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攝政王的屍體
( 2011-11-13 )



■中國書畫賞析 作品名稱:《百花圖》 作者:[清]張熊 說明:冊頁

      在清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多爾袞無疑是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在明朝被農民起義吞噬的關鍵時刻,正是由於他的果斷出擊,使得滿清不足二十萬大軍接連擊敗了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和南明、大西等諸多政權,成功入主中原,翻開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歷史篇章。
      在他死後,順治皇帝追封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牌位被請進了奉先殿。至於他的葬禮,更是奢華至極,無論是排場、還是墓制,都按照皇帝的規格舉辦,以表彰他對大清王朝的巨大貢獻。
      然而,在多爾袞死後近兩個月,這位居功至偉的義皇帝的屍體就被拖出了墳墓,並被分屍揚灰,以至於民國時期一群滿懷發財夢的盜墓賊打開他的陵墓時,僅僅發現了兩截青花瓷罈,連一塊金子都沒找。這一切都要從他死後的那個夜晚說起。
      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袞“以有疾不樂,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額真、官兵等獵於邊外”。十二月初七日,“攝政睿親王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清實錄》)。
      由於多爾袞身居皇父、攝政王的高位,掌握大清權柄,順治皇帝不過是他的傀儡,所以他的死將造成巨大的權力真空。一場神秘而激烈的決鬥悄然展開。當夜,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派遣三百精騎急馳入京,未曾想大學土剛林搶先一步回到北京,緊閉城門,阻止了阿濟格的奪權計劃。
      隨後,順治皇帝一邊頌揚多爾袞“至德豐功,千古無兩”,一邊命大學士剛林等將攝政王府所有信符都收貯內庫,又令吏部侍郎索洪等取賞功冊收進大內。
      多爾袞當政時,獨斷專行,壓制打擊過的政敵比比皆是。現在他死了,報復的機會自然也就來了。順治八年(1651)二月,首先有人揭發多爾袞生前曾暗中準備八補黃袍等物。很快,諸王大臣群起攻擊,他的罪名越來越多,最後定性的大罪竟有十四項之多。長期飽受多爾袞壓制的順治皇帝下詔,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人口入官。這些依然不能平息順治皇帝的怒火,很快他又下令,將多爾袞豪華的陵墓毀掉,砍掉腦袋,鞭屍示眾。
      關於鞭屍的細節,清朝官方史料中是沒有記載的,因為這是一件很丟人的事。倒是當時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記述了細節:“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
      在一片喊打聲中,彭長庚、許爾安兩位大臣上疏,稱多爾袞功不可沒,請求複其爵位,結果,他倆被憤怒的順治皇帝流放到了寧古塔。
      公平的說,多爾袞有飛揚跋扈的一面,但同時他對清王朝定鼎中原功不可沒。到了一百多年後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順治皇帝的曾孫乾隆才發布詔諭,稱讚多爾袞“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並稱每覽《實錄》中所載其言行,“未嘗不為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乾隆否定了多爾袞的十四項大罪。下令將多爾袞複還睿親王封號,並追諡為“忠”。一場家門自殘的鬧劇到此才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