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在青島大劇院上演。新華社
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的“首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2011年7月7日正式啟動,來自20多個國家的選手在十天的比賽期間登上國家大劇院舞台,把芭蕾舞推到了大眾面前。一襲白紗,一雙舞鞋,柔美的身姿在夢幻般的舞台上自如旋轉,給人以超凡脫俗的享受,這就是芭蕾舞的魅力。不過,目前芭蕾藝術在中國依舊曲高和寡。
據《新京報》報道,提起中國芭蕾舞,感興趣的人通常會想到《紅色娘子軍》和《大紅燈籠高高掛》,前者是中國芭蕾舞經典,後者則因導演張藝謀大膽創新而備受矚目。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的趙汝蘅認為,中國芭蕾之所以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就是因為有《紅色娘子軍》、《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原創芭蕾舞劇。
俄僑辦學 芭蕾啟蒙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五大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遼寧芭蕾舞團、天津芭蕾舞團,以及廣州芭蕾舞團大多都實力強勁,前幾年又有蘇州芭蕾舞團及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成立,可說芭蕾在中國發展得相當活躍。
如果說1581年法國《皇后喜劇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視為芭蕾舞劇之初始——雛形的話,芭蕾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幾乎晚了3個多世紀。不過,起步雖晚,卻是飛躍前進。20世紀初,曾有海外芭蕾舞團來中國演出,但規模有限。此後,陸續有俄僑來中國開辦業余私立芭蕾舞學校,以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地較有影響這對中國的芭蕾啟蒙教育有積極作用。
高標準伙食 保障訓練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歐建平介紹,中國的芭蕾歷史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從最早的1920年到1949年是第一個階段。1920年代,教育家岡察洛夫將芭蕾帶進了上海租界,最初,中國芭蕾呈現的是“散兵遊勇”之勢。
1954年,大批蘇聯專家進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芭蕾通過國家推動有了大規模的發展,也有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系統,這是第二階段。蘇聯專家首先幫助中國培訓出了第一批芭蕾舞教員和芭蕾鞋製作師傅;在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過問下,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在京東白家莊一處平房院裏成立了。
白家莊,這個今日毗鄰CBD的繁華鬧市,當年完全是荒郊,但那時的生活條件優越得已經遠非尋常百姓所能想像。早上喝豆漿或者發煮雞蛋,最多時一次發四個,吃不了就在雞蛋上畫小人,每天下了課都發水果。
當時學校是蘇聯專家治校,學員的營養保證,是專家們提的要求之一。學校不但提供高標準伙食,而且發練功服裝及各種生活用品,學費也是全免的。一切的保證,就是為了讓學員們能承受芭蕾舞訓練的嚴酷。
中國芭蕾的第三次大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後,且速度驚人,中國演員在國際上頻頻獲獎。31歲的王啟敏是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她1998年就讀北京舞蹈學院時,就曾去法國比賽,後來進入中央芭蕾舞團,又得到去巴黎歌劇院遊學的機會。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專業的畢業生李春來,則長期以來遊走在專業舞蹈圈之外,談及自己十多年的基層芭蕾舞普及經歷,李春來只是不斷重復一句話:中國藝術普及遠遠不夠。他認為,現在中國的芭蕾舞,在專業水準上達到了世界頂級水準,但普及工作卻幾乎是零。趙汝蘅等人也提到,現在中國對芭蕾的普及以及經濟上的資助,和一些芭蕾大國沒辦法比;另外,中國芭蕾教育還停留在只重視身體不重視文化的層面,這一點和海外的差距很大。
新派芭蕾走進健身房
對於普通人而言,芭蕾舞的夢想不那麼容易實現,專業的芭蕾訓練也相當艱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除非從小立志成為芭蕾舞演員)。但如果把芭蕾的藝術精髓與日常健身動作結合起來,高高在上的芭蕾立刻變得親民起來。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近年來,在廣州流行一種改良版的新派芭蕾,練習者不必經過從小的專業訓練,也不以取得多輝煌的專業成績為目標,她們練習芭蕾主要為了塑造形體,修煉高雅氣質。學習芭蕾的開、繃、直的基本動作,添入了現代感的爵士舞元素,讓訓練不至於那麼枯燥。再配合音樂串聯成不同的整體操,能幫助女性綜合地鍛煉肌肉和骨骼。因此,新派芭蕾成為許多城中時尚女性,尤其是那些想一圓兒時芭蕾夢的女人們的最愛。
“形體塑身是形體芭蕾的一種,強調的是局部的形體美。它對身體條件的要求較低,只要沒有關節和骨骼病痛,就可以參加。在優美的音樂中舒展自己的身體,雖然感覺到全身緊繃,但情緒則隨音樂慢慢放鬆。”第一次體驗形體塑身的紫心很有感觸。
新派芭蕾也是大眾芭蕾。英國《衛報》曾報道說,大眾芭蕾這項高雅的運動正在受到各國女性的喜愛。日本、歐洲和亞洲地區的健身館裏,都已經出現了大眾芭蕾課,各個年齡、各種身體條件的女性都喜愛這項新式運動。不需要把腳尖直立到90度、也不用做到把腿平直地豎起的難度,就能完成一套優雅的動作,是女性練大眾芭蕾的最大動力。
如今,男士也加入到健身房的芭蕾課程中。張力是一位教師,由於平時不注意保養,身材有點走形,就特意到一家健身俱樂部裏報名學形體芭蕾,每周堅持三個晚上做操,據稱效果很好。
大眾芭蕾的全身性動作就可以在全身的運動中糾正身體不勻稱的地方。特有的開、繃、直的芭蕾三元素動作,具有收縮肌肉、拉長纖維的功能,使人練後身材更修長,在動靜結合的運動中有效地消耗局部多余的脂肪。
但是,要想達到好的訓練效果,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比如,必須堅持每周上兩次課以上,每節課能上兩個小時。
立起腳尖跳舞
芭蕾起源於意大利,興盛於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
芭蕾最初是歐洲的一種民眾自娛或廣場表演的舞蹈,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嚴格的規範和結構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上特製的足尖鞋立起腳尖起舞。作為一門綜合的舞台藝術,芭蕾17世紀在法國宮廷形成,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和七個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和體系,這五個基本腳位一直沿用至今。
在芭蕾發展史上,主要有兩種美學觀點一直在起作用。一種觀點認為,芭蕾是“純粹的舞蹈”,16世紀的意大利舞蹈教師B.de博若耶就認為,芭蕾是“幾個人在一起跳舞的幾何圖案組合”。這種觀點完全眼於芭蕾的形式美,幾乎不考慮芭蕾的內容或情節,往往導致單純追求技巧的高超、華麗。18世紀中葉以前,這種觀點在芭蕾創作中居統治地位。
另一種觀點強調芭蕾是“戲劇性舞蹈”,諾韋爾的“情節芭蕾”理論最集中地代表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現戲劇性內容,“情節和舞蹈設計要保持統一,有合乎邏輯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題,和情節無關的獨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劇中“不僅是舞蹈技術光輝奪目,更須通過戲劇性表現,從情緒方面感動觀眾”。
從結構形式上,芭蕾被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編導運用古典舞、性格舞、現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編出多幕芭蕾、獨幕芭蕾、芭蕾小品等。芭蕾的這種結構形式在19世紀後期發展到高度規範化和程式化,以致影響和限制了芭蕾的發展。進入20世紀,在大量芭蕾作品中,這些規範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斷出現新的探索和創造。
幾個小孩在成都一家藝術教育培訓中心接受正規的芭蕾舞訓練。新華社
暑假期間,不少孩子在芭蕾舞興趣班學跳芭蕾形體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