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注重婦女產後保護和恢復,但如今傳統禁忌卻被指不科學。圖為在上海一家婦嬰保健院,一位婦女產下一名女嬰。
以“打假”出名的方舟子近日刊文表示,坐月子是受中醫文化影響的一種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陋習。不坐月子或沒坐好月子,就會得“月子病”,如頭部吹了風或洗了頭就會一輩子頭疼,刷了牙以後牙齒會一直酸痛,身體哪個地方沾了水哪個地方就會疼等等。方舟子認為:“這些做法與現代醫學格格不入,恰恰是對來的。”此說一出,引來熱議。
身體羸弱的產婦,有可能在月子結束後不久就會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數女性在年紀大時,會感覺全身疼,尤其是骨節疼;甚至有的人會疼痛一生,中醫上稱這種疾病為“產後風”,也就是月子病。
熱天閉門窗“不科學”
中醫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骨節是閉合的,而產後,隨骨盆的打開,產婦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處於一種開放鬆弛的狀態。這時,風寒就容易趁虛而入,通過張開的骨節進入人體內。月子結束時,產婦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閉合狀態。那麼,坐月子期間進入體內的寒邪也就會隨之而然地被閉鎖在體內,從此留下嚴重的後患。
中醫有句話,“月子裏的病,月子裏治”。意思是上次坐月子時得的病,只能待到下次坐月子時才能進行醫治。因為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時,人全身的骨節才能再次打開,達到自然鬆開的狀態。趁此機會,施以藥石,將寒邪趕出,治好疾患。
但方舟子的文章說,為了避免“傷風”,產婦不僅要閉門不出,坐床不起,而且要緊閉門窗,密不透風;產婦還要頭戴帽子或裹毛巾,穿厚衣服,即使是大熱天也必須如此。為了避免“受涼”,產婦不能洗頭、洗澡,不能沾水,連刷牙都不行;產婦也不能喝涼水、冷飲,不能吃“涼性”食物,例如水果……這就形成了坐月子要忌風、忌水、忌動、忌口的習俗,而且長達一個月。忌風、忌水不講衛生,反而增加了細菌感染的機會,而忌動、忌口又降低了免疫力,因此坐月子的結果反而更容易傷風、受涼。越是容易傷風、受涼就越看重坐月子,形成了惡性循環。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稱之“月內”,是產後必須的儀式行為。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泄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盡快恢復。
過度謹慎或得心病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如果是在西方國家,分娩當天,護士就會讓產婦洗澡,而且會逼產婦下床運動。這種做法在許多中國人看來很不可思議,將之歸結為白人的體質比較好。“不坐月子,別看現在沒事,以後就知道厲害了。”這是常見的說法,讓一些產婦不敢不從。也的確經常有人現身說法,說當年由於月子沒坐好,所以落下了什麼月子病。
“我聽過的一個很搞笑的說法是,由於當年坐月子是在夏天,穿涼鞋沒有包住腳後跟,所以老了腳後跟皮膚就裂了。反正人老了甚至還沒老都難免會出現各種疾病、不適,只要以前坐過月子覺得某方面沒做好,就都可以歸為月子病。難道沒有生過小孩的女人就不會得這些病?”方舟子認為,月子病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是疑神疑鬼亂聯想導致的,只有那些坐過月子的人才會得,不坐月子的人沒有這方面的心理負擔,反而不會得“月子病”。
“嚴禁喝水” 防風濕
關於月子期間的種種飲食起居建議特別多,“不能喝水,要用燒開的米酒代替”就是其中一條。這種說法,言之鑿鑿,卻又讓人哭笑不得。
按照這一說法,產後半個月內嚴禁喝水、飲料和湯,牛奶也不能喝,因為會喝成大水桶,會變胖,將來容易得風濕病或神經痛。可以用燒開的米酒代替水,做法是將數瓶米酒倒入鍋內,不加蓋,大火煮沸後持續15分鐘以上,再將煮好的米酒倒入熱水瓶備用。
