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尋找書卷氣
( 2011-10-21 )





秋雨過後空氣格外清新,捧杯綠茶坐在窗前,看看散文集或者古詩詞鑒賞。可惜,這樣的消遣方式在白領中越來越難覓。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成的職場人,每周讀書時間不到3小時。現代科學技術更新換代得非常快,你學到的知識同樣如此。如果幾天不學習,你很快就會out的。現在一些職場人士開始重視到讀書的重要性,因為只要想閱讀心能夠靜下來就不會沒有時間,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如今,知識更新非常快,大學一畢業就已經有40%的知識過時,一年不讀書80%過時,三年不讀書99%過時。這就要求我們不間斷閱讀,每年每月每星期每天都要閱讀,只有長期的閱讀才能不被淘汰;也只有長期閱讀,才能保持“知識力”和對職場的新鮮感。
     《武漢晨報》報道,在湖北武漢口一家上市公司做行銷主管的周先生,上大學時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學青年,擅長寫七言古詩。但工作幾年後,現在的他卻很少看書,尤其是詩歌這樣的純文學。“上市公司的工作量非常飽和,工作時間幾乎沒空想別的,下班後、周六加班也是常事。周日雖然可以休息,但要陪女朋友逛街、看電影,否則她就跟我使小性子。”
      周先生苦笑說,自己越來越“俗”了,問起市場上同類商品的價格對比,他幾乎張口即來。可以前背得朗朗上口的那些古詩詞,卻摸不到影子了。
      像周先生這樣的白領,並不在少數。隨來自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壓力的增加,許多讀者沒有時間或者不願意博覽群書了,他們的閱讀帶有很強的目的性,會適時選擇不同的實用類書籍,為了提高自身修養而讀書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一些古今中外耳熟能詳的名著以及哲學、史學類書籍成為最易被忽視的類別。
      9月初,智聯招聘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喜歡讀書、知道讀書可提升思想境界,但仍有超過5成的職場人每周讀書時間不足3小時,其中12.7%的人幾乎不讀書。
      有專家認為,每周讀書不到3小時,這一無奈現狀正提醒白領們,要加強知識積累。對行業的熱情投入、腳踏實地的苦幹,可積攢實際工作能力,是在職場上站穩腳跟的基礎。但要爭取長遠發展,更需要多讀書、讀好書,吸收前人的智慧結晶,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質,才能看得更遠、更有發展後勁。
      因為喜歡閱讀,工作繁忙的廣東佛山公務員宋先生近日辦理了一張借書證。不過,他坦言當初辦借書證時為自己定下了讀書計劃,但目前還是很難實施。“因為工作等各方面原因,借來的圖書往往到了還書時間還沒顧上看幾頁。”
      白領孫先生則喜歡用手機閱讀,每天在公車上看一段小說,成了他風雨不誤的習慣。“平時在單位工作太忙,沒時間讀書,上下班坐車要將近一個小時,反正站擠巴士也是無聊,不妨用手機看看書。”
      孫先生說,目前手機閱讀已經在他的朋友圈裏掀起一股熱潮,每天交流書中的情節或相互推薦幾本小說,成了他和同事樂此不疲的習慣。
      調查發現,像這樣有睡前用手機翻閱小說習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過,在不少“60後”管理者眼裏,看電子書的年輕人少了些“書卷氣”。
      他們認為,只有捧紙質名著,逐字逐句地體會其中精髓,才能真正讀進心靈,培養出讀書人特有的氣質。

      文學青年 漸成網蟲
     
隨著網絡等新媒體崛起,傳統的閱讀方式受到挑戰,圖書館的吸引力也在逐漸下降。楊弘毅在佛山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平時酷愛讀書的他,總喜歡在網上買書,甚至是電子閱讀。“平時工作忙,沒有很多時間去圖書館找書讀,網絡方便很多。”他說,網上買書不僅種類多,省時便捷,比實體店要便宜很多,這很有吸引力的。
      曾經的文學青年July兩年前才大學畢業,可算是“90後”的小白領。她在一家網站做論壇維護,每天上班時間都在論壇裏做管理、策劃等工作,去年夏天,她感覺工作出現了瓶頸,便網購了十多本書,計劃下班後就在家讀書。
     “《獨唱團》、《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窗邊的小豆豆》,都是曾經很嚮往的書。可一年多了,就擺在我枕頭旁,卻一本都沒看完,還有好幾本根本沒開始看。”July說,下班後不上網,她心裏總有些焦慮,擔心錯過了有效資訊。沒幾天,書就被扔到一邊,仍舊掛在網上。
      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白領像July一樣,將閒暇時光奉獻給網絡。在網上,可聊八卦、可看電影美圖、可偷菜建城市,可花錢購物,還可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網絡的誘惑,令白領們很難靜下心來研讀書本精華,成為他們讀書時間越來越少的首要原因。

