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的“扶老指南”不是技術
( 2011-09-23 )
關注老年人的生活與健康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圖為在北京勞動公園晨練的老人們。
中國衛生部9月6日公布了一系列針對老人、孩子經常遭遇的幾類意外傷害制定的幹預技術指南。其中《老年人跌倒幹預技術指南》,一石激起千層浪。原因大約在於,這份“技術指南”告訴人們,遇到老人跌倒,“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單就技術層面而言,老年人摔倒如何處置,不同疾病確有不同要求,輕率扶起或挪動身體,甚至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有這樣一份“指南”,家有老人的子女可以預先瞭解,儲備相應知識;學校社區也可以循章科普,讓學生、居民都能在遇到老人跌倒時,把救助幫扶的好事做得更在行。
在轟動全國的南京“彭宇案”過去5年之後,今年夏天,隨再次重演“救人被訛”套路的天津許雲鶴案,以及相繼發生在深圳、武漢、福州等地的老人摔在地上無人敢施援手,甚至造成老人就此死亡的個案被曝光,江蘇南通最近又發生了司機救助老人反被誣為肇事者的案件,“老人跌倒扶不扶”再次成為牽動公眾情緒的一個熱點話題。
從醫者應該都知道,用藥時機不當,再好的藥方,都可能收效大不同。衛生部此時推出這項意在減少意外傷亡的“指南”,不光引來許多嘲諷,還可能讓“扶老”者動作更遲疑,冷漠者更振振有詞。
“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是個偽命題,並不值得探討。從道德層面說,幾乎沒有人對路遇傷病者應及時施以援手持否定意見。
糾結只在於,扶了之後,會不會有讓人不能承受的後果?誰家無老人,誰人不變老?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的中國社會,面對一連串“見老不救”的冷漠事件,顯得格外脆弱。這樣的社會心理糾結和焦慮,源於確乎存在的個別“碰瓷”謀生群體、普遍缺少誠信的社會基礎,以及司法機關在彭宇案、許雲鶴案中“疑罪從有”的斷案思路。
路遇危難伸手相助,原本屬於道德範疇。但在今天,人們更多寄望於法律能在懲惡揚善、保護主流價值觀念與社會道德基礎方面有更大作為。“彭宇案”、許雲鶴案卻恰好相反,充當了一次道德衰退潮流的最大推手。如今,相比於衛生部的“怎麼扶”,眼下心理已過度敏感和脆弱的人們恐怕更期待司法機關能夠堅定地表達對於“扶”的支援,告訴整個社會:如果身邊有老人跌倒,不要猶豫,不要吝惜伸出你的手。對弱勢群體的傾斜,畢竟要以遵守法律、維護社會正常運行秩序為底線。對於極少數有失誠信的受援助人、職業碰瓷者,何妨予以重罰。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