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樂益族 有擔當
( 2011-07-22 )





都市人常常歎息人情淡薄,但實際上有很多的人在默默地奉獻愛心,他們當志願者、當義工,還有人崇尚日常生活中的“微公益”,主張用簡單可行的方法去做快樂公益。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希望有一天人們會說:我們是有擔當的“樂益族”。

      大一學生小軒是樂益族的倡議和發起者之一。90後的他是一名資深志願者:從初二開始,他就參加公益活動,上大學前,他曾到貴州山區小學支教,上大學後,他在業余時間會去做兼職,賺錢為他的公益活動提供資金。現在公益組織這麼多,為什麼要發起這樣一個團體?“與其他團體不一樣的是,?珖快樂公益?玼是我們的核心理念,用簡單可行的方法去做快樂的、有意思的公益。”小軒說。
     《廣州日報》報道,一些志願者朋友常向他感歎很累,他覺得很奇怪:做公益很快樂,為什麼他們會覺得累呢?他開始反思,發現這是現在公益模式的後遺症。做公益為什麼不可以簡單一點、快樂一點呢?於是就產生“快樂公益”這個理念。快樂公益更追求心的交流,注重與受助者共同成長。小軒說,很多時候,對弱勢群體來說,物質資助固然重要,但是他們更需要平等尊重的交流,憐憫施捨的姿態反而會令他們感到自卑。通過一些有趣快樂的活動去幫助他們,同時我們也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和快樂。
      快樂公益崇尚日常生活“微公益”,人人都可以參與。停下腳步做十分鐘志願者是一種公益;每天對周圍人的一個微笑,讓他們感染到快樂,也是一種公益;在QQ、MSN上轉載積極的文章,甚至簽名檔的一句話,也是一種公益。它沒有任何門檻,只要你願意,它就在我們身邊。
      大約半年前,小軒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發起成立樂益族。如今成員在不斷增多,分布在廣州各所大學,他們在網上建立討論組,現在吸引一些在職的白領加入。“公益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小軒說。
      小軒介紹,他們如今還只是一個很年輕的團隊,進行過兩次義賣,有一次是在創意市集上,他們義賣由白馬雪山學校的孩子設計的小公仔,為他們籌款,得到同學們關注與支持。他們還籌備了一個有意思的活動:“盒子禮物”。
      樂益族兩個成員秋楓、水萍介紹,這個活動是呼籲市民把家裏閒置而山區小朋友需要的東西裝滿一個盒子,送到他們的手中,然後他們再把盒子送到小朋友手中,作為他們的新年禮物。這個盒子可能只是小小的紙皮箱子甚至鞋盒,不管它曾經裝過些什麼,現在它可以裝滿了愛心,市民只需要在盒子放進一本書、一些學生用的文體用品、一張明信片、一封寫給孩子們的信,就能把大山外的資訊還有愛心帶給孩子。
      對於每一個盒子,他們會做一個唯一的編號,捐助者通過這個編號可以在樂益族的博客追蹤到盒子的去向:盒子被送到哪一間學校,在哪一個孩子手中。
      他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編號獲得孩子們及時的回饋資訊,建立“一對一”的溝通途徑,建立長期聯繫。

      樂益族 八大宣言
      公益不僅要有愛心,更要有行動和想法。
      愛心要充分表達出來。我們堅信這個社會並不冷漠,只是很多人的愛心沒有表達出來。
      公益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可以是一種輕鬆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負擔。
      我們宣導簡單的微公益,眼小處,從身邊點滴做起,公益也可以是簡單、快樂、有趣,甚至可以很酷。公益應該是人人可以參與的。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公益。只做目前自己力所能及的公益,不強求,不勉強,做自己能做的。
      崇尚快樂公益,拒絕“同情和憐憫”的眼淚公益,強調傳遞快樂,享受參與公益的過程。
      我們不強調單方面的奉獻,我們認為通過公益活動,可以讓參與者和這個組織、服務對象共同成長,讓愛互傳,感受愛帶來的快樂或是成長的經驗。
      公益不是作秀,也不是為了個人成名的手段,更不是有目的的鍍金行為或政績追求,所以我們拒絕任何有商業目的的贊助。

