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阿凡達》在全球掀起了3D的熱潮,“3D地畫”也在這股3D浪潮中低調起步。3D街頭地畫源自西方街頭文化,2005年首次引入中國。所謂3D地畫,就是將畫作展示於地上以求得立體的藝術效果,或直接以地面為載體進行繪畫創作。不同於一般繪畫,它打破了透視“近大遠小”的特點,而呈現出“近小遠大”,製造出立體的景物,細膩、逼真,往往能達到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讓觀賞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3D地畫其實是一個舶來品,英文名叫3D Street Painting,又稱為街頭立體畫、三維街頭地畫、街頭三維地畫、城市立體畫、城市三維立體畫等。3D地畫源自西方街頭文化,已發展為一種成熟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最初是西方先鋒街頭藝術家表達自我、彰顯個性的一種方式,又因為它頗具娛樂精神與詼諧效果、易於與流行文化元素相關聯,加之場地開放,創作與展示過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打破了民眾與傳統繪畫藝術殿堂的隔閡感,因此很容易受到參觀者的認同、喜愛與歡迎。
以地面為媒介,使用平面透視技法,製造出以假亂真的立體效果的3D地畫,能令觀看者產生一種奇特的視覺效果。
在國外,很多3D地畫藝術家,都流行直接用畫筆進行街頭創作。在人潮洶湧的道路上製造奇跡,讓人們在不經意間便跌入這絢麗的“陷阱”中去,帶給路人陣陣驚奇,能讓藝術家們得到極大的滿足。
《廣州日報》報道,目前,在中國較為圈內人熟知的3D藝術家是Kurt Wenner,一名享有世界聲譽的3D街頭繪畫藝術家和建築學家,其以使用一種叫做合成變質的投射畫法在街道繪畫和粉筆壁畫上而聞名。2007年,他曾受邀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橋人工湖創作一幅《舊上海的垂釣》(Fishing in Old Shanghai),展現了頭戴斗笠的小夥和手持遮陽傘的女孩圍坐著釣魚的情景。他發明的三維彩色粉筆畫被稱為3D街頭繪畫或3D粉筆藝術,是一種給人帶來假像和錯覺的變體藝術形式,是傳統直線透視學的一種新的傳承,並運用空間幾何學的原理在水準表面創造出獨特的立體效果。而另一名來自英國的粉筆藝術家Julian Beever,他的作品看上去就像違反了視覺的定律,因太過逼真而被網友質疑其為電腦技術合成的作品。
3D立體地畫除了在地面展示以外,還能應用在牆面和門等其他設計上,酒店和廣告也開始運用3D立體畫進行布置和裝飾。據3D立體畫藝術家萬以琚、萬以珩兄弟倆介紹,3D立體地畫一般畫在畫布上,也可以畫在紙、石頭等材質上。他們曾經嘗試在木板和地磚上作畫,但由於木板具有伸縮性而地磚容易掉色和損壞,因此效果並不理想。萬以琚、萬以珩曾在廣東創作出最大的3D地畫《天空之城》、《快樂源泉》形式新穎,展現出了地畫在中國的南北風格派系各自的風格,開創了中國3D地畫的新形式。
3D地畫步驟
設計小型畫稿。先到當地進行一番實地考察。“因地制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3D立體畫對展覽地的光線要求很高,同時也講究立體畫和周邊環境之間的相互配合。
對圖形進行“合理化”的處理。這要依靠創作者多觀察,多畫,憑經驗對圖像進行透視處理。“近大遠小”是我們視覺對物體空間感的反應,而3D立體地畫則需要對圖像進行“近小遠大”的“錯覺”處理,這就是它的有趣好玩之處。
通過取景裝置(一般是相機)進行觀察,對畫面進行調整修改。當中最重要的是添加陰影。3D藝術家萬氏兄弟強調學習雕塑的重要性,因為學習雕塑能鍛煉創作者對立體感的把握,這是完成3D立體畫不可或缺的基礎。
進行實地創作。一般來說,3D立體地畫都需要在室外場地進行創作,因此,日曬雨淋是家常便飯,創作者必須要具備持之以恆的吃苦精神。地畫在色時,使用的是丙烯顏料,這可以起到更好地保存地畫的效果,使作品不起皺和不因潮濕而變質。