醫學上通常將產後6周稱為產褥期,這與中國傳統上的月子大部分重合。所謂產褥期,是指產婦的各項身體機能從孕期的高負荷狀態回復到相對正常的過程,在此期間,受到飲食、哺乳、出汗等影響,人體仍時常需要攝入水分以參與代謝,至於何時喝水,喝多少水,則取決於渴感,並無一定之規;同樣,飲料、湯和牛奶只要不含對母嬰不利的成分,均無需禁忌。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產褥期喝水會導致女性罹患風濕病和神經痛。風濕病常與自身免疫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此類疾病雖然病名中有個濕字,卻與飲水毫無瓜葛,至於神經痛,就更是八竿子打不了。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米酒是由稻米經發酵後的產物,主要成分就是水,顯然,“不能喝水”之說法自相矛盾。而且,米酒中含有酒精,學名乙醇,是一種中樞神經毒性物質。酒精可通過被動彌散的方式進入乳汁,含酒精的乳汁會對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影響。同理,用米酒洗澡也不可靠,因為酒精也可經皮膚吸收入血。就算是在100度的炙烤下,大部分酒精早已先於水分蒸發掉了,剩下的是以糖水為主的液體混合物。
中國部分地區民間有坐月子吃紅糖煮雞蛋的習俗,這與煮沸後的米酒真是不謀而合,忍口渴不飲水,大費周章兜了一個圈子回來喝進去的還是水,且營養成分還不一定比得上紅糖煮雞蛋,不可謂不折騰。
禁忌成傳統 新媽媽各取所需
三位中國媽媽因為在不同的國家生寶寶,產後的經歷也各不相同。豆豆媽媽是在北京生產的,她說,剛生完孩子時,特別想吃冰激凌或喝冰鎮飲料,但聽說這時候不能吃太涼的東西,雖然不知道對不對,也不敢冒這個險。於是她折衷了一下,喝了一瓶礦泉水,吃了一隻梨。婆婆要用開水把梨燙一下,但她沒聽她的。
豆豆出生於9月中旬,天氣還挺熱的,豆豆媽媽說:“自己又在產床上折騰了12個小時,所以特別想能盡快洗個澡。征求了大夫的意見後,我在產後第三天開始淋浴,月子裏每天都堅持;產後早晚刷牙各一次。感覺這樣人很干淨也很舒服。”另外,因為覺得天氣熱,豆豆媽媽在家裏一直光腳。她說,“有一天親戚們來了,看到我居然連襪子都沒穿還在地上轉悠,集體批鬥我。我只好乖乖穿上了襪子,等他們走又脫下來。婆婆說月子裏不穿襪子,以後腳上會長老皮。那怎麼解釋我在生孩子前腳上就長老皮了呢?”
依依媽媽是在日本生的孩子,身邊的產婦都是穿一件半長的睡裙。日本的新媽媽出院的時候都是一身短夏裝,光腳穿涼鞋,“我當時也一直光腳,不過出院的時候還是穿了長褲。”依依媽媽說:“我生依依的時候是夏天,去浴室洗澡,換衣服的地方就放了一台電扇,那些產婦洗出來就直接對電扇吹,這在中國,大概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漢漢媽是在德國坐的月子,生完寶寶後,德國的醫院裏沒有熱的東西可以喝,她說:“是我主動和醫生要的,但是他們也只給了我一壺茶,是一種催奶茶,之後喝的就都是帶氣的礦泉水了。晚餐也和大家的沒區別,是麵包、水果。”
讓她感到很意外的是,孩子出生後,醫院會送給每個新媽媽一小瓶酒,據說有催奶的功效。“我只喝了一小口”,她認為,中國一些關於坐月子的傳統做法還是可取的,比如說喝湯,“我就讓婆婆去買來牛骨、雞腿、牛尾等煲湯喝,對於身體恢復和下奶都很有好處。”
漢漢媽在產後第五天出院,回到家,吃過晚飯之後,就出去散了步,天氣很涼,她在頭上紮了個小毛巾,不過晚上還是出了身冷汗。寶寶出生第十天的時候,他們到另外的一個城市去參加朋友的PARTY,因為怕受風,就戴了一頂帽子。
月子中心服務專業 受80後追捧
在濟南一家月子中心,最貴的VIP包間每天680元,一個月按30天算,就要20400元。“雖然貴點,但買回來舒服和省心四個字,感覺還是挺值的。”一些80後準媽媽侯女士認為:“有些專業的服務,在家裏坐月子是享受不到的,尤其是寶寶。”
劉娜剛剛懷孕4個多月,就已經開始準備坐月子的事了。身為80後,她並不打算生完寶寶直接回家坐月子,而是決定花費上萬元去月子中心度過即將到來的那段特殊的時期。
不過,侯女士也表示,雖然丈夫會經常去探望,但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確實少了些家的感覺。
而一位退休的王女士認為:“照顧孩子月子,雖然比較累,但我們做長輩的都很期盼。”她覺得,去月子中心至少要花上萬元,太不值得,讓做老人的心疼。另一方面,在自己家裏坐月子,才有家裏添丁的氛圍,“如果實在忙不過來,可以花兩千元錢僱個月嫂,也比去月子中心值。”
