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彰德會操
( 2011-07-15 )



中國書畫賞析 作品名稱:《舊廬說詩圖》(局部之二) 作者:[清]王學浩 說明:手卷

      閱兵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而中國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閱兵出現在清朝末年,由慈禧太后主持,史稱“彰德會操”。當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剛剛過去四五年,慈禧太后為了扳回點面子,顯示自己“新政”的成就,決定在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陽)舉行一次為期五天的大會操。其中,前四天為軍事演習,最後一天進行閱兵典禮。
      為了此次閱兵閱出風格、閱出水準,慈禧太后命袁世凱為閱兵大臣兼會辦練兵大臣,全力操辦此事。參加的軍隊是當時裝備最好、素質最高的北洋新軍、湖北新軍和河南新軍。其中,北洋新軍各軍1鎮1混成協16172人組成北軍,以段祺瑞為總統官;湖北新軍1鎮和河南新軍1混成協共17786人合編成南軍,總統官是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親信張彪。
慈禧太后一生酷愛講排場,這次大會操也不例外,期間實現了以下幾個第一:
      1、第一次大規模邀請外賓。為了達到轟動世界的效應,清政府向各大列強發出邀請。據記載,英、美、俄、法、德、意、奧、荷、日本等國均派出了武官前往觀摩。此外,世界知名報刊,如英國的《泰晤士報》、德國的《營報》、美國的《月報》、俄國的《警衛報》、日本的《時事新聞報》和《每日新聞報》紛紛派記者前來採訪。
      最後,除了清政府的官方代表,觀摩此次會操的中外各界人士共計478人。由於來賓太多,當地的住宿變得十分緊張,一些人只好住在滿是蝨子跳蚤的小客棧,或者借宿在當地的名流或土財主家,真可謂盛況空前。
      2、第一次獲得西方列強的正面評價。一些觀摩會操的俄國武官認為,清政府的陸軍已經可以與當時的日本匹敵。就連出席的日軍參謀本部松川少將也說:“中國的軍事力量照現在的發展情況看,他日必有起色;如果中國全國都以此次大演習作為模範,進行擴軍備戰,效果將是不得了的。”
      3、第一次用紀律贏得了老百姓的好評。清政府自從入關之後,軍隊紀律方面的口碑一直很差。尤其到了清朝末期,軍隊行動往往意味兵禍,老百姓通常被迫離鄉逃難,甚至投井自殺。但是此次演戲中,清軍紀律嚴明,買東西一律付錢,甚至在行軍中不得出隊私買食物或水。
      1906年10月19日,會操正式開始。第一天的會操內容是騎兵衝擊戰。凌晨8點,南軍馬隊率先行動,攻擊北軍。由於指揮原因,他們轉悠了兩個鐘頭,終於發現了一撥人馬。未經仔細勘察,他們誤認為是北軍,興奮地一擁而上將其包抄起來。直到要“動手”了,他們才發現被包圍的是閱兵大臣的衛隊。領隊氣得把他們被罵了個狗血噴頭。
      經過這一折騰,南軍貽誤了戰機,快到11點時才發現北軍。北軍以逸待勞,而南軍馬力疲憊不堪,首日演習的結果是北軍獲勝。
      第二天的內容是主力遭遇戰,這次雙方打成平手,互有得失。第三天演練攻防大戰。兩軍全部出動,戰鬥頗為激烈,北軍最後略佔優勢。
      第5天,在彰德府城外的小張村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慈禧、光緒攜文武大臣到場。四萬多人的隊伍步調整齊,軍容壯盛,很是吸引洋人的眼球,而這正是慈禧想要達到的目的。文:賴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