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理財市場亂象 源於銀根收緊
( 2011-07-15 )



      在中國,每個月的最後一天,都成為商業銀行“搶錢”的關鍵時刻。有消息稱近日來,溫州多家銀行不惜喊出0.6%-0.8%不等的日息攬儲。甚至有人稱,假如6月30日存1000萬元現金到銀行,7月2日取走,那麼就可以獲得16萬元的“天價”利息回報。需要提及的是,這些高息攬儲的行為是以理財產品的名義對外銷售推廣。 
      時下,預期收益率明顯高於同期銀行存款的理財產品,成為商業銀行攬存的重要手段。從宏觀層面看,銀行理財市場的繁榮也從側面說明利率市場化進程仍落後於市場發展。就此而言,厘清貨幣市場諸多癥結,僅僅依靠監管理財產品是遠遠不夠的。 
      從去年10月以來,央行每月提准、隔月加息似乎已成為常態。在今年6月20日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年內第六次提高之後,大型商業銀行的存准率已達21.5%的歷史高點。由此,銀行借貸資金的稀缺性加劇,資金使用成本陡增。
      尤其是根據相關規定,每月最後一天商業銀行存貸比是否能達到75%,將直接影響銀行的放貸額度,時下又逢6月30日大限,部分銀行為緩解存貸比監管壓力、美化半年報報表,轉身尋求“變通”之路。如果以千萬資金日收8萬元利息來看,腰纏萬貫者獲利猶如探囊取物一般輕鬆,短短兩日便可賺回高於普通白領一年的收入。
      當然,理財產品的豐厚回報並非是利益均沾,縱覽各銀行推出的優惠利率項目,起存規模動輒數萬,往往是手握重金者得享其益。其結果是,借由銀行理財產品的獲利功能,社會財富進一步向高收入者手中集中,貧富差距將由此被進一步拉大。 
      需要指出的是,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濫發的現象已十分明顯,金融風險也正因此而積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上旬,銀行理財產品總額已達7萬億元。今年以來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有6000多隻,已接近去年全年總量。允諾的年化收益率節節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達到了7%。
      可以肯定的是,這部分利息並不是由銀行買單,而只是充當了“轉手人”的角色。在企業普遍面臨缺血之痛的格局下,心甘情願為這部分高利息買單者眾多,銀行可以擇優貸出。
      現在的問題是,一旦銀行借貸客戶盈利不佳、還貸能力盡失,那麼這條看似共贏的資金周轉鏈條便會戛然而止。屆時,理財產品的購買者的利益必將受損,這也正是銀行在年化收益率前加了“預期”二字的真正原因所在。
      遺憾的是,銀行為規避風險而刻意附加的這兩個字,卻在工作人員解說中常常被有意迴避,進而被購買者所忽略。可見,趨利的商業銀行在推出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已然背離了主管部門提出的審慎、穩健原則。中國銀監會此番發文監管,是對理財市場亂象的及時警戒。
      追根溯源,銀根接連收緊是催生理財產品熱的重要原因,而這一貨幣政策則是因通脹壓力而來。經濟學一般認為,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故而應通過控制社會資金流量來澆滅價格上漲熱情。但應當強調的是,中國本輪通脹最初是由農產品漲價帶動,而供不應求則是其中的主因。
      以當下領漲的豬肉為例,目前豬肉批發價已經逼近每公斤25元,比今年年初上漲了30%,豬肉價或創近十年新高。因為受去年底5號病、流行性腹瀉及今年春季低溫天氣的影響,母豬產仔率下降,導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進而引發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上揚。
      顯然,貨幣政策收緊對遏制豬肉價格的漲勢無益,只有通過產業政策鼓勵養豬業增產,才可能真正緩解“肉貴”難題,繼而緩解通貨膨脹壓力。由此,只有真正優化調控政策選項,對過緊的貨幣政策重新審視,才能夠讓理財產品的亂象根本消失。更何況在利率市場化進程滯後的情形下,理財產品利息高估更像是對利率體制改革的倒逼呼聲。
      由上可見,儘管銀監會提示理財產品風險並無疑議,但在時下緊縮性貨幣政策大背景下,實難期望能從根源深處解決問題。