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投資計劃的制定
( 2011-09-16 )



      一場秋雨一場涼,入秋以來利空消息讓空頭實力大增,多頭則萎靡不振,只是報復性的發動臨時性的反攻,股票市場坐電梯般忽上忽下,令投資者頭暈噁心,煩躁不安。越來越多的人對如何投資產生了疑問。
      投資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是指預見性和計劃性。我們讚歎諸葛亮治軍的神奇,可以運籌帷幄,而決勝於千里之外。從現代的科學角度看,除了一點帶有傳奇色彩的第六感外,諸葛亮更值得人們借鑒的是他做計劃的周密性。我們不能有諸葛的神算,但更多的重點卻可以放在計劃上。
      生活在北美的朋友們,大多數都會感覺到稅務的沉重,收支平衡的艱難,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難以言表。股市的波動,更讓人們積累財富和分享股市財富效應的希望變得渺茫。其實,根據常理,隨人們年齡的增長,收入一般會增加。我們需要對將來有個合理的預測,為長遠的目標進行必要的投資儲蓄,股市的變數只是投資計劃中的一部分,不應成為投資計劃的全部,一個周密計劃可以為每個投資者帶來好處,熊也一樣,牛也一樣。
      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計劃可以分層調撥資金,年齡越大,風險承受能力越低,用於保守投資的比重越大。在計劃中,除了考慮風險,回報,還有資金的流動性,稅務,和家庭保障。
      在制定投資計劃時,我們已經談過很多如何平衡風險和回報等話題。但是,有兩個問題,大家似乎考慮的比較少,或者認為相關性較小。第一個是稅務,有不少投資計劃是可以延稅,甚至抵稅的。例如RRSP,RESP,勞工基金等。對於高稅檔的朋友,減稅計劃應該給予相當的重視,因為投資不一定賺錢,而減稅計劃卻一定能夠減少稅賦。很多收入好的朋友,公司的退休計劃已經佔用了大部分,甚至全部RRSP額度,更應該尋求其他的減稅投資。另外,公司投資的計劃靈活性和投資選擇都不會很好,如果可能,儘量分流一點額度自己投資。
      減稅的同時,計劃中儘量考慮可以延稅的投資,因為有些基金可以做到幾年後取錢時再交稅。別小看延稅的作用,本來要打稅的投資所得,不用交稅完整進行再投資,其增長要比每年打稅快很多,如果在取錢的時候,您收入很少,合理的避過大部分稅賦,總之,錢沒有交到稅局,您就還有機會。
      另一個被遺忘的方面是保險,至少很多朋友是認識不足。投資與保險其實是息息相關的,隨金融體系的變遷,投資公司與保險公司的聯繫更加緊密。投資計劃中,一定要有保險保駕護航。否則,只顧投資回報,而忽略保障,計劃經常會受到挫折。除了保障功能以外,保險計劃中也可以投資,並且是可以延稅的。如果是萬通保險,投資與保險分開,一目了然,投資免稅增長,只有取時才打稅,增長會快一些。如果您從保險投資中借款,還可以做到不打稅。但是,保險中的投資費用會比互惠基金稍高一點,而且不像基金一樣,您擁有所投資的股票。保險中的投資一般只是虛擬投資,您只可以拿錢,對股票的擁有權則在公司。
      如果是參與式分紅保險,您可以獲得公司的分紅。分紅保險的投資專案:債券(政府債券,公司債券),按揭貸款(商務,個人),房地產,一小部分在藍籌股上。其投資的主要部分,約60%集中在債券,按揭貸款上。債券的收益由債券價格和利率決定,利率是固定的,但是債券價格會隨市場變化有小幅度波動。加拿大中長期債券(5至10年)平均收益有6%至9%(資料來自ScotiaBank)。可見,投資回報相當穩定。但是,不要把分紅保險的分紅和保險公司給股東的分紅混為一談。大家知道,保險公司也是股份制的,他們的股票在市場上交易。股東每年有權要求分紅。大公司經營業績好,另外顧及公司聲譽,一般都會給股東分紅。這些分紅與分紅保險的投資者沒有關係。
      隨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不斷延續,保險公司也在不停的調高保費,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一次量化為金融體系提供了流動性,但是隨後加拿大主要保險公司都將終身保險保費調高。去年的二次量化後,股市被泛濫的資金拖拽上行,但低利息政策卻傷害了保險公司的盈利空間,現在加拿大以宏利保險為首的大公司又將掀起一輪新的漲價狂潮。由此可見,投資回報難以掌控的時候, 保險中的投資也是不容忽略的,特別是面臨保費的不斷上漲,越早鎖定保費越好。俗語講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在投資市場越來越不確定的時刻,省稅和鎖定保費等節省費用的方式,比絞盡腦汁與市場搏殺可能更加明智。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
      楊凡
      加拿大證券學院院士/特許金融規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