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民幣匯率烽煙再起
( 2011-10-14 )



      雖然面臨中國的強烈警告,美國參議院周二以63對35的票數通過了這項旨在施壓中國讓人民幣升值的議案,期望借此挽救陷入泥潭的美國就業市場。美國部分議員指出,中國人民幣匯率遭低估達40%,讓中國制造商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不公平的優勢,并且損及了美國就業。該議案將允許美國政府對匯率遭低估國家的商品祭出反補貼稅,從而抵消匯率對美國的不利影響。
      人民幣匯率之爭又一次燃起烽煙,因為從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一部分高層人士就認為,美國的過度杠杆化是國際經濟不平衡的體現,正是中國片面追求出口、賺取巨額外匯,造成貿易和金融失衡,最終為金融海嘯埋下伏線,美國是全球商家必爭的最大的消費市場,過度的消費和濫發的信用都來自中國不計成本的外貿換匯政策。因此,美國國會議員一直要求將中國列入操縱匯率國家,并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重稅進行報復。
      其實,關於人民幣匯率之爭,存在大量背后的博弈,國際上不同政治集團的利益博弈,中國國內社會和經濟發展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是長期不合理的以外貿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后遺症。以更大的視野來看,人民幣匯率是被美國拿出來說事的棋子,以達到其減少或賴掉多年欠債,及吸引資本流入美國的真實意圖。對中國而言,問題的核心是不在於人民幣是否低估或人民幣升值是否會影響國際收支,而在於中是否願意繼續以犧牲資源、環境,和農民工的血汗為代價,大量積累美國的借據,換取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中國用強大的外匯儲備展示富足的同時,也隱含問題,現在的巨額外匯儲備其實是一代人在實體經濟中拼搏,以2%-5%的利潤掙來的血汗成果;而美國則是以金融立國,利用其金融戰略,以達到用虛擬化經濟控制中國實體經濟的效果。
      人民幣匯率已經不簡單的是中美之間的問題了,美國眾議院是否能通過該議案還是個問題。但人民幣匯率問題目前反映出的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獲得充分的重視。第一,中國社會的公平性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到底是誰享受了經濟發展的成果;第二,黑色發展問題,不計成本的發展外向型經濟,以犧牲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環境換取一時的利益;第三,通貨膨脹問題,嚴重的通貨膨脹不斷的吞噬中國普通百姓的勞動成果。
      從社會公平性上看,中國出口換匯的主要項目都是勞動密集型的,在東南沿海一代打工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住在惡劣的環境中,因此生產出的產品中,勞動力被嚴重低估。而被嚴重低估的勞動力成本, 帶來的卻是人民幣價值被低估的國際指責和越演越烈的貿易摩擦。
      如果人民幣就此升值, 出口型企業主將進一步壓低工人的工資;而且千百萬農民工人在血汗工廠,經曆了十几年日夜勞作換來的外匯儲備急劇縮水。這必然使得中國國富民窮的兩級分化現象更加嚴重,和諧社會的穩定性遭受挑戰。
      從黑色發展上看,凡是國外禁止和杜絕的有害於健康的生產和工藝,在中國則成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工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在招商引資,刺激出口增長,發展地方經濟時,嚴重壓低環境價格。由污染引發的社會事件頻仍, 被低估的環境和資源成本與工資成本一樣, 也壓低了出口產品的價格,這實際上是對子孫后代的剝奪。
      最后,從通貨膨脹上看人民幣匯率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曆史問題。自中國1994年1月開始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埋下了國內通貨膨脹的禍根。這項正常執行的第一年1994年當年,通貨膨脹率達到24.1%的曆史高位。這種做法的實質結果是,中國普通百姓存折上的人民幣在被出口換匯不斷稀釋,換言之,中國普通百姓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全世界特別是美國人民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商品。
      但是,金融海嘯后,中國釆取了異常寬松的貨幣政策,2009年, 中國銀行業釋放天量貸款, M2增長27.7%。從曆史數據看, 已經接近1993年的水平,財經專家都開始擔心中國再現1994年的惡性通貨膨脹曆史。進入到2010年,中國外貿出口停滯不前,三月份還首次出現逆差,於是政府消費成為帶動經濟的主力,其后果是擠出效應,讓中國的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更加難以為繼:不僅過去貸款融資難的問題沒解決,現在連渠道都沒有了,資源全被大型國企占用了,現在溫州民營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就是當初埋下的隱患總爆發。總之,人民幣匯率問題在內是多年積累的結搆性問題,在國際上是貿易摩擦的借口,再拖下去只能越來越痛苦。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
      楊凡
      加拿大證券學院院士/特許金融規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