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倒映瀲之下 覆缽瓊島之巔
( 2011-09-23 )



北京北海白塔雪景。

編者按
今年正逢北京北海白塔建塔360周年,借此時機,推出“北京古塔”系列報道。塔是寺院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式最早源自古印度,最初是用於祭放佛祖舍利的建築。塔傳到中國後,在使用功能、外部形式與內部結構上不斷融合中國建築的特點,有了很大的變化。北京從漢代起已經成為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自金建都至今也已有850多年的歷史。佛教很早就傳入了北京,歷代興建的佛寺眾多,佛塔林立,北京現存的古塔估計在200座以上。北京的塔幾乎囊括了塔的所有形式。

北海白塔,位於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頂部。由於北海白塔形制的特殊以及居於全園制高點,它不僅成為北海公園的標誌性景觀,且長期被當作北京的象征圖景,名揚海內外。

      北海白塔是清順治皇帝應西藏喇嘛(後賜號惱木汗)之請,在元代廣寒殿舊址上修建,順治八年(1651年)落成。因屬於永安寺範圍內,亦稱“永安寺白塔”。據《新京報》報道,北海白塔為藏式喇嘛塔,建於兩層崇台之上,由須彌座型基座、覆缽式塔身、相輪、塔剎組成,塔座邊長17米,塔身總高35.9米,塔頂標高112.4米,曾為當時北京城內最高點。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綠樹紅牆……”這首創作於1954年的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歷經半個多世紀,傳唱至今。
      在北海白塔旁,一位外地遊客帶女兒來北海,就只因孩子學了這首歌,想親眼看看白塔。


      因電影結下白塔情緣
      對很多北京人來說,北海白塔從小在心底烙下的印記,也許將伴隨他們一生。今年68歲的王玲,曾是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小演員,並因此與白塔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拍攝這部電影時我只有9歲。”王玲說,“拍攝前,我們這些小演員和《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創作者喬羽、劉熾一起到北海公園熟悉環境,我和劉熾還在湖中一起劃了船。喬羽根據眼前的直觀感受作了詞,劉熾譜了曲。劉熾當時譜了兩個版本的曲子。他用笛子吹給我們聽,大家都覺得現在的這個版本比較好聽,後來這首歌就隨電影傳開了。”
      拍完電影之後王玲每年都會到北海,並在白塔前拍照留影。上中學時,她家住在亮果廠,每天坐109路巴士經過北海大橋去實驗中學,“從車上看到白塔,感覺它就是我的老朋友。”


      藏式白塔立於西苑高阜
      北京最知名的白塔有兩座,一座位於阜成門內的妙應寺,另一座就在北海。林語堂在《大城北京》中曾評價說這兩座白塔在規模和高度上是“絕妙的一對”。
      但是,前者“位處平地而不是建在山頂,所以並不十分引人注意”。而天氣晴朗時,站在北海白塔旁邊就可以看到妙應寺白塔——兩者的確是遙遙相視的“絕妙的一對”。
      北海白塔建成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建塔碑文”中記載:“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建寺,壽國佑民。奉旨:果有益於國家生民,朕何靳此數萬金錢為?故賜號惱木汗,建塔於西苑之高阜處。”
      “滿族入關定鼎以後,為了加強統治,需要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在北海修建白塔,就是為了安定民心,鞏固疆土,促成各民族的團結。”《北京的古塔》作者汪建民認為,“除此之外,北海白塔屬藏式佛塔,供奉有佛舍利,具有很強的宗教意義。”

