,大家互相認識,在街上、超市都容易碰到熟人。黎永亮說:“小鎮生活使我感到,每個人的機會不一樣。生活環境對人有很大限制,對不同遭遇的人要理解和接受。”他說,大城市的人會質疑,他們為什麼沒錢,為什麼不好好工作。在這樣的小鎮,經濟不好就沒工作了。他們對自己家鄉有感情,不可能每人都去大城市。對不發達地區,政府應該多給一些資源,幫他們發展。
      黎永亮也曾在卑詩省的卡隆納小城生活了4年。他回憶說:“卡隆納的人口在我居住地那段時間增長最高。據1996年人口統計,該城人口增長在全國最高。”卡隆納天氣溫和,有小城市味道,當時遷移過去的人口都是加拿大本地人,而非外來移民。那時他在奧肯納根大學教社工。
      比起香港,黎永亮更喜歡加拿大的生活。他說,這邊生活方式不同,要求不同,重視和諧生活。香港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緊張,雖然當時在香港的大學教書,是全世界大學教師收入最高的,但他覺得加拿大的生活質量更好,更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和生活。

      抓住機遇尋求發展
      黎永亮在香港做過多年社工,開始時做家庭兒童服務,後來專做老人服務,曾任安老院院長。之後他到香港理工學院教書,1990年來加拿大工作和讀書。他在香港本來已經有碩士學位,來加拿大後在卡加利大學讀另一個碩士學位,然後到美國讀博士。
      在加拿大拿到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尋找工作。發了近70封求職信,只有一個有回音,是一家學院。求職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工作的地點在哪兒;等收到面試通知,他查了地圖才發現,上課的地方在愛民頓的一個小鎮,那個小鎮離愛民頓的距離,比卡加利離愛民頓的距離還遠。
      應該承認,這不是太好的機會,因為教書的地方很偏遠,沒有互聯網,遠離大城市。如果不要這個工作,可能就沒機會開始。他接受了這份工作,並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他說,職場上的成功因素,60%是幸運,20%是能力,20%是滿足現狀。“如果不滿意現狀,很難做好工作,其他機遇也不會發現你。”他說。
      在社區學院工作,一般不用寫文章。他卻又搞研究又寫文章。奧肯納根大學在招聘教師時,看到他的文章和研究成果,認為他有能力在大學教書。他的經驗是:“不預備就會失去將來的機會。”另外,他建議新移民多發展人脈資源,多走出去。有人希望融入主流,但不要小看華人社區的人,他們在加拿大多年,有很多的人脈資源與社會各階層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