陰天欣賞效果好
3D畫的創作並不神秘,它是在普通繪畫的基礎上,通過平面透視原理製造出立體效果。先描好畫的立體結構草圖,然後上色,在上色的時候,要將冷暖色的反差誇張地突出出來,最後,將實際光線對畫產生的陰影表現出來。洛陽萬達企劃部助理肖怡斐舉例說,如果是畫一塊石頭,那麼先把石頭的輪廓畫出來,再把投影勾勒出來,最後畫石頭比較亮的部位。“3D繪畫最重要的是掌握明暗關係和投影的畫法。”肖怡斐說。
在3D街頭地畫的創作中,畫面設計遠遠比技術重要。3D街頭地畫的平面透視原理與一般繪畫不同,它呈現出“近小遠大”的特點。但其藝術價值,並不在於這種技術,而在於設計理念。
雖然不借助工具能夠看出3D效果,但肖怡斐說,要達到最佳欣賞效果,還需要借助相機、攝像機等設備,如果只用肉眼觀察,畫面只是拉伸變形的。只有透過鏡頭才能看到完全、立體的畫面,感受它帶來的震撼。
《洛陽晚報》報道,肖怡斐說,與欣賞普通畫作需要充足的光線不同,3D畫的欣賞,選擇在陰天或早晚自然光線不足的時候更好。
創作過程艱巨
2004年,一家設計公司曾向3D立體地畫藝術家“萬氏兄弟”展示一幅外國3D立體地畫的圖樣,並問他們能否畫出同樣效果的作品。剛畢業不久的兄弟倆抱好奇和嘗試的心態,開始了對3D立體地畫的探索歷程。
第一次做這個,完全是模倣國外的作品,雖然成品很青澀,但這種全新的體驗卻讓兄弟倆興奮不已從此,他們便一發不可收拾,模倣、研究、創作、交流,7年來,他們漸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3D地畫之路。迄今為止,“萬氏兄弟”創作了50多幅3D地畫作品。
3D地畫的創作是一個相當艱巨的過程,它要求畫家必須能夠長期堅持在暴曬或風雨中進行創作。然而,一旦作品完成後,所有的艱辛都化為快樂,驚喜與互動是他們進行創作的最大樂趣。
萬以琚說:“3D地畫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互動性,小朋友們在美術館裏見到的大師畫作始終隔一層玻璃,這會讓他們有一種距離感。但是我們的作品就不一樣,它沒有那麼多的限制,小朋友可以摸、可以踩還可以參與到創作中來。因為對於3D畫來說,人站在其中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本身也可以成為畫作的一部分。”據萬以琚介紹,3D畫入門其實很簡單,只要有興趣學,小到四五歲的孩子,大到成年人,都可以嘗試。
用粉筆領略3D奧妙
四川成都有一群本土3D地畫愛好者,他們用粉筆找到了立體感覺,馬俊傑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和同伴通力合作,在各自的小方格裏盡情發揮,用手指摩擦出立體感,為一件作品耗上一整天,然後等待粉筆痕跡慢慢消逝……
團隊一共6人,都是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生。第一次認識3D立體地畫,是在2007年底。國際著名街頭繪畫藝術家朱利安比佛讓馬俊傑迷。“立體的電梯、礦山是怎麼畫出來的?太震撼了。”平面設計專業的馬俊傑想嘗試。幾名動畫專業的女生也被吸引過來。學習美術的他們知道,立體效果是用平面透視原理呈現出來的。通過相機鏡頭找景深,再利用網格測算出透視比例。幾次鑽研後,他們找到了“竅門”。
粉筆畫最多保持一天,第二天就變淡消逝。創作完畢,第一件事就是拍照。思念畫作時,他們就翻開照片,仔細揣摩。“下一次畫什麼?”
馬俊傑說,2008年夏天,寬窄巷子,他們在地上蹲了一天。在長7米、寬5米的地面畫作,原本就不容易。地面曾被水浸濕,粉筆畫起來更加困難。拿事先畫好的草稿,分好“領地”後,他們各自埋頭幹活。為了體現立體效果,一邊用粉筆畫,一邊用手指磨。
在他們的多次創作中,都選擇古井作為立體畫元素,因為古井最能體現縱深。一個笨重的豬頭從古井裏冒出來,肯定會很活潑。川大江安校區青春廣場的立體畫“井裏的豬”就這樣誕生。畫作完成時,正巧放學,一名男生走到“古井”邊,突然驚恐地退了一步,“什麼?差點掉下去。”馬俊傑等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