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東方教父杜月笙
( 2011-09-30 )





杜月笙一生信奉:“事不要做絕,要留有余地。”“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

      杜月笙當然不可能閉眼睛行善,他尤其不能容忍敗壞門風,但又礙於高層旨意,汪寶瑄應該是為杜月笙公開說公道話的臺面人物。
      1947年夏,全國暴雨成災,四川、廣西、廣東、江蘇等地尤甚,災民多達1400萬。舊交胡漢民之女胡木蘭滬上求捐,南京孫科、吳鐵城來電同為一事,杜月笙又是“閒話一句”。他馬上請宋子文出頭成立“兩廣賑災委員會”,還是由王先青具體落實,當時物價飛漲,杜月笙請宋子文聯繫由四家銀行先行貸出,而保證救人救急,宋子文將信將疑。


      辦超級堂會救天災
      杜月笙然後向全國發帖,高調開辦“杜月笙六十壽辰南北名伶京劇大公演”,這是自1931年“杜祠落成典禮”以來京劇界又一次大事,上一次有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雲、龔雲甫、王又宸、金少山、楊小樓、言菊朋、李萬春、金碧玉、譚小培、馬連良、高慶奎、肖長華、薑妙香等等名家雲集,當時杜月笙喜出望外,一鳴驚人:開辦中國第一家(正始)學校和(濟群)醫院,全部免費對外。
      另外組織上海地方部隊荷槍實彈進入租界十裏儀仗,有胡漢民、蔣介石、汪精衛和章太炎分別作《高橋杜氏祠堂記》,全國政要名流題字無數,新聞電臺連篇累牘,極表其盛。這一次還是由全國電臺報刊發動,文藝各界立即回應,牛莊路中國大戲院九月開唱加演共十場。黑市票價達一百萬一張,而梨園名家幾乎傾巢出動,慕杜先生為人公告分文不取。
      超級堂會出演的部分名單有:嚴寶善、薑妙香、筱翠花、馬富祿、裘盛戎、張君秋、馬崇仁、楊寶森、劉斌昆、芙蓉草、譚富英、李少春、馬連良、韓金奎、李多奎、袁世海、葉盛蘭、麒麟童、閻世善、葉盛長、葉盛章、馬盛龍、馬四立、林樹森、高盛虹、汪志奎、蓋三省、章遏雲、魏蓮芳、趙培鑫。其中余派巨後孟小冬連演兩場,伶王梅蘭芳連演八場,可憐這一對曾經轟動全國的恩愛夫妻,為了買足杜月笙的天大面子避開同台。
      演員中有不少是恒社弟子,一時間上海灘萬人空巷,傳為美談。


      名伶孟小冬 投懷送抱成杜五太
    五百億元籌款同時完成歸還銀行,其中的三百億早去了江蘇,兩百億早去了兩廣。留下的是此次南來的孟小冬,投入十年相思的杜月笙懷抱,終於成了杜家的第五任太太,而始作俑者居然是第四任太太京劇名家姚玉蘭。
    蔣經國親臨上海“打老虎”整頓經濟,推行“金圓券”,不料三少爺杜維屏因拋出八千“永安”股票,涉嫌“破壞金融”而被捕,杜月笙拒絕“打招呼”:“我有八子,果然有罪,咎由自取。”但等到法院判決“無罪”,聯繫到吳紹澍反目和朱學範出走,不由得心灰意冷失望已極。
    此時,戰雲漸近,難民蜂擁上海,積勞成疾、哮喘不止的杜月笙臥榻自守,對已經答應手解決的上海街頭無家可歸人的衣食問題,一方面,不得不聯繫相關人員分頭安置,另一方面,不得不對滿城傳言作一個抉擇了。
    這個信奉“事不要做絕,要留有余地。”“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的杜某人終於明白:“蔣介石當我是夜壺啊。”
    1949年5月1日,一個無比淒涼的病人重又登上了黃浦江一艘南去的慢船,當從外高橋入海,這位叱詫風雲的一代梟雄望近在眼前的家鄉暗暗告訴自己:我走的雖然是一條中間路線,但也是一條不歸之路。