      小建議
     
傳統閱讀要提倡
      手機閱讀和網絡閱讀對傳統紙質閱讀衝擊很大。但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會使得閱讀日益變得個體化和孤立化,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北京大學教授王余光認為,閱讀形式與內容的結合非常重要,因為閱讀不只是獲取知識,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因此閱讀氛圍很重要。手機和網絡閱讀雖然方便,但是人與機器對話,很容易讓閱讀受到干擾。 


      親子閱讀很必要
     
親子閱讀可帶動家長一起與孩子閱讀,一方面對家長的閱讀也是一種提升,另外,對孩子的教育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通過孩子的閱讀帶動家長,甚至是整個社會的閱讀,讓每一個家庭以此為起點開始閱讀,還可以經常討論,杜絕了電視和網絡的侵擾,一舉多得。

      企業讀書會悄然流行
     
雖然許多白領閱讀時間越來越少,但在不少企業,讀書已經成為普通的工作狀態。企業讀書會也悄然流行起來。
      阿里巴巴很重視企業文化,而教師出身的老闆馬雲,更是將這種文化氛圍的培養發揮到了極致。在阿里巴巴,有一個很牛很專業的阿里學院,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的講座學習。 
      阿里巴巴的濱江園區,入駐了一家杭州頗有些名氣的書店“楓林晚書店”,楓林晚則負責培養公司的文化氛圍。新華網報道,老闆朱升華說,楓林晚一半是書店,一半是圖書館,“想借就借,看了不過癮就買下收藏”,書店還會列一張推薦書單,將最熱門的圖書介紹給員工。 
      除此之外,平均一個禮拜,書店還會組織一場講座,嘉賓的面也鋪得相當廣。從作家徐小斌、經濟學家汪丁丁到太極專家,以及杭州本土的笑海相聲社,都擔當過講座的嘉賓,而這種零距離和專家接觸的形式,很受員工的歡迎。 
      對很多企業來說,舉辦講座、員工自願參加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讀書會不僅僅是企業文化的開胃菜,而是公司業績的一部分。他們甚至將讀書會納入到制度中去,和不能遲到早退一樣被“明文規定”。“你可以不來上班,但是你必須來聽講座。”綠城企業文化部經理殷紅說,在綠城,讀書是被制度化了的。有16年歷史的綠城,一直很注重企業文化的培養,他們也已擁有了相對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 
     “我們有每周半小時、每月一文,還有每月一次的講座。”殷紅解釋,每周半小時顧名思義,就是每周以部門或公司為單位,組織員工談談讀書心得,“大家可以就一本書發表意見,也可以談談自己正在看的書,覺得好的就推薦給大家。” 
      每周半小時是以口頭形式進行交流的,每月一文則是書面形式的讀後感。“每個月,每個員工都必須上交一份讀書報告,寫得好的,我們還會貼在公告平台上和大家分享。”除此之外,殷紅還告訴記者,每個月公司還會請各大高校的老師講課,“每個員工都必須要去。”

      流行小說 良莠不齊
     
在一些提供電子書下載的網站和論壇,點擊靠前的,大多是玄幻小說和言情小說,很難找到古典文學、名著類資源。“找不到合適的書籍”也是令白領們很少讀書的原因之一。流行小說良莠不齊,有的開篇不錯,可到後來越看越爛,找到高品質的書猶如“沙裏淘金”。對時刻處於激烈競爭中的白領來說,很難有這種閒心。
      不過,隨物價上漲,動輒20多元的書價,也令收入不算高的年輕白領們感到心疼。相比之下,他們更青睞在網站、論壇裏下載電子書,減少成本。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劉小姐說,她很喜歡看書,不光是個性所致,也是工作需要,有時可從新近流行小說中獲取策劃靈感。休息時間要和朋友出去玩,或與客戶應酬,只能下載電子書,利用坐車、吃飯的零碎時間看,“看得斷斷續續,有時看了後文忘了前文”。
      馬俊達是個十足的電子書迷,談起手機裏的電子書,他滔滔不絕。小馬說,手機中的小說可以通過藍牙來互相傳輸,這讓和他一樣的“電子書蟲”們很“過癮”。

 

 



中國職場讀書報告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