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一生清廉
( 2011-10-28 )
段祺瑞
在清末民初中國撲朔迷離的政治舞台上,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曾經顯赫一時,但他的個性卻與時俗迥異。他出身行伍世家,飽嚐世間冷暖;身懷救國之志,卻無法施展強國才華;受新式軍事教育和有留學歐洲的經歷,但思想和行為方式卻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他曾是繼袁世凱之後控制中央政權的軍閥首領,卻在生活方式上保持絕對的清廉。
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他信佛吃素,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他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房產,一生中除了收過馮玉祥的一個南瓜外,沒有收過別人的禮物。
逢年過節時,按照習俗,給段祺瑞送禮的人絡繹不絕,但段祺瑞只是在每人的禮品中挑一樣最不值錢東西的留下,其余的一概退回。
有一次,江蘇督軍齊燮元送他一扇鑲嵌各種寶石的圍屏,他的家人喜歡得睡不覺,好幾個人不約而同地半夜爬起來摩挲。可他只輕輕一揮手,就叫人把東西抬出去了。只有馮玉祥送過他一個大南瓜他全都收下了,因為實在沒有辦法把南瓜切一半後還給馮玉祥。張作霖給段祺瑞送來一些東北特產,並不是多麼值錢的東西,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後在張作霖副官的一再懇求下,才收下兩條魚。
段祺瑞從年輕到年老,穿衣服就沒逃過邋裏邋遢的樣子。他在家裏總是一件長衫,頭上一頂瓜皮帽,任誰見了他,也想不到他會是個國務總理。他出門的時候,當然也會穿軍裝、禮服,不過不管多麼考究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也都顯得隨隨便便,有時候西服領帶都會歪到一邊去,他也渾然不覺。
段祺瑞從來沒有做過生意。他家裏日常用品都是從鋪子裏一針一線買來的,和他家來往最多的是北京前門外大柵欄瑞蚨祥商店。當時的那些人誰不想巴結這位實權派的國務總理大人?可他卻沒有在任何一家銀行投過一文錢的資本。堂堂的總理之家,居然會像平民小戶一樣,常有經濟周轉不靈的時候。實在挺不下去了,段祺瑞也會寫張白條,到附近的哪家銀行去借個千八百元的,這一筆筆的賬段祺瑞記得十分清楚,等到他有了錢去還款時,哪家銀行都知道段祺瑞的“好記性”。
段祺瑞一生清廉,沒有購置過一處房產和地產,甚至連合肥老家也沒有一處住房,在北京住的房子是袁世凱贈送的。
段祺瑞在台上當政時還有地方借錢,等到他下野、隱居天津後,他家的經濟狀況就徹底窘迫下來。他已經住不起“公館”,而只能住“私宅”了,到天津之初,住的是他的部下魏宗翰的公館,後來搬出日租界,租住在英租界47號一套房租較低的住宅中。
段祺瑞在位時,盡管經常要接濟老家的親戚等,但政府的撥給還是可以滿足這些開支的。由於沒有財產與積蓄,段祺瑞下野後,生活一下子便沒了落,所幸他的部下、學生眾多,這時候不得不依靠他們的接濟。段祺瑞開始親自過問日常開支,親自審查日常詳細賬目,想辦法節約開支。他的一日三餐多以米粥、饅頭、素菜為主,四季衣均為布製。他家的僕人也已減到了最低數,由於人手不足,他和夫人、姨太太們經常親自做些簡單的家務,多虧魏宗瀚邀約一些當年的老兵,自願輪流前來站崗放哨並幫助料理些宅內雜務,宅中才不至於到“黃葉滿階無人掃”的地步。
段祺瑞這位“六不總理”,每天除了在書房裏下棋、打牌,沒有別的任何嗜好。面對燈紅酒綠,金黃銀白,他雖為世間俗人但也從未動心。段祺瑞天性淡泊,再加上後天修煉成的自製力,才能在那樣的亂世裏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了做人的尊嚴。位高權重,家庭卻如此清貧,他的廉潔確實是值得讚頌的。
文:呂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