      失戀後 做義工“療傷”
      在外企任職的阿CAT是個很現代的女孩,去年加入義工組織時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她是那麼COOL,在街上乞丐無論怎麼求她,她連眼角都不斜一下。”
     “當義工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意外。”相戀8年的男友向阿CAT提出了分手,一向和睦的父母也離了婚,這讓她無法承受,“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天下最慘的人,看什麼都是灰的。後來干脆把工作都辭了,躲在家裏?珖療傷?玼。”在頹廢了一個月後,一位朋友來看她,見狀馬上勸她加入義工聯,說這個是療養的“妙方”。
     《新快報》報道,剛剛參加義工活動時,阿CAT仍是懶懶的,到孤兒院裏發文具,她怕孩子們弄髒了衣服;到商場去籌款,她又覺得很丟臉,站在一邊冷冷地不開口……直到她收到一封由義工聯轉來的信,裏面是一張孤兒院的孩子們親手製成的賀卡,上面歪歪扭扭地畫很多紅心,還有一行小字:“張阿姨,謝謝你的關心。我們會活得很精彩的!”後面跟十多個簽名。“當時我的眼淚就出來的,我根本不記得那家孤兒院的名字了,也記不起這些小朋友的樣子,但是他們卻把我記住了。”
      之後的日子,阿CAT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了,她開始用心地去服務,並且全心地體會個中樂趣。

      微博成公益集散地
      如今是網絡時代,要做公益,互聯網自然是個重要的媒介,特別是在剛剛興起的“微博”平台上,不僅是各路明星前來做公益,素人(非明星,一般民眾)也不甘落後。 
      明星的影響力比一般民眾的影響更大,號稱“微博女王”的姚晨,她的“微博”粉絲數百萬人,此前西南大旱時,姚晨通過“微博”與粉絲互動,表示每多一名粉絲加關注,她就多捐出一角錢支援抗旱救災,互動結束時,她的粉絲增加到1308715人,她也就通過紅十字基金會向災區捐出131000元。之後在“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時,她也通過“微博”呼籲大家關燈、關機。
      不僅僅是明星通過“微博”做公益,素人也不甘落後。日本媒體曾經報道“廁紙男”事件:一名男子在商場如廁時發現沒有廁紙,無奈下用手機登錄“微博”連發兩條求救短訊,最終有好心網友致電該商場,商場服務人員為“廁紙男”送去衛生紙。“廁紙男”紅了,“微博”也火了把。對“廁紙男”來說,致電商場的網友可謂在做“微公益”,即微小的公益。 
      中新社報道,甘肅舟曲發生泥石流災害事件,也有無數網友在“微博”上進行“微公益”。
      有網友通過“微博”轉發中國應救會的科普知識,告知網友遇到泥石流的正確逃生路線圖——垂直逃生法。

      體會世界的真善美
      在重慶一家收藏品公司擔任經理的王語旋今年29歲,不久前她通過網上申請註冊,加入了重慶江北一家義工組織。對於工作繁忙的她來說,這是一種變更生活方式的行為。
      王語旋說,以前周末喜歡通過打麻將的方式來自我消遣,但久而久之覺得這樣的方式很沒意義,而加入義工團隊之後,周末她開始奔走於各大敬老院,還要與隊友們一起在商圈義賣等,她的生活模式在這裏發生改變,她的QQ簽名也變成了:不打麻將多參加義工活動幫助別人!
     《重慶商報》報道,“如果把它當作任務來完成,肯定很累,但如果將它看作一種精神追求,就會很快樂。”在重慶電信沙坪壩分公司上班的周紅說,在參加義工工作前,總感覺生活中似乎缺了一點什麼,可能是一點追求,一點充實。而在一個多月前,自己成為義工後,她發現自己從玩樂中收穫的快樂,遠遠沒有為他人義務服務後獲得的精神滿足快樂。同時,每一次義工工作後,她都會多體會到世界的真善美一面。
      33歲的方彬彬曾在韓國、新加坡留學深造,現在回到重慶從事金融投資行業。方彬彬說,自己在國外留學時就經常參加義工活動,所以回到重慶後,也在工作之余積極參與到重慶本地的義工活動中。方彬彬表示,在義工活動中經常能碰到讓她感動的事情,“在一次義賣報紙的活動中遇到一位阿姨,阿姨看起來經濟條件也不太好,她說她不識字,但為了支持義工,還是捐了10元錢買了一份報紙獻愛心”。
     “以前一到周末就宅在家睡懶覺,現在覺得這樣沒有養分的生活被改變,變得充實了”,21歲的陳倩從事前台工作,她說,“在敬老院唱歌、包抄手,其樂融融的感覺很好”。陳倩說,義工不僅可以幫助別人,還可以在活動中結交新的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當義工的一定都是有愛心的、耿直的人,和這些人做朋友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