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真專家“走眼” 偽專家滿眼
( 2011-09-30 )



由於缺少法律的監管,目前中國的文物鑑定處於混亂之中。圖為文物鑑定專家早前齊聚北京為收藏愛好者“鑑寶”。

近年來日益繁榮的中國收藏市場,捧紅了一批古玩大師、鑑定專家,但與此同時,“大師走眼”、“專家不專”消息層出不窮,似乎在提醒投資者:藏市水太深,入場需謹慎。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廣泛關注:兩件現代人用玉片串成、價值萬多元(人民幣,下同)的“金縷玉衣”,承蒙5位頂級文物鑑定專家錯愛,甚至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有打開過,只是圍走了一趟,就得到了24億元的超高估值。這件“金縷玉衣”後來幫助空殼公司老闆騙到了超過10億元的銀行貸款,並導致銀行最終損失了5.4億元。
      當謊言被揭穿、“金縷玉衣”的虛假外衣被剝掉時,一場關於文物造假、虛假鑑定的議論迅速開展開來。而實際上,在中國,文物鑑定一直都處於混亂之中,根源在於長期以來這一行業無法可依,不但成立、註冊無法可依,文物和藝術品鑑定機構的運作同樣也得不到法律規範。
      在中國收藏市場異常紅火、人人希望藉收藏品一夜暴富、眾多機構或真假專家藉此牟利的如今,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特現象:真專家頻頻“走眼”,偽專家滿眼都是。


      “資深人士”原來是“掮客”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余女士在當地開了兩家藝術品中心,擁有3年藝術品收藏經驗的她,這些年來在經營店面時卻走得非常艱辛。
      中國經濟網報道,3年前,她開了家古玩店,由於自己不懂行,就聘了一位“資深人士”作顧問,除了按月給對方薪資,每淘到一件“寶貝”還給予一定獎金。然而,這位“資深人士”只是一位活躍於市場的“掮客”,經他指教收來的藝術品多被判為廢品。3年來,她的損失超過50萬元,還不包括“顧問”的薪資和獎金。
      直到今年初,余女士碰到了一位真行家,在其帶領下學習古玩常識,才陸續收到一些真品。


      文交所鑑定專家 履歷疑點多
      日前,泰山文交所的官網正式上線,提起自己的優勢,交所負責人屠春岸表示“我們的鑑定師都很牛”。他說,泰山文交所將建立一支300到500人的專家隊伍,對上市作品的真偽以及品質進行鑑定並出具鑑定報告。然而,網站此前公布的7位鑑定專家的履歷卻疑點重重。例如有位名叫王偉中的旅美藝術家,其個人成就一欄介紹說“現為美國油畫藝術協會會員”、“洛杉磯天普美術學院教授”,但在美國油畫藝術協會公布的花名冊中並未發現名為王偉中的人士。更可笑的是,天普美術學院僅是一家針對兒童進行美術培訓的機構,何來教授名銜讓人不解。此後,該網站撤下了鑑定專家介紹,屠春岸解釋,這是由於網站正在改版。
除了偽專家滿眼都是之外,真專家假鑑定現象也日益多了起來。除了“金縷玉衣”事件外,就在6月份,一則新聞吸引了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北京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劉先生起訴鑑寶名家、中央電視台《尋寶》節目鑑寶嘉賓毛曉滬,稱自己花了387萬元從毛的手裏購得“宋代汝窯碗”1隻,附帶一份由中國文物鑑定中心和中國古陶瓷科技鑑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鑑定證書,證書上有楊先生等幾位專家的簽字,然而他先後找故宮陶瓷鑑定專家及國家級專家鑑定後,均認為該碗系贗品,而且碗的主人和造假者就是毛曉滬。為此,他向北京豐台法院起訴毛曉滬詐騙,該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毛曉滬是否真的造假及假鑑定暫時不得而知,但這些案例反映出,中國收藏市場上的假鑑定現象已經到了必須立法加以遏止,用法律來規範真假專家們的行為的時候,這樣才能使中國收藏市場往健康的方向發展。

      專家頻出軌 制度惹的禍
      中央電視台在今年稍早就曝光了文物、藝術品鑑定市場的亂象:花1000元錢,就可以隨便給剛從古玩市場買來的假藏品辦一張鑑定證書,證書上不僅說此藏品為真,還會說此藏品市值幾十萬元甚至更多。
      在一家國有文物拍賣公司工作已七八年的湯易表示,相應的法律法規嚴重不健全,才得以給了很多人鑽空子的機會。她說,“有專家如此恣行的土壤,才能導致這樣的惡之花開放。”她稱:“現在可以給出鑑定結論的包括單位和個人。但大多數都是按照買方的要求做,至於寫不寫此品為真,各地也都有出入。比較負責任的單位,出鑑定書的時候會迴避鑑定字眼和真假問題,只提此物基本資料與當時可能的市價。而專家則是比較隨意的,即使是同一件東西,因為人情的因素可能作出不同的結論,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結論。”
     《法治周末》引述湯易稱,“是什麼縱容了個人鑑定權利的膨脹?制度才是大問題,專家只是小角色。”
      事實上,亂出鑑定書的主因在於法律並沒規定出具鑑定書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對專家監管也是空白,而業界多次呼籲的《民間收藏文物鑑定管理辦法》始終沒有定音。業內人士稱,鑑定已淪為某些鑑定家斂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