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不歡迎切尼
( 2011-09-30 )
切尼訪加,遭到加拿大人的抗議示威。圖為警員協助一女子避開示威者進場。加通社
美國前小布殊政府的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最近跑到溫哥華,為他長達576頁的回憶錄《我的歲月:個人政治回憶錄》(In My Time: A Personal and Political Memoir)做宣傳。邀他前來的機構在溫哥華知名俱樂部安排的晚宴,入場券每位500元,竟然預售一空。足見切尼此人在我國的知名度不低。
但切尼可能想不到的是,討厭他,甚至憎惡他的加拿大人恐怕更多。新書宣傳活動當晚,一批人在舉行活動的高級俱樂部前、後門示威抗議。他們指切尼是“戰爭罪犯”,痛斥他批准、支持使用水刑、疲勞審訊等非人道手法,殘酷對待美軍俘虜的恐怖活動嫌疑犯。聯邦新民主黨移民事務發言人、國會議員戴偉思(Don Davies)猛烈抨擊聯邦政府批准切尼入境。他引述聯邦《移民及難民保護法》的有關拒絕入境的條文,認為加拿大應該拒絕犯有虐囚罪行的切尼入境。
現年70歲的切尼,一輩子在美國政壇打滾,是共和黨右翼教父級的人物。在國際政治場上,他作為美國鷹派的代表,也是響噹噹的角色。他政治生涯中最輝煌的年月,正是先後為布殊父子兩代美國總統效勞的時期。老布殊坐鎮白宮時,切尼擔任國防部長。他和當時的國務卿貝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將軍,是1991年策劃發動反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海灣戰爭”的要角。小布殊入主白宮,切尼擔任副總統。2001年、2003年美國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他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是小布殊政府主戰最力的哼哈二將。
切尼保守、強悍、霸道。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有相對強勢的老布殊、穩重的貝克和鮑威爾,切尼的強悍尚未外露。到小布殊時期,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一唱一和,盡顯戰爭強人本色。本來美國副總統是典型的“備而不用”角色,公認是“最沒有權力的人”。但切尼幾乎顛覆了美國副總統的傳統形象。他在小布殊縱容下大肆弄權,被傳媒封為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副總統。
切尼大肆鼓噪所謂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美國繞過聯合國,擅自入侵伊拉克製造借口;公開支持對“九·一一”和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俘獲的恐怖活動嫌疑犯,採用水刑、疲勞審訊等違反《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的手段,在國際上可以說臭名昭著。
切尼的回憶錄今年8月30日在美國面世後,美國的輿論評價不佳,認為這本書除了為自己評功擺好,攻擊小布殊政府的同僚——前後兩任國務卿鮑威爾、賴斯,對自己在上述問題上應負的責任,要麼語焉不詳,要麼一筆帶過。有趣的是,小布殊、拉姆斯菲爾德、切尼三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關鍵人物,都已推出回憶錄,但都文過飾非,沒有對導致美國由盛轉衰的伊拉克戰爭,作出深刻反省。
現在美國輿論已經把小布殊政府,評價為美國歷史上最差的政府。他們三人的回憶錄相繼出臺,模糊問題,推卸責任的意圖明顯。他們顯然害怕自己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如此看來,加拿大人反對切尼來溫哥華宣傳回憶錄是有道理的。反對隨意發動戰爭,反對酷刑、虐待等踐踏人權的行徑,是加拿大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溫哥華人抗議切尼前來宣傳不盡不實的回憶錄,是維護我國價值觀的表現。
曾一度唯小布殊馬首是瞻的保守黨哈珀政府,今天應當慶倖前任自由党政府頂住小布殊、切尼一伙的壓力,沒有派兵參加伊拉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