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現“全球通吃”繁華假象 票房實際慘淡 中國電影做“出口”美夢
( 2011-10-14 )



自《臥虎藏龍》在北美大賣後,不少電影做起“內銷轉出口”美夢。

自《臥虎藏龍》在北美大賣1.5億美元票房後,所有的中國國產片做起了“內銷轉出口”的美夢。大量的國產片打著“中美同步上映,海外票房喜人”的幌子,給中國觀眾造成“中國大片全球通吃”的繁華假象。然而扒開這美麗的“畫皮”,中國電影的海外票房(主要是北美市場)卻只有可憐的成績單。

      僅以今年9月為例,陳國輝、夏永康聯合導演的《全球熱戀》,高曉松導演的《大武生》及陳木勝導演的《新少林寺》,同時登陸北美影院,但截至9月11日,3部影片的北美票房分別為1.3795萬美元、1.6816萬美元及1.9132萬美元,而曾在國內賣出2.5億人民幣票房的《狄仁傑》,迄今在北美市場也僅有10萬美元的票房。就連講中國故事的美國電影《雪花秘扇》也只收穫了134萬美元……


      “老太太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
      踏入2011年以後,儘管華語片的投資量越來越大,但最終的北美票房收入卻難以讓人高興。實際上,從締造票房奇跡的億元級的《臥虎藏龍》開始,中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已經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英雄》還能拿到5000萬美元的票房,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就跌到了600萬美元。而其他在這10年來登陸北美的二十多部影片,以“萬美元”為單位的票房數字,幾乎都是個位和兩位數,《精武風雲》的北美票房甚至只有可憐的5萬美元。


      壓箱底幾年還無人問津
     《深圳晚報》報道,其實,現在中國電影到美國上映,宣傳噱頭似乎比上映本身更重要。哪怕《戰國》這樣水準的都敢打出“中美同步上映”的大招牌,生怕不能給觀眾帶來大片的感覺。至於原因,大家想想“達芬奇家居的海外一日遊”就明白了。很多中國國產大片標榜說,我們靠賣國外版權就收回成本了,結果呢,壓箱底幾年還無人問津。著名電影人施南生坦言:“在美國賣幾百萬美元這種事,最近好幾年都沒有發生了。美國上映一個片子,成本就很高,有些片子,片商便宜買回去,就不會安排在院線上映,只是製成錄影帶到市場去賺點錢”。
      從賣片到賣吆喝,從糊弄老外到糊弄自己人,中國電影的海外之路頗令人唏噓。如果還一味沉溺於將海外銷售作為宣傳噱頭,繼續自欺欺人的話,中國國產片的下場只能是既騙不了自己,也蒙不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