    中間路竟也是不歸路
    香港堅尼地台悄悄落戶了一大批二十七口人跟隨杜月笙而來的流民,這位喜歡家中“杯中酒常滿,桌上無虛席”的主人,知道了“挨罵是假的,銀子是真的”,已經輪到自己頭上來了。
    躺在病床上的杜月笙,門前冷落了不少,時不時從臺北和北京來的舊交也有說客也有,車馬望風而來平添坐吃山空的壓力。他開始緊張了起來,把上海的一套運作程式如法炮製,成立了幾個暫時沒有用處的協會,掛上頭銜再說,人有想法,銀子就會流動。有場面不得不捧,果然擁躉拜山來了,總算有可以使喚的人了。
    在香港聽聽說書評彈讀讀報紙,上海的資訊還算暢通,當看到黃金榮大世界掃街的照片,只能搖頭無語;得知多年以前的小兄弟被押赴楓林橋一命嗚呼,立刻氣喘復發。


    人情多變 冷暖自知
    他曾經說過:“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存錢再多不過金山銀海,交情用起來好比天地難量!”這可以施之於人,但不能求人如斯啊!他追憶讓他出道的租界,甚至想念外國朋友,他讓人聯繫去法國的“路條”,臺灣最高當局回音:要十五萬美元手續費。
    硬漢子冷暖自知,打落牙齒一口吞,但擋不住病入膏肓,滿屋的氧氣瓶實讓人觸目驚心,希望是醫生和算命的臨時給予,可是難以驅散潮濕沉悶的空氣。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病中的杜先生學孩子的口吻喚姚玉蘭為“娘娘”、喚孟小冬為“媽咪”。王新之、金廷蓀、王新衡、吳開先、呂光、馬連良、洪蘭友、江幹廷、徐采丞、顧嘉棠是最後陪在病床的幾位朋友。
    杜月笙憶舊時有一段話:“小辰光學生意,每天清早忙到夜裏,老闆把飯錢只夠到攤頭上吃兩客蛋炒飯,別人飯量小,叫一客蛋炒飯還可以喊一碗黃豆骨頭湯,我剛從鄉下來,飯量大得嚇壞人,一頓兩客蛋炒飯還沒有飽,到夜裏肚皮亂叫。天一亮西瓜船到了,船老大把西瓜一隻只摜下來,阿拉小伙計在碼頭上接過來,做了一段辰光,只要西瓜碰到手,我就曉得瓜好瓜壞,挑一只好西瓜假裝失手,西瓜落地,碎成幾瓣。老闆看見了,跑過來罵兩句,等到收工,我就把地上的碎西瓜揀起來吃掉。”英雄末路,鉛華蕩然。


    英雄末路 大弟子籌備后事
    彌留之際,急切喚來已經委身臺灣議會的大弟子陸京士囑咐後事,宋子良從美國匯來十萬多一點的美元為唯一遺產,生前樂善好施借出無數,毀掉欠條一律不得提起,枕頭底下的現金不停做人已經所剩無幾。遺四妻八子三女十三孫輩流落各地,一腳去了。睡一口楠木棺材,兩年後被好事者移葬臺北汐止大尖山,美其名曰“歸依國土”,坐東南而面西北,以為望鄉。
    主事落葬者名冊有:王寵惠、于右任、許世英、陳誠、張群、顧祝同、穀正綱、吳鐵城、毛人鳳、劉航琛等等大員名流,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閻錫山、何應欽、許崇智、徐永昌、莫德惠、季源溥等人皆有挽聯。內中不乏去意識形態返樸歸真之句:如官場達人洪蘭友雲:“亮節皎當今,平生曆濟艱危,共仰英雄真本色;彌留猶待我,至死無忘家祭,痛哭乾坤一布衣。”

    洪門大宿向松坡雲:“公居滬上,予籍鄂州,相處近四十年,只今溫情無端;朝野傷心惟我最;抱種族思,盡匹夫責,離鄉俱數千里,來日大難未已,天涯落魄恰人非。”
    臺灣大學校長錢思亮雲:“塵迷故國,誰辦華夷多大義?常昭千古艱難唯一死;望重春申,功成民物比高丘,歸正三台惆悵合孤標。”如此蓋棺,近似定論。

