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無影白塔700年 容顏未改
( 2011-10-07 )



藏式佛塔?猁?猁妙應寺白塔。

中國現存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藏式佛塔——妙應寺白塔,因為白塔的盛名,人們更習慣將妙應寺稱作白塔寺,而寺門前東來西往的巴士,停靠的也是“白塔寺站”。700年的風雨未改白塔的容顏,它依舊屹立在京城,訴說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

      妙應寺白塔,位於阜成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因塔身通體塗以白堊,故該寺又俗稱“白塔寺”)內,該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喇嘛塔。

      通體皆白 塔上托塔
      妙應寺白塔始建於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歷時8年於1279年建成。白塔前方是主持修建的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的塑像。白塔建成後藏釋迦佛舍利於塔中。竣工那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以塔為中心向四方射箭圈地,建成一座16萬平方米的寺院——萬安寺。萬安寺在元朝皇室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舉凡皇帝即位、郊廟禮成等,百官都要在此習儀演禮;同時,這裏也是蒙漢佛經等書籍的譯印中心。
      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理事陸原介紹,地位如此重要的萬安寺“應運而生、應運而亡”,元朝滅亡那年,一場雷火焚毀了寺院,只有高大白塔得以倖免。明朝宣德8年(1433年),宣宗下令修葺白塔;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敕命重修廟宇,同時寺名改為“妙應寺”。妙應寺白塔高51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白塔的三層塔座中第一層為護牆,第二層是四面對稱內收折角的須彌座。塔座之上,是由24個仰蓮花瓣組成的蓮花座,再往上是5道金剛圈,上面就是覆缽形的塔身。
      塔身俗稱“寶瓶”,形似覆缽,上安7條鐵箍,其上又有亞字形小型須彌座,再上就是13天相輪,頂端為一直徑9.7米的華鬘。華鬘以厚木作底,上置銅板瓦並做成40條放射形的筒脊,華鬘四周懸掛36副銅質透雕的流蘇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華鬘中心處,還有一座高約5米的鎏金寶頂,以8條粗壯的鐵鏈將寶頂固定在銅盤之上。抬頭望去,36片透雕流蘇各懸一個風鈴圍攏天盤,托起了一個寶塔形的鎏金塔剎。塔上托塔,通體皆白,構成了妙應寺白塔的獨特外形。

      無影白塔塔無影
      “出太陽的時候,你們來看,這白塔沒有影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家住白塔寺東夾道的魏先生指白塔說。和附近胡同中的大多數居民一樣,近些年來,他也已很少進出白塔寺,但隨口便能講出許多關於白塔寺的傳說,比如這個在老北京人中流傳已久的“無影白塔塔無影”。
      西城區旅遊局工作人員則解釋說,“無影”其實是不可能的;“塔無影”的說法,只是因為白塔塔身高大且又呈圓錐形,再加上白塔寺周邊都是狹窄的胡同,胡同內的平房高矮參差,所以無論在日光下還是月光下,無論從任何角度,都不可能看到白塔的完整影子。
      實際上,作為元大都的見證者,這座白塔從未走出過北京的視線。清朝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寺廟多次重修。從1922年起,妙應寺廟會開始舉辦,與護國寺廟會、隆福寺廟會並列北京三大廟會。妙應寺廟會農曆每月初五、初六舉行,熱鬧的場面一直延續到1961年。張潤峰在《白塔寺廟會記憶》中寫道:“……通道的兩邊,就是四排攤位,直到白塔塔院的牆根。兩條通道各長約100多米,您算算得多少攤位呀,能不熱鬧嗎?中間的兩層大殿前的平台很大,那兒就更是人山人海的了,因為那裏是兩三圈說評書和西河大鼓書的場子。”
      1960年代以後,妙應寺裏陸續住進不少居民,直到1998年由政府出面對他們重新安置,並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了山門和鐘鼓樓,白塔寺才得以全身亮相。而在近30年來,文物部門也先後6次對白塔進行了搶險修繕。

      紅牆外 舊日風情不再
      走在白塔寺東夾道,靠南的半截胡同正在修路,垃圾車運出白塔寺藥店的中藥殘渣,濃濃的藥味裏冒白煙。
      再向北走,一邊是白塔寺的紅色圍牆,一邊是低矮的民居院落。紅色圍牆上拉扯各式各樣的電線,訴說牆內與牆外無盡的關聯。
      昔日這座“壯觀王城”的白塔,在元代碑文中被這樣記錄:“非巨麗,無以顯尊嚴;非雄壯,無以威天下。”時光荏苒,到了今天,在數百米之外的西二環上,已經基本看不到白塔的身影,更無從品味其“巨麗、雄壯”。而在白塔東南側數十米之遙,“白塔寺藥店”的五層樓在一片平房中,已顯得非常“高大”、刺眼。與無數舊城的建築一樣,白塔寺也正在失去原有的景觀環境和應有的品位和價值。
      阜內大街拓寬成為交通幹道、山門和鐘鼓樓拆而復建、周邊民居私搭亂建、胡同肌理被破壞……妙應寺白塔從某種程度來講,顯得空空落落。
      白塔寺周邊環境的改造問題十幾年來一直受到業界和社會的關注。早在1990年代,兩院院士吳良鏞就曾表示,當時的北京市的總體規劃中對於“白塔寺周圍地區被規劃為綠地”這一說法“值得商榷”。因為“這摧毀了白塔寺周邊的城市肌理,割斷了白塔寺與環境的聯繫,使白塔寺周圍的景觀變得單調乏味”。
      吳良鏞認為,應該遵循“有機更新”的思想逐步改建,動態平衡。白塔寺周邊環境的改造決不能再因循以往的改造模式(毀壞歷史文化資源來獲得經濟效益),必須探索一條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創造新的文化價值來延續城市文化)。吳良鏞的這種理念終於在數年後得到部分的實現。
      白塔寺周邊環境改造問題已經討論了十多年,直到今天,還是處於“探索”的階段。值得慶倖的是,這種探索越來越傾向於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戰略,而非短時間即可見到經濟效益的“開發商眼光”。
      希望這種持續深入和實踐的探索,幫助人們找回白塔寺的舊日風情。

      妙應寺白塔是鎮城之寶
      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理事陸原說,妙應寺白塔是北京的鎮城之寶。這座與元大都同時期建立的佛塔對於這座都城而言,就是一個標誌。
      元大都是第一個在平地上規劃建造出來的都城。此前,所有的都城都是在一定的城市基礎上建成的。所以,元大都城市規制方方正正,胡同多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在這個都城基本成型而尚未完成的時候,建造了這個“鎮物”。
      白塔作為北京的“標誌性建築”,應該是一個制高點,要讓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夠一眼看見,不能有高樓遮擋。但是,目前還達不到這個視覺效果。

      塔身白灰源自元代工藝
      這些年,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工程師熊煒,對白塔主要進行表面修補和維護。2010年白塔覆缽體西側、北側表面抹灰出現空鼓、裂縫和脫落現象,露出了青磚。為此,相關部門委託專業人員研究制定修繕方案。這次即將展開的修繕還在立項中。目前觀察到的情況是,白塔塔身含水率很高,造成塔身的白灰與塔磚之間“掛不住”,尤其是在冬天,會產生“凍脹”。這樣,白灰就會脫落甚至大面積脫落。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監測機構正在進行檢測和分析。專家也會根據檢測結果設計出專門對策。按照中國文物修繕的原則,材料和工藝要使用傳統做法。目前,白塔寺的數次修繕都使用的是當初建造時所使用的技藝和原材料,連刷塔身用的白灰都與元代是一樣的。





圖為妙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