雖然專門坐月子的月子中心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新事物,但是請個月嫂幫忙已經被許多家庭接受,甚至還會出現一“嫂”難求的現象。顧女士懷孕剛滿七個月,近期正準備找個月嫂在坐月子的時候照顧自己。“不好找啊,聽說人家有的一懷孕就開始找了。”顧女士說,畢竟現在生寶寶和坐月子的機會只有一次,所以就想找個金牌月嫂享受好點的服務,但是她沒想到的是很多優秀月嫂早早就被預定了。
一家提供月嫂服務的家政中心負責人表示,現在正是月嫂需求的旺季,月嫂預定已經到了兩三個月以後,而一些預產期在十月份的,早在四五月份就開始預定了。
該負責人介紹,他們的月嫂都是經過培訓的,有健康證、專業的月嫂上崗證或嬰師證。根據月嫂級別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普通月嫂到狀元月嫂的收費從每月1800元到3600元不等。
月子中心花費數萬元
一家專業月子中心2011年4月在青島正式開業,吸引了不少準媽媽的關注。據悉,在這家月子中心坐月子,每月最低消費為36,000元,最高消費則高達56,000元。這家月子中心稱,會所是按照準四星級標準建造的,新媽媽和寶寶入住後會享受到專業護理人員全方位的服務,而且無論是寶寶的奶粉奶瓶還是新媽媽的換洗衣服,都一應俱全。根據試營業的情況看,越高檔的套房越受準媽媽的歡迎。
這家會所共有15套套房,根據朝向,是否有陽台、廚房、客廳等,共分為三四個大類,價格也相應分為每月56000元和36000元兩個標準。會所負責人說,兩個標準的套房所享受到的服務是完全一樣的,兩萬元的差價主要是居住條件的差別,最高檔的套房擁有獨立的廚房、會客廳等。
即使是按照每月36000元的標準算,新媽媽和寶寶每天的支出也超過了一千元。月子中心的負責人提到,產婦生產後為了把孕期囤積在體內的水分快速代謝出來,所以坐月子時是不能喝普通飲用水的,因此,中心將提供專門從台灣運來的專用月子水,月子期間每位媽媽飲用和烹煮食物共需要60大瓶月子水,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月子中心待了26天,花了9360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支出,這個月子花了一萬多元了。”侯麗前不久剛從一家月子中心回到家裏。據瞭解,月子中心裏有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細緻入微的服務,寶寶24小時都會由專業護士來照顧,像洗澡、游泳和撫觸等服務,寶寶每天都能享受到;並且可以幫助產婦進行產後恢復及合理搭配營養,每天都會為產婦安排三頓正餐和三次輔食。可以說產婦坐月子家人變得輕鬆了,一切事情完全外包給了月子中心。
對於選擇花高價去月子中心而不是在家坐月子,侯麗有自己的看法,“在家坐月子太麻煩了,不光一家人都會忙得團團轉,耽誤家人正常的工作,而且由於自己和長輩養育觀念不同,在月子期間難免會有些觀念上的衝突。”
洗澡用樹葉 常吃雞子酒
客家婦女生孩子後,要守在房內調養,直到滿月後(30天)才出房門。坐月子期間,產婦享受最優厚的待遇:周全的服侍、好的飲食、充分的休息,成為全家人都圍團團轉的中心人物。
坐月子期間,洗澡用某種樹葉(如龍眼樹葉、楓樹葉、拔子樹葉等)或樹根熬過的水洗澡,這是為了消毒和祛風。另外,月子期間,產婦一般每天吃三正餐三點心。所吃的東西,都比較講究,一要富有營養利於補身子的,利於增加奶汁;二要選擇溫、熱、平性的食物,禁食寒、生、冷食物,一般不吃青菜,吃乾菜。
產婦所吃的食物中,最普遍和最有特色的是雞子酒(含薑、雞、酒)。姜要老薑,多用於煮雞、煮蛋。梅縣人煮雞用油鍋將薑炒熟,再加上糯米酒,用文火煮熟。產後的當天就要吃雞子酒,最好是一隻能祛風驅寒化瘀活血的大公雞,此後一般食閹雞,若有未生蛋的小雞更好。客家婦女坐月子期間,一般要吃十來隻至三十隻雞、十多斤老薑和三十斤以上的糯米酒。
江蘇一名產婦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裹頭巾,臉上洋溢幸福。
不少孕婦產前就開始注重飲食營養搭配。圖為黑龍江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一位臨產的孕婦送營養餐。
月嫂難求,有時需提前預約。圖為濟南市民在家政服務公司預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