    杜月笙晚年親手提攜過"香港杜月笙"從事娛樂業的李裁法,知道有個"澳門杜月笙"從事博彩業的高可寧,沒有謀面"臺灣杜月笙"家喻戶曉的許丙,幾十年來,海外華人社會忽隱忽現以杜月笙自詡的一方小有聲望、帶有紳士傾向的邊緣人物,如洛杉磯、三藩市、溫哥華等地,可是只聞其名,不見其行。相對當年杜月笙的手筆,實在是有辱其祖,當然不失為一種民間對偶像崇拜的紀念方式。杜月笙效應的形成,應該有深厚的中華民族平民文化的社會道德基礎。作為一個出身貧寒、適處亂世的遊民,失去底線,奮起打拼,見縫插針,審時度勢,盡可能讓人們傳播經過誇大變形的神奇故事,逐漸生成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呼百應的社會形象。這與雞鳴狗盜而危害眾生、把大拇指翹向身後,叫人"你去打聽打聽" 的江湖末流,絕非同日可語,想做老大的最怕聽到人家說:"你是誰呀!"
    縱觀杜月笙的一生,有流氓黑道之名而無其實,舊上海諸如拆白黨、敲橫檔、抽老千、索綁票、剝豬玀、神仙跳之類自出道以後概不染指,一襲長衫馬褂,一尊謙謙君子,堅持與租界、政府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內恤朋黨,外攀名流,以誠取信,疏財仗義。當時軍閥和民國不乏知識精英,輕法制,重人緣,故能振臂一呼者成為主流爭相套近的目標。杜月笙知人識性,言豪氣爽,聲名鵲起,不戰屈人,反過來又作用於官道以外社會各行各業,甚至江湖閒雜暗流。杜月笙一生不做別人都能做的,只做別人不能做的,正所謂"有所作為有所不為"。然而作為一個市民,要面子,講排場,出則拱衛,歸則環坐,門牆森嚴,弟子膜拜,梨園落戶,大員往來,朱門酒肉,滿桌珍饈,衣錦還鄉,兒孫繞膝……這些種種興高采烈樂此不疲的喜悅,非但沒有削弱其民族自尊、道義價值,反而證明了最樸素的人性和創業的原始動機。另外,順時應勢,改良從善,金盆洗手,急流勇進。在民族大難關頭,奔走疾呼,歷險守節,足智多謀,策反救疑,戒懲偽奸,分化敵營。居功而不爭,忍辱而能讓。慈悲應聲做壽,豪俠博雅為懷。廢盡產業,銷毀借據,無怨無悔,大徹大悟……這些種種驚世駭俗超群絕倫的壯舉,一片赤子之心必使光耀千古,雖孟嘗君、春申君不足比擬。

    杜月笙不是道德楷模,也不能以後世評價而修正當時,人各事其願,時勢所以,競爭必然。人或有罪,聖賢難免,政黨亦複如此,尤其相對立場路線而言。觀其大要,想其大節,民心不可違,天下自有公認。政府難免是特立獨行、有所作為的驕子的剋星,這是中國文化的宿命,帝王習慣的死穴。從已出版的關於杜月笙故事傳奇來看,一方面賦予了意識形態嫌多,另一方面避諱了歷史真實有假,以至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差誤百出、抄襲成書。其實杜月笙離開並不遠,他比同時代任何一個偉人和巨富更有血有肉,他只是儼然有著性格魅力和理想情結的平民大佬。沒有必要製造神話,更沒有必要堆砌黑厚。中國人不會忘記他,上海人更不會忘記他!

    值此懷人之際忽發奇想有二:期望有識之士發起成立集研究、影視和聯誼功能的 "杜月笙研究會"華人社會(香港設機構、各處設聯絡點)民間組織;時機成熟之時完成逝者遺願,迎杜月笙靈柩立碑于高橋故土,以還原民國租界抗戰和人生奮鬥發跡的一段歷史。(完)                   
    作者:大 凡



杜月笙和孟小冬的合影。

年輕時候的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