      信炮與五虎桿警示軍情
      從形制上講,北海白塔的須彌座型基座、覆缽式塔身、相輪、華蓋、塔剎以及塔身南面的“眼光門”的設置都具有佛教上的意義。不過,白塔北側幾尊小炮和五根旗杆的放置卻讓人有些摸不頭腦。
      北海公園副園長師宗海解釋說,這些炮叫“信炮”,旗杆叫“五虎桿”。“清初,清廷利用瓊華島制高點的優勢,駐紮親兵,安放信炮,立五虎桿,白天升旗,夜間燃燈。旗杆上的旗分為五種顏色,代表五種方位,哪個方位有情況就掛相應顏色的旗和燈。有緊急軍情時,可放炮鳴示,一處放炮,別處炮聲接應,官兵便各備器械。信炮和五虎桿一直使用到清朝後期。”
      如今的北海白塔周邊,遊人如織,白塔北面的信炮上坐滿了休息的遊客,但很少有人清楚白塔過去的政治、宗教以及軍事功能,大部分人只是把白塔作為一個著名景觀來看待。
      “從建築美學的角度看,它在這組層層、逐級上升的建築群不斷昇華的過程中,成為輝煌壯麗的頂點。遠遠望去,亭亭玉立的白塔,猶如一位銀裝素裹的少女,佇立在山巔之上,倒映於湖水之中。”尚勇在《北京的喇嘛塔》一文中如此形象的闡釋了北海白塔作為景觀塔的美學意義,“可以說,北海白塔是宗教建築與園林景觀巧妙結合的典範,它作為園林名勝的點綴,審美價值遠勝於初建者寄予它的宗教意義。這也是白塔在失去了作為宗教建築存在的意義之後,仍然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

      白塔底下 連水眼
      民間傳說在白塔底下有一口水眼,它是連海的,海水一有波動,水眼就會冒水,然後爆發天災人禍。
      為了鎮住這個水眼,保衛江山社稷,人們就在緊鄰白塔的善因閣裏供奉了大威德金剛,它面目猙獰,手裏拿好幾種法器,這些法器各有不同的鎮攝作用。
      “文革”時期,紅衛兵破四舊,大威德金剛是銅的,非常沉,砸不爛也搬不走,最後他不得不用氣焊把塑像焊成一塊一塊的。現在善因閣裏的大威德金剛塑像是後來新供奉的。
      當然,傳說只是傳說,白塔底下並沒有什麼水眼,不過在瓊華島的西部確實有一口古井,這口井元代就有了。
      蒙古人沐浴時要先把石頭燒熱,然後放水,這樣沐浴就和泡溫泉似的。
      蒙古人入京後仍然延續了這個傳統,這口古井就是為他們沐浴提供水源的,古井還可以通過一些提水的方式變成小噴泉、小瀑布。

      遼金時期北京 已有喇嘛塔雛形
      北京元明清時期的藏式喇嘛塔有不少,但是白色的不是特別的多。
      其實早在遼金時代,北京就有喇嘛塔的雛形了,比如遼代的雲居寺的北塔已經出現了相輪,金代門頭溝白瀑寺的圓正法師塔雖然是密簷塔,也出現了相輪。
      藏傳佛教的喇嘛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寺廟標誌的公共建築,如妙應寺白塔和北海白塔,它們的規模都比較大。
      還有一種是為高僧建的喇嘛塔,如大覺寺最後一進院落中有一座喇嘛塔,一直沒有搞清用途,據考證是明朝初年智光國師為他的師父印度僧人具生吉祥大師修建的,像這種為高僧修建的喇嘛塔在北京還是很多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時代的喇嘛塔都有自己的特徵,如清代北海的白塔形制要細瘦一些,元代妙應寺的白塔華蓋比較大,相輪也相對短粗一些。  

      編者按
      今年正逢北海白塔建塔360周年,藉此時機,推出“北京古塔”系列報道。塔是寺院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式最早源自古印度,最初是用於祭放佛祖舍利的建築。塔傳到中國後,在使用功能、外部形式與內部結構上不斷融合中國建築的特點,有了很大的變化。北京從漢代起已經成為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自金建都至今也已有850多年的歷史。佛教很早就傳入了北京,歷代興建的佛寺眾多,佛塔林立,北京現存的古塔估計在200座以上。北京的塔幾乎囊括了塔的所有形式。





北海公園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