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慢性胃炎防治(一)
( 2011-10-21 )



  現在患胃腸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并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特別是慢性胃炎,不僅影響人的腸胃功能,還能通過神經反射嚴重干擾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從而引發久治不愈的頭痛、暈眩、疲乏等症狀,使人陷入神經官能症或亞健康狀態。
  世界胃腸道病學組織的研究報告表明:慢性萎縮性胃炎造成胃癌的發病率為3%~4%。但很多胃腸病患者對此缺乏正確認識,往往延誤病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慢性胃炎是指發生在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占第一位,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醫學上根據病因把慢性胃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根據病理表現把慢性胃炎又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兩型。
 慢性胃炎如早期發現,治療及時,可能治愈。據現代新觀點,淺表性胃炎可以演變成萎縮性胃炎,而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前期病變。所以,患了慢性胃炎,一定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機會,出現不良后果。
  慢性胃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炎的病因和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急性胃炎的遺患 
  急性胃炎后,胃粘膜病變持久不愈或反復發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


  二、刺激性食物和藥物  
  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飲食及藥物,如濃茶、烈酒、辛辣或水楊酸鹽類藥物,或食物末充分咀嚼,粗糙食物反復損傷胃粘膜。或過度吸煙,草酸直接作用於胃粘膜所致。


  三、十二指腸液的反流    
  研究發現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常引起膽汁反流,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胰液中的燐脂與膽汁和胰消化醋一起,能溶解粘膜,并破壞胃粘膜屏障。煙草中的尼古丁能使幽門括約肌松弛,故長期吸煙者可助長膽汁反流而造成胃竇炎。


  四、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視,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粘膜內可找到壁細胞抗體,說明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關病因。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減退或亢進、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均可伴有慢性胃炎,提示本病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

  五、感染因素 
  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率高達50%。凡該菌定居之處均見胃粘膜炎細胞浸潤,且炎症程度與細菌數量成正相關。


  六、其他因素     
  心力衰竭以及門靜脈高壓患者,使胃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
  當以上因素作用於胃粘膜時,胃粘膜的正常結搆遭到破壞,表現為充血,水腫,胃粘膜萎縮、退化、皺襞變平,腺體數目減少等,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周俊青主任中醫師
  聯繫電話